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古詩詞閱讀
中考語文閱讀訓練80篇——第4篇(涵蓋古詩詞、文言及現代文)


龜雖壽

神龜雖壽,猶有竟時。

螣蛇乘霧,終爲土灰。

老驥伏櫪,志在千里。

烈士暮年,壯心不已。

盈縮之期,不但在天;

養怡之福,可得永年。

幸甚至哉,歌以詠志。

1、賞析“老驥伏櫪,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壯心不已”。

【答案】這句詩用比喻修辭寫出曹操雖然到了晚年,但有志幹一番事業,一種對宏偉理想的追求的豪情壯志。

【解析】本題考查對致辭內容的賞析,做好此題,要抓住詩句的特點,本句是把老年的自己比作老馬。表現了豪情壯志。

下列對詩詞鑑賞不正確的是( )

 A這是一首抒發人生感慨的詠志詩。作者以神龜、騰蛇、老驥爲喻,表明宇宙萬物有生必有死,是自然的規律,人應該利用有限之年,建功立業,始終保持昂揚樂觀的積極進取的精神。

 B“神龜雖壽,猶有竟時;騰蛇乘霧,終爲土灰。”是全詩的核心。要求自己利用這短暫的生命建功立業,不要虛度一生。

 C、“志在千里”中的“志”就是要統一全國。作者認爲統一全國是符合歷史的需要,決心爲此奮鬥終生。“老驥伏櫪”“烈士暮年”,“壯心不已”都是後人常用以勵志之語。

D、“盈縮之期,不但在天;養怡之福,可得永年。”這四句呼應詩的開頭,在承認壽命有限這一客觀事實的前提下,強調發揮人的主觀作用,反映了詩人的積極進取的人生態度。

【答案】B

【解析】“老驥伏櫪,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壯心不已。”是全文的核心。

3、請結合具體詩句分析它怎樣的人生態度和精神思想?

【答案】《龜雖壽》體觀作者達觀、積極的人生態度和自強不息的奮鬥精神。表現了作 者不甘衰老和壽命不全由天決定,主觀努力也起作用的積極奮發的思想感情。

【解析】本題考查對詩詞主旨的把握,做好此題,要整體理解全詩,結合關鍵語句理解主旨。

二、文言文閱讀
中考語文閱讀訓練80篇——第4篇(涵蓋古詩詞、文言及現代文)

曹衝稱象

曹衝生五六歲,智意①所及,有若成人之智。時孫權曾致巨象,太祖②欲知其斤重,訪之羣下,鹹莫能出其理③。衝曰:“置象大船之上,而刻其水痕所至,稱物以載之,則校④可知。”太祖悅,即施行焉⑤。

補充註釋:①智意:知識和判斷能力。 ②太祖:曹操。 ③出其理:想出稱象的辦法。 ④校(jiào):比較。 ⑤施行焉:按這個辦法做。

4、用現代漢語表述下列詞語的意思

①及 ②訪 ③鹹 ④置 ⑤即

【答案】到達(的水平) 詢問 都 放在 便

【解析】本題考查文言文詞語的理解,做好此題,平時要加強積累,做題時要結合句子意思去理解。

5、用現代漢語表述下列語句的意思。

訪之羣下,鹹莫能出其理

【答案】(曹操)向手下人詢問這件事,(手下人)都不能想出稱象的辦法

【解析】本題考查對文言語句的翻譯,做好此題,要逐字逐句解釋句中詞語,尤其是重點詞語一定要解釋準確。

6、下列句子中的加橫線的詞語,理解不正確的一項是 ( )

A、智意所及 智意:知識和判斷能力

B、欲知其斤重 其:指代“他”

C、鹹莫能出其理 鹹:都

D、太祖悅 悅:高興

【答案】B

【解析】“其”意思是它的。

文中哪句話從側面讚美了曹沖年幼卻聰明過人?

【答案】曹衝生五六歲,智意所及,有若成人之智。

【解析】本題考查對文言語句的理解,做好此題,要認真閱讀文章,找到別人對曹衝的評價。

三、現代文閱讀
中考語文閱讀訓練80篇——第4篇(涵蓋古詩詞、文言及現代文)

記敘文閱讀

童年讀書 莫 言

(有刪改)

①我童年時的確迷戀讀書。

②那時候既沒有電影更沒有電視,連收音機都沒有。在那樣的文化環境下,看“閒書”便成爲我的最大樂趣。我體能不佳,膽子又小,不願跟村裏的孩子去玩上樹下井的遊戲,偷空就看“閒書”。父親反對我看“閒書”,大概是怕我中了書裏的流毒,變成個壞人;更怕我因看“閒書”耽誤了割草放羊;我看“閒書”就只能像地下黨搞祕密活動一樣。後來,我的班主任家訪時對我的父母說其實可以讓我適當地看一些“閒書”,形勢才略有好轉。但我看“閒書”的樣子總是不如我背誦課文或是揹着草筐、牽着牛羊的樣子讓我父母看着順眼。

③我偷看的第一本“閒書”,是繪有許多精美插圖的神魔小說《封神演義》,那是班裏一個同學的傳家寶,輕易不借給別人。我爲他家拉了一上午磨才換來看這本書一下午的權利,而且必須在他家磨道里看並由他監督着,彷彿我把書拿出門就會去盜版一樣。這本用汗水換來短暫閱讀權的書留給我的印象十分深刻,那騎在老虎背上的申公豹、鼻孔裏能射出白光的鄭倫、能在地下行走的土行孫、眼裏長手手裏又長眼的楊任,等等等等,一輩子也忘不掉啊。

④記得從一個老師手裏借到《青春之歌》時已是下午,明明知道如果不去割草羊就要餓肚子,但還是擋不住書的誘惑,一頭鑽到草垛後,一下午就把大厚本的《青春之歌》讀完了。身上被螞蟻、蚊蟲咬出了一片片的疙瘩。從草垛後暈頭漲腦地鑽出來,已是紅日西沉。我聽到羊在圈裏狂叫,餓的。(1)我心裏忐忑不安,等待着一頓痛罵或是痛打。但母親看看我那副樣子,寬容地嘆息一聲,沒罵我也沒打我,只是讓我趕快出去弄點草餵羊。我飛快地躥出家院,心情好得要命,那時我真感到了幸福。

⑤我的二哥也是個書迷,他比我大五歲,借書的路子比我要廣得多,常能借到我借不到的書。但這傢伙不允許我看他借來的書。他看書時,我就像被磁鐵吸引的鐵屑一樣,悄悄地溜到他的身後,先是遠遠地看,脖子伸得長長,像一隻喝水的鵝,看着看着就不由自主地靠了前。他知道我溜到了他的身後,就故意地將書頁翻得飛快,我一目十行地閱讀才能勉強跟上趟。他很快就會煩,合上書,一掌把我推到一邊去。但只要他打開書頁,很快我就會湊上去。他怕我趁他不在時偷看,總是把書藏到一些稀奇古怪的地方,就像革命樣板戲《紅燈記》裏的地下黨員李玉和藏密電碼一樣。但我比日本憲兵隊長鳩山高明得多,我總是能把我二哥費盡心機藏起來的書找到;找到後自然又是不顧一切,恨不得把書一口吞到肚子裏去。

⑥有一次他借到一本《破曉記》,藏到豬圈的棚子裏。我去找書時,頭碰了馬蜂窩,嗡的一聲響,幾十只馬蜂蜇到臉上,奇痛難捱。但顧不上痛,抓緊時間閱讀,讀着讀着眼睛就睜不開了。頭腫得像柳鬥,眼睛腫成了一條縫。我二哥一回來,看到我的模樣,好像嚇了一跳,但他還是先把書從我手裏奪出來,拿到不知什麼地方藏了,纔回來管教我。他一巴掌差點把我扇到豬圈裏,然後說:活該! 我發誓今後借了書也決不給他看,但只要我借回了他沒讀過的書,他就使用暴力搶去先看。

⑦有一次我從同學那裏好不容易借到一本《三家巷》,回家後一頭鑽到堆滿麥秸草的牛棚裏,正看得入迷,他悄悄地摸進來,一把將書搶走,說:這書有毒,我先看看,幫你批判批判!他把我的《三家巷》揣進懷裏跑了。我好惱怒!但追又追不上他,追上了也打不過他,只能在牛棚裏跳着腳罵他。

8、請用簡潔的語言概括作者童年迷戀讀書的一系列故事,

爲讀《封神演義》 ;

爲讀《青春之歌》 ;

爲讀《破曉記》 ;

爲讀《三家巷》 。

【答案】(1)給人家拉了一上午磨,纔有被人家監督着在磨道里看半天書的資格。

(2)紮在草垛裏被蚊蟲咬出了一片疙瘩,耽誤了餵羊;

(3)去豬窩裏找書,被幾十只馬蜂蟄腫了臉,還捱了哥哥打;

(4)鑽到牛棚裏看書,正入迷時被哥哥搶走。

【解析】找到相關段落摘錄文章語句即可。

9、 如何理解“我看‘閒書’的樣子總是不如我背誦課文或是揹着草筐、牽着牛羊的樣子讓我父母看着順眼”?

【答案】怕我中書裏的流毒,變成個壞人; 更怕我因看“閒書”耽誤了割草放羊。

【解析】抓住關鍵語句“父親反對我看“閒書”,大概是怕我中了書裏的流毒,變成個壞人;更怕我因看“閒書”耽誤了割草放羊;”概括即可。

10、分析句中加點詞的含義。

我心裏忐忑不安,等待着一頓痛罵或是痛打。加點詞語“忐忑不安”的含義是:

【答案】“忐忑不安”表現了“我”因爲看《青春之歌》耽誤了割羊草怕被痛罵和痛打而心神極爲不安。

【解析】忐忑是心裏緊張不安,結合語境即怕被痛罵和痛打而心神極爲不安。

11、“但母親看看我那副樣子,寬容地嘆息一聲,沒罵我也沒打我,只是讓我趕快出去弄點草餵羊。我飛快地躥出家院,心情好得要命,那時我真感到了幸福。”中“心情好得要命,那時我真感到了幸福”的含義是什麼?

【答案】(1)“心情好得要命,那時我真感到了幸福”生動形象地寫出了“我”讀完《青春之歌》後的滿足與愜意。

【解析】本題考查對句子含義的理解,心情好是讀完書以後覺得很滿足。

12、第①段在全文中有什麼作用?

【答案】點題,總領下文。

【解析】本題考查對文中重點句段的作用的理解,“迷戀讀書”點明瞭文章的主要內容,同時引出了下文內容。

13、談談你印象最深的書,說說你閱讀它時的感受。

【答案】《水滸傳》,我初讀時,被樹立栩栩如生的英雄人物及其緊張的故事所吸引,飯都顧不上喫,媽媽 喊上三無聲都捨不得挪身,喫着好飯好菜,看着《水滸傳》,那真實愜意的享受啊。

【解析】點出書名,寫出讀書時的感受即可。

說明文閱讀

國寶——大熊貓(節選)

葉永烈

①大熊貓的學名其實叫“貓熊”,意即“像貓的熊”。也就是“本質類似於熊,而外貌相似於貓”。嚴格地說,“熊貓”是錯誤的名詞。這一“錯案”,是這麼造成的:解放前,四川重慶北碚博物館曾經展出貓熊標本,說明牌上自左往右橫寫着“貓熊”兩字。可是,當時報刊的橫標題習慣於自右向左認讀,於是記者們便在報道中把“貓熊”誤寫爲“熊貓”。“熊貓”一詞經媒體廣爲傳播,說慣了,也就很難糾正。於是,人們只得將錯就錯,稱“貓熊”爲“熊貓”。

②其實,科學家定名大熊貓爲“貓熊”,是因爲它的祖先跟熊的祖先相近,都屬於食肉目。

③後來熊一直保持肉食習慣,而大熊貓卻棄葷食素,最喜翠竹,偶爾也喫玉米稈、幼杉樹皮。這是爲什麼呢?據科學家研究,大熊貓遠祖雖是肉食動物,後來,由於尋不着肉食,只得喫滿山叢生的竹子,代代相傳,也就養成了喫竹子的習慣。大熊貓食用的竹類共有17種,其中最愛喫的是冷箭竹和華橘竹。不過,竹子中的營養成分不多,主要是難以消化的纖維素,所以大熊貓食量很大,一頭成年的大熊貓每晝夜最少要喫15~20公斤竹子,排出大量消化不了的纖維素。凡是大熊貓活動的地方,最容易發現的就是一堆堆纖維素糞便。不過,大熊貓有時也顯露食肉的本性,捕食竹鼠之類動物。

④大熊貓的活動範圍與季節關係很大,冬春季多生活在3000米以下沒有積雪或積雪較少的山谷地帶。冬天照常活動,沒有冬眠的習慣。夏秋兩季則多在3000米以上的地帶活動。天氣炎熱時,也常到山溝裏的小溪、小河旁喝水,有時候還下水游泳。大熊貓沒有固定的棲息場所,到處流浪,走到哪裏,喫到哪裏,睡到哪裏。別看它笨重肥大,走路搖搖晃晃,爬起樹來 (還,卻,也)挺高明。它的聽覺非常靈敏,受到驚擾時,就非常靈活地攀上高高的樹梢,躲藏起來。

⑤大熊貓性情孤僻,平時獨來獨往,只有在發情期,雌雄才暫時同居。它們的繁殖力很低,一般每胎產一仔,有時可產兩仔。分娩期間多以枯樹洞爲巢穴。奇怪的是,一隻體重100公斤以上的成年大熊貓,剛生下來的仔熊貓卻小得出奇,體重只有0.1~0.15公斤,像只小老鼠,僅相當於母體重量的千分之一,因此不易成活。大熊貓從出生到長大爲成體約需兩年左右時間。

⑥正因爲大熊貓繁殖艱難,存活又難,所以如今我國野生的大熊貓屈指可數,估計只有1000只左右。

⑦在人工飼養條件下,大熊貓產仔成了大喜事。1982年9月,西班牙國王睡得正香,忽地電話鈴聲大作。國王一聽電話,樂不可支,因爲首都馬德里動物園裏報告,那裏的中國大熊貓“紹紹”剛剛分娩,生下雙胞胎!國王興高采烈地說:“向你們表示熱烈的祝賀!”剛說完,又連忙補充一句:“一定要好好照料小寶貝!”翌日,來自西班牙的喜訊,傳遍了全世界。

⑧大熊貓之所以珍貴,不僅因爲它體態可愛,數量稀少, 更重要的是,它是有着300萬年曆史的古老動物,對科學工作者研究古代哺乳動物具有珍貴的價值。化石研究表明,大熊貓幾百萬年來的形態構造變化不大。現今的大熊貓仍然保留着許多原始的特徵。因此,大熊貓有着“活化石”之稱。

14、如何理解①段只中“將錯就錯”的意思。

【答案】指事情已經做錯就順着錯誤繼續做下去。

【解析】本題考查結合語境解釋詞語,文中寫到因爲人們讀錯熊貓的名字,很難糾正,即將錯就錯。

15、給第④段橫線選擇合適的詞語。

【答案】卻

【解析】“它笨重肥大,走路搖搖晃晃”和“爬起樹來挺高明”是轉折關係,應該用“卻”。

16、文段運用了什麼樣的說明順序?

【答案】邏輯順序。

【解析】文章介紹了熊貓的習慣,活動,繁殖等情況,是邏輯順序。

17、大熊貓爲什麼如此珍貴?

【答案】體態可愛,數量稀少,具有研究古代哺乳動物懂得珍貴价值。

【解析】回答此題,應該從文章中摘錄相關信息,抓住關鍵語句“大熊貓之所以珍貴,不僅因爲它體態可愛,數量稀少, 更重要的是,它是有着300萬年曆史的古老動物,對科學工作者研究古代哺乳動物具有珍貴的價值。”進行概括。

18、“一隻體重100公斤以上的成年大熊貓,剛生下來的仔熊貓卻小得出奇,體重只有0.1~0.15公斤,像只小老鼠,僅相當於母體重量的千分之一,因此不易成活。”運用了什麼說明方法?有什麼作用?

【答案】列數字、打比方、作比較;作用:充分而形象的說明了大熊貓繁殖能力低、且不易成活,突出了大熊貓的珍貴。

【解析】“像只小老鼠,”是打比方“僅相當於母體重量的千分之一,”是作比較,突出了熊貓的繁殖能力低。0.15、100等是列舉具體數據,是列數字。都說明了熊貓的繁殖能力低。




聲明:文章來源自網絡,歡迎收藏及轉發,如涉及版權問題,請及時聯繫刪除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