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家屯城址位于辽宁省北票市大板镇康家屯小波台沟北约0.5公里处,地处大凌河南岸的二级台地上。地理坐标为北纬41°41′,东经120°57′,城址位于大凌河与牤牛河交汇处,北临大凌河,南为丘陵山地,东西两侧为沟壑。

该城址系1992年辽宁省文物考古研究所为配合白石水库建设而进行的考古调查时发现的,并于1997—2001年进行发掘。经考证,康家屯城址为夏家店下层文化时期的一座较大型石城址,北部被大凌河冲毁,从现保存的部分看,东、南城墙残垣轮廓清晰可见,面积1.5万平方米。推测该城原呈方形或长方形,城墙上窄下宽,截面呈梯形,分段砌筑。在东城墙偏南处发现一早期阶段的门址,宽1.7米,进深2.2米。城墙及城墙拐角外侧砌筑有类似后世城墙外的“马面”和“角台”。墙外发现有城壕,根据壕内堆积推断,该城墙曾有过两次较大规模的倒塌。

城内建筑布局结构由主墙、附墙分隔成若干层次的院区及院落。在院区的墙与墙之间有相互连通的道路,各院区、院落之间均有出入的门道,院区间道路十分讲究,靠院墙一侧用大石板立卧铺设有高于地面的石墁道。石墁道的另一侧为较低的土路沟。院区、院落墙上还设有排水(水洞)设施,其规划十分巧妙合理。每个院区中又用隔墙分隔成院落。院落内的建筑基本是以大小台基式房址为主,以及石筑穴、石仓、“石函”等附属建筑。院落是夏家店下层文化时期古人类居住的城址,对于研究我国北方早期城址的形制、布局以及当时的城居生活与社会形态等多方面的研究提供了一批新的资料。

遗物多出自地层、石筑穴、灰坑内,房址内少见。可分陶器、石器、骨器、青铜器四类。陶器有红陶、黑陶和红褐陶,出土遗物以绳纹罐、筒形鬲、盘状器为主,还包括尊、瓮、盆、豆、大口尊、盘、壶、杯等,以及大量的打制石铲、磨制石刀、石斧等遗物。骨器有针、锥、卜骨等,还发现有一定数量的纺轮。

康家屯城址是目前所知北票境内唯一的一座保持完整,非常重要的实物资料。

城址中的石筑穴、“石函”等遗迹现象,在以往的夏家店下层文化中都未曾见过,尤其是石筑穴中人骨和毁器现象,很象是带有一种祭祀现象。是否与祭祀有关,尚待今后的考古工作和进一步研究。

康家屯石城址中夏家店下层文化典型器鬲、尊、瓮与高台山文化典型器高领壶共存,表明夏家店下层文化中含有高台山文化因素,为进一步研究夏家店下层文化内涵提供了十分重要的资料。该城址的进一步研究工作,将会使人们对城址的面貌获得一个比较完整的认识。

康家屯城址被评为1998年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之一。朝政发[2005]43号公布为朝阳市级文物保护单位。

素材来源 北票市博物馆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