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三桂(1612年-1678年),字长伯,辽东人,祖籍江南高邮(今江苏高邮),锦州总兵吴襄之子,明末清初时期著名的政治人物,明崇祯时期为辽东总兵,封平西伯,镇守山海关,崇祯十七年(1644年)降清,在山海关大战中大败李自成,封为平西王。

顺治十六年(1659年),吴三桂奉命镇守云南,后率兵攻入缅甸,胁迫缅甸王交出南明永历帝,于康熙元年(1662年)杀害永历帝,同年封为平西亲王,与广东平南王尚可喜、福建靖南王耿精忠并称三藩。

1673年11月,吴三桂在诛杀了云南巡抚朱国治后,自称为天下都招讨兵马大元帅,起兵反清复明。那一年康熙皇帝才十九岁,吴三桂起兵后,很快便控制了云南、贵州、四川及湖南一部分,而后其各地党羽旧将又纷纷响应,局势一度非常有利。据史书记载:“吴三桂起兵之时只有三万兵力,加上平南、靖南二藩兵力也不超过五万,”就是在这样的条件下,吴三桂竟然跟滚雪球一样,在短短几个月之内就聚集了近三十万兵马,势力最盛之时,控制了云贵川甘陕湘桂赣闽浙十省。

而此刻清廷的八旗军队,数量只有十来万,而且还参差不齐,在入关后养尊处优的八旗子弟,早已不复当年之勇。所以在起兵之后胜多负少,而当时清廷少数贵族还动了逃回关外的念头!不是他们看得起吴三桂的势力,而是他们太了解自己的实力了,康熙坚决应战,并非真有把握,而是抱着“搏一把”的心态而已。

就在形式大好之时,吴三桂自己一个愚蠢的举动(称帝),导致了其功亏一篑。1678年,在吴三桂起兵后的第五年,66岁的吴三桂在自知时日不多的情况下,在衡州称帝,国号“大周”,此举一宣布,天下愕然,因为在此之前,吴三桂举着“反清复明”的旗号,而这一 称帝,就扯掉了遮羞布,所谓的起兵只不过是个人的私欲,所以因兴明讨虏口号聚集而来的部将,自然就人心涣散,各自为战了。加上康熙从容整合军政力量,依次扫灭各地反清力量。到1681年,清军攻陷昆明,三藩之乱终告平定。

s

查看原文 >>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