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是中國最具有影響力的一個考試,對於很多人來說,高考真的就是決定命運,尤其是偏遠農村的孩子,高考是他們擺脫貧困的一個最後捷徑,考上一個好的大學,意味着以後的人生有無限的可能,所以,高考對於他們來說太重要了,於是他們努力勤奮地學習,但是高考的結果卻並不是很理想,他們的大部分人考取的都是二本院校,而考取重點大學的學生越來越少了,能夠上清華北大的,大部分都是家庭經濟好的,這也是現在的高考現狀,到底是爲什麼呢?

1、農村孩子的父母的受教育水平低

在農村,受經濟條件的限制,大部分的人接受教育的程度都是比較低的,很多父母基本上是小學水平或者是初中文化,主要是父母那一代人所處的社會背景不同,當時的經濟非常落後,很多家庭都沒有錢供養自己的孩子上學,就算能上學也只能供養到小學爲止了,少數人才能夠上到初中,這也就造成了父母那一代人的教育水平低的原因,很多字都不認識,這樣就沒有辦法在放學之後輔導自己家的孩子,有心但是無力啊,檢查作業也檢查不了,只能靠孩子的自覺了!

2、家庭經濟條件不好

在農村的孩子,大部分家庭的經濟條件都不是很好的,所以作爲家長,就沒有錢讓孩子去培訓和補習機構進行補課了,不像城市裏面的孩子,家庭的經濟條件好,可以讓孩子在課外的時間去補習機構進行補課,甚至很多家庭採用的是一對一的模式,而農村的孩子在家裏只能靠自己的悟性和自覺了,這樣就造成了城裏和農村裏面的孩子在成績上的差異,上了補習班的,成績一般都比沒上補習班的好,這是事實!

你說是農村的孩子比較笨嗎?並不是,在智利方面大家都是差不多的,只是學習資源的差異問題,高考並不是說你僅僅靠努力就行了,還需要方法,那些城裏的孩子上補習班,他們可以從補習班老師那裏學習到方法,少走很多彎路,效率更高,可能一個原理,農村的孩子自己怎樣想都想不明白,但是城裏的孩子有教師的輔導,他們很快就理解了,特別是高考知識點當中的重難點,很多方法是課堂上講不到的,這也是爲什麼在高三的時候,有那麼多的人跑着去補習班補習,就是這個原因!

如今在高考中,考上清華北大的學生當中,很難再聽到有來自農村的孩子了,是農村的孩子不努力了嗎?還是城市裏的孩子太認真了?都不是,農村的孩子的努力程度不見得就比城市裏的孩子差,智力也是相當的,甚至農村的孩子的毅力和勤奮程度遠遠超過了城市裏的孩子,最主要的原因還是受家庭經濟條件和家長的教育水平有關,這就影響了孩子所獲得教育資源是否豐富,掌握着豐富教育資源的城市裏的孩子,可以更加輕鬆和快捷地實現成績的飛躍,而農村的孩子只有靠自己苦苦掙扎,沒有人指導,沒有現成的方法,只有自己慢慢摸索!

關於農村學子大都去二本了,背後的原因到底是什麼?歡迎在評論下方留言

查看原文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