摘要:如果可以口頭承諾,那麼就要求寫在拆遷補償協議裏,否則堅決不能簽字。但在實踐中,拆遷方有時會作出吸引人的口頭承諾,誘導被拆遷人簽訂空白協議,被拆遷人信以爲真,簽上了名字。

文章導讀:如果你對補償條件不滿意,徵收方勸你逼你,你會在拆遷安置補償協議上簽字嗎?

一、徵拆方常用哪些手段誘導你“錯誤簽約”?

1、誘騙被拆遷人配合拆遷

拆遷方在前期動員拆遷時,最擅長的就是誘騙被拆遷人及早的配合拆遷。比如口頭承諾比其他家的安置補償協議多給獎勵費、比原先的補償要多、答應在安置補償協議上簽字以後就給補償款。但是拆遷方這些承諾都是不具有法律效力的行爲。

(1)要求拆遷方對其所答應的約定寫到安置補償協議中,並簽字蓋章,同時被拆遷人要保留安置補償協議原件。

(2)採取錄音錄像的方式將拆遷方的承諾記錄下來,作爲將來維護權益的證據。但是口頭承諾效力比書面協議低很多。

2、用言語威脅欺騙,給拆遷戶施加壓力。

拆遷方可能強調徵地項目的重要性,說這是上面的政策。並告訴拆遷戶,不簽字也沒用,最後還是要強拆。而一些人對法律並不瞭解,以爲這是強制性的,迫於壓力就簽字了。

3、用強制方式逼迫脅迫簽字。

有些被拆遷人看到新聞中各種的暴力拆遷、違法強拆等事件後感到十分害怕,進而簽訂了補償協議。或者有些被拆遷人受到了拆遷方的脅迫等手段,害怕親屬因此收牽累,從而丟失了工作。也會不得已簽字按手印。

4、不瞭解拆遷協議是合同性質。

很多人並不瞭解拆遷協議雖然是行政合同,也屬於《民法》《合同法》調整範圍。也要雙方達成合意才能簽字。如果對補償條件不滿意,可以和對方協商談判。一些人以爲拆遷協議是強制性的政策,所以絲毫不敢討價還價,就稀裏糊塗的簽字了。等到明白了,也爲時已晚。

5、給你籤空白協議

空白協議是國家法律法規明確禁止的。但在實踐中,拆遷方有時會作出吸引人的口頭承諾,誘導被拆遷人簽訂空白協議,被拆遷人信以爲真,簽上了名字。拆遷方拿走協議後,填上與口頭承諾大相徑庭的內容,補償款數額也相應減少,這時被拆遷方纔恍然大悟。

6、讓你籤預籤協議

如果在沒有作出徵收決定以前,就與徵收方簽訂“預籤協議”,這種協議一旦生效,就會發生法律效力,形成權利義務關係。那麼緊接着就要面臨限期騰房搬遷,如果不搬,徵收方可能會申請法院進行司法強拆。楹庭認爲在這種情況下,簽了預籤協議,卻沒收到補償款,房子也被拆了,被徵收人就非常被動了!緊接着面臨司法強拆、不能採取法律救濟、沒有安置過渡費等問題,而且法律不支持在正式協議生效前,實際支付各種補償及提供房源。

二、對於徵拆方誘導逼迫你籤協議,你要怎麼做呢?

1、要保留拆遷補償協議原件,拒絕在空白協議上簽字和按手印。

(1)很多行政機關爲了達到強拆的目的,常常以各種行政例行檢查爲由查看、覈實與土地房屋相關的證件比如房產證、土地使用證爲由將企業的證件收繳、扣押,從而變相的組織企業的維權。而隨着這種做法有效的達到了行政機關低成本拆遷的目的後,隨即又衍生出了以需要上級審批或者其他理由,將被徵遷人簽字摁手印的協議拿走,不履行或者篡改協議的行爲。

(2)如果手中沒有協議,維權就會陷入被動。因此,楹庭理解爲被徵遷人一定要堅持當面簽訂協議,雙方同時簽字蓋章,互相留存所籤協議,簽約程序必須規範,對於拆遷方以任何藉口讓你簽訂空白拆遷協議,讓你先簽字然後收走協議讓領導審批一類的情形,應當果斷拒絕。

2、拒絕口頭協議,不相信任何非書面的承諾。

(1)不要輕易相信口頭承諾。

經常有被拆遷人遇到這樣的問題,拆遷方的工作人員說給他幾套房,多少現金補償,最後沒有完全兌現,要證據也沒有。當然了,只有簽了拆遷補償協議,纔有法律保障。實踐中,只有簽訂拆遷安置補償協議有法律效力,口頭上承諾任何條件都是沒有保障的。

(2)正式的書面形式通知,效力要大得多。

相關部門口頭讓你的企業停業,讓你限期搬遷騰房,沒有書面通知效力大。因爲你不知道這是個人的意思表示,還是相關部門的合法行爲。楹庭拆遷團瞭解到,正常情況下,當徵地公告、徵收決定下達之後,政府部門或者政府的職能機關,可能會用兩種方式通知企業停產停業。就是口頭或是書面的。也就是直接發一個要求你限期停產停業的公告;或者口頭通知企業停產停業。然而正式的書面形式通知,效力要大得多。

楹庭提示您:

如果您面臨徵地拆遷,一定要保持清醒,無論如何都要以協議內容爲準。如果可以口頭承諾,那麼就要求寫在拆遷補償協議裏,否則堅決不能簽字。因爲口頭承諾沒有任何法律效力。如果您對安置補償有異議,可以怎麼做呢?根據我國相關法律規定,被徵收人被拆遷人可以在收到徵收決定、徵收補償決定等具體行政行爲的60日內提起行政複議,6個月內提起行政訴訟。如果房子被強拆,要在知道強拆之日的6個月內提起訴訟維權。如果您沒有與該政府協商好補償條件,可以諮詢徵地拆遷專業律師,或者請律師介入,用專業的法律知識與政府協商談判,爭取獲得公平、滿意的補償。

每個案例都有一段故事,如果你也遇到了類似的問題,可以發私信,一對一諮詢。

編輯/原創作者:楹庭拆遷律師團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