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扮演傅明老人的文兴宇老师已经离开了我们,我的爷爷——对革命故事如数家珍,经常拉着我的手给我讲上一段的老共产党员已经离开了我,一代人终将变老然后离去,那些书写这个国家命运的热血沸腾的历史,还要讲给年轻人听。异曲同工的是,今日公映的一部电影《古田军号》,也一反往常影视剧中直接描述伟人的手法,而是通过“放哨的小人物”来侧面描写历史大事件中的伟人故事,让历史人物的形象更加鲜活。

熟悉我的朋友都知道,我是《我爱我家》的铁杆儿影迷,台词不能说倒背如流吧,至少“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姆们姆们姆们”这种“传唱度”特别高的台词我是不屑拿来当“家迷”的接头暗号儿的。

小时候看这部戏主要是图个乐儿,长大了再看,才读懂《我爱我家》在小人物的身上刻画出的大时代脸谱。除了“宇宙公司贾总”和“我嫂子人称和平女侠”这些改革开放浪潮中的小人物,“建党的时候,他们12个人在船上开会,是您给放的哨吧”的老局长傅明老人身上,我也看到一个鲜活的革命者背后的时代特征。

大事讲原则,小事中充满孩子气的傅明老人,与那些脸谱式的影视剧革命者形象截然不同,可以说是中国电视剧荧屏上最熟悉和亲切的“老革命”。异曲同工的是,今日公映的一部电影《古田军号》,也一反往常影视剧中直接描述伟人的手法,而是通过“放哨的小人物”来侧面描写历史大事件中的伟人故事,让历史人物的形象更加鲜活。

这次站岗放哨的依然是“我的爷爷”,故事背景和浙江嘉兴那条船上召开的会议一样具有重大的历史意义——古田会议。

在中学的历史课本上,古田会议这次具有转折意义的重要历史事件,被严肃而简洁地代过,从课本的字里行间里,我们完全体悟不到那段特殊的历史时期中,毛泽东和朱德所经历的挣扎和煎熬。

而在“我的爷爷”眼里,这一切变得立体而鲜活。

影片并没有避讳两位领袖在福建古田这个中国革命的十字路口所经历的分歧甚至争吵,两个人常常在白天的会议中吵得不可开交拍案而去,晚上又互相心疼起对方被艰苦的环境所折磨的身体。

正是在这样不断地争吵、磨合之中,从“中央二月来信”到“中央九月来信”之间,两人用半年的时间建立起了牢不可破的惺惺相惜之情,齐力扭转了局势,“朱毛组合”这对毋庸置疑的史上第一“国民CP”就此确立。

这大概是我们第一次在大银幕上看到“气到撅嘴”的朱德和一气之下跑到村里教书的“傲娇”的毛泽东,还有因为想念毛泽东而睡不着“玩儿”床上隔板的陈毅,伟人的形象似乎从来没有如此生动过。

这与年轻演员用年轻化的镜头语言塑造角色是分不开的,王仁君、张一山等人气青年演员跳出了以往力求形象上贴近的固有模式,着力在精神世界的塑造上。据说大胆启用年轻演员的导演陈力,在指导他们塑造人物的时候更加大胆——要求他们不要看相关的影视作品,不要在心中有一个既定的伟人形象,而是“你就演一个热血爱国青年”。

扮演傅明老人的文兴宇老师已经离开了我们,我的爷爷——对革命故事如数家珍,经常拉着我的手给我讲上一段的老共产党员已经离开了我,一代人终将变老然后离去,那些书写这个国家命运的热血沸腾的历史,还要讲给年轻人听。

《古田军号》是一次围炉夜话,犹如老傅同志用贾圆圆的语言体系,眉飞色舞地给她讲了一夜那些引人入胜的过去的故事。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