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新觉罗.胤禛(1678-1735),清朝第五位皇帝,定都北京后的第三位皇帝,康熙第四子,母为孝恭仁皇后,即德妃乌雅氏。康熙三十七年(1698年)封为贝勒,康熙四十八年(1709年)被封为雍亲王,在二废太子胤礽之后,胤禛积极经营争夺储君之位,康熙十六年(1722年),康熙在畅春园病逝,他继承皇位,次年改年号雍正。

对于他的皇位来历,一直众说纷纭,待雍正继位之后,关于他篡改遗诏夺取皇位的流传就一直没有停过,关于《康熙遗诏》一式四份,分别藏于台湾故宫博物院和辽宁档案馆,只是台湾故宫博物院的康熙遗诏满文部分继位人缺失。

而辽宁档案馆所收藏的“康熙遗诏”,用汉、满、蒙三种文字书写,其中写有“雍亲王皇四子胤禛,人品贵重,深肖朕躬,必能克承大统,著继朕登基,继皇帝位...”而这皇四子正是雍正。

这份诏书完全可以证明雍正的合法身份,据档案馆专家介绍:传位诏书中的满文“于”和“十”是完全不同的两个字,而清朝汉文诏书所用的都是繁体字,“於”和“十”在字形上相去甚远,难以更改,所以不像流传的“传位十四阿哥改为传位于四阿哥”。十改于是小说里的说法,真正让史学家怀疑雍正继位过程的,是其他历史的记载。

查看原文 >>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