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是說神宗在位期間,人民豐衣足食,物價低廉,罕有稅吏上門催收錢糧賦稅,百姓可以放心的睡懶覺,四十八年裏的生活讓人沉醉不願醒。萬曆皇帝朱翊鈞是明朝的第十三位皇帝,也是明朝在位時間最長的皇帝,廟號爲明神宗。

官員眼裏的桀紂,百姓心中的堯舜,負亡國的責任,奏時代最強音

萬曆皇帝朱翊鈞是明朝的第十三位皇帝,也是明朝在位時間最長的皇帝,廟號爲明神宗。

關於這位皇帝,長久以來,一直圍繞着許多褒貶相異、正反不同的爭論,官員罵他是桀紂,百姓卻稱他是堯舜

萬曆當政時,內閣首輔沈一貫批評他“視財太重,視人太輕;取財太詳,任人太略”。

吏部侍郎馮琦抨擊他“奸內生奸,例外創例,不至民困財殫激成大亂不止”。

官員眼裏的桀紂,百姓心中的堯舜,負亡國的責任,奏時代最強音

工科給事中王德完說他“令出柙中之虎兕以吞饜羣黎,逸圈內之豺狼以搏噬百姓”。

大理寺左評事雒於仁甚至上《酒色財氣四箴疏》指責他是“酒色財氣”四毒俱全。

清高宗乾隆在《明長陵神功聖德碑》中則說:“明之亡非亡於流寇,而亡於神宗之荒唐。”

《明史•神宗本紀》也一脈相承地說:“明之亡實亡於神宗。”

《中國通史》跟着評價爲:“明神宗在位四十八年,前十年奮發圖強,中間十年由勤變懶,最後近三十年‘萬事不理’。他的主要特徵,是貪酒、貪色、貪財而又貪權。”

《中國全史》也說:“明神宗怠政時間之長,程度之嚴重在明代皇帝中是前所未有的。由於他長期不理政務,政府‘曹署多空’,加之黨派紛爭,宦官橫行,致政治混亂腐敗已極,國力衰弱殆盡,明王朝已無可避免地走上了滅亡之道。”

……

官員眼裏的桀紂,百姓心中的堯舜,負亡國的責任,奏時代最強音

可是,生活在那個時代的民衆卻否認上述說法。

出生於萬曆二十八年的文人丁耀亢在清康熙八年寫《古井臼歌》長詩,其中有這麼一句:

“神宗在位多豐歲,鬥粟文錢物不貴。門少催科人晝眠,四十八載人如醉。”

是說神宗在位期間,人民豐衣足食,物價低廉,罕有稅吏上門催收錢糧賦稅,百姓可以放心的睡懶覺,四十八年裏的生活讓人沉醉不願醒。

另一首《長安秋月夜》寫:

“憶昔神宗靜穆年,四十八載唯高眠。風雨耕甿歌帝力,邊廷遠近絕烽煙。”

官員眼裏的桀紂,百姓心中的堯舜,負亡國的責任,奏時代最強音

萬曆在位的四十八年裏,人民生活安靜祥和。百姓耕作如常,社會太平。

明末大才子吳偉業的《木棉吟》則寫:

“眼見當初萬曆間,陳花富戶積如山。福州青襪鳥言賈,腰下千金過百灘。”

萬曆年間富豪的財富堆積如山,福州的富商攜帶千金坐船外出經商,招搖過市,河邊的女子鶯鶯嚦嚦,評頭論足,說商船來了。

生活在萬曆年間的文人顧夢遊寫《秦淮感舊》:

“餘生曾作太平民,及見神宗全盛治。城內連雲百萬家,臨流爭僦笙歌次。”

在顧夢遊的眼中,萬曆時期就是中國的太平盛世。

明末清初出現有一本通俗歷史小說,名叫《樵史通俗演義》裏面是這樣描畫萬曆時期的太平盛世的:

且說明朝洪武皇帝定鼎南京,永樂皇帝遷都北京,四海賓服,五方熙攘,真是個極樂世界,說什麼神農、堯、舜、稷、契、夔。傳至萬曆,不要說別的好處,只說柴米油鹽雞鵝魚肉諸般食用之類,哪一件不賤?假如數口之家,每日大魚大肉,所費不過二三錢,這是極算豐富的了。還有那小戶人家,肩挑步擔的,每日賺得二三十文,就可過得一日了。到晚還要喫些酒,醉醺醺說笑話,唱吳歌,聽說書,冬天烘火夏乘涼,百般玩耍。那時節大家小戶好不快活,南北兩京十三省皆然。皇帝不常常坐朝,大小官員都上本激聒,也不震怒。人都說神宗皇帝,真是個堯、舜了。一時賢相如張居下,去位後有申時行、王錫爵一班兒肯做事又不生事,有權柄又不弄權柄的,坐鎮太平。至今父老說到那時節,好不感嘆思慕。

不難看出,萬曆皇帝就是老百姓心目中的堯舜!

生於萬曆二十二年的一代史家談遷在《國榷》中追憶萬曆時代,感慨無限地寫:現在的士民衆口嗷嗷,追念萬曆時的寬政,謳吟思慕,即使已經改朝換代仍念念不忘!

官員眼裏的桀紂,百姓心中的堯舜,負亡國的責任,奏時代最強音

樊樹志先生在《萬曆傳》中則這樣總結:“萬曆皇帝在位的萬曆一朝48年,在明代歷史乃至在中國歷史上都是很輝煌的一段。經濟的迅猛發展,商品經濟的高度發達,人文蔚起,能人輩出,令世人矚目!”

最後,讓我們以萬曆的頒發的一道詔書結束本文吧。

官員眼裏的桀紂,百姓心中的堯舜,負亡國的責任,奏時代最強音

萬曆二十七年,萬曆皇帝下令將抗倭援朝戰爭中俘虜的倭寇六十一名正法,向全國發表詔書:“屬者東夷小丑平秀吉(豐臣秀吉),猥以下隸,敢發難端……眹洞知狡狀,獨鍛於心,乃發郡國羽林之才,無吝金錢勇爵之賞,必盡卉服,用澄海波.。仰賴天地鴻庥,宗社陰騭,神降之罰,賊殞其魁,而王師水陸並驅,正奇互用,爰分四路,並協一心,焚其芻糧,薄其巢穴。外援悉斷,內計無之。於是同惡就殲,羣酋宵遁,舳艫付於烈火,海水沸騰,戈甲積於高山,氛浸淨掃,雖百年僑居之寇,舉一旦盪滌靡遺。鴻雁來歸,箕子之提封如故,熊羆振旅,漢家之德威播聞,除所獲首功,封爲京觀,仍檻致平正秀等六十一人,棄屍稿街,傳首天下,永垂凶逆之鑑戒,大泄神人之憤心。於戲!我國家仁恩浩蕩,恭順者無困不援,義武奮揚,跳梁者雖強必戮。”

曾幾何時,陳湯的一句“犯強漢者雖遠必誅”成爲了西漢時代的最強音。而萬曆這一句“我國家仁恩浩蕩,恭順者無困不援,義武奮揚,跳梁者雖強必戮。”當爲大明朝的最強音。

官員眼裏的桀紂,百姓心中的堯舜,負亡國的責任,奏時代最強音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