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方案》)顯示,中國(上海)自由貿易試驗區臨港新片區先行啓動區域四至範圍爲:。魏建國指出,上海自貿區擴圍不僅是面積的增加,更重要的是爲中國新一輪更高水平的對外開放提供更多可複製推廣的經驗,總體方面明確提出,上海自貿區新片區將對標國際上公認的競爭力最強的自由貿易園區來發展。

來源丨21世紀經濟報道 21財經APP

記者丨夏旭田 繳翼飛 武雯婕 北京報道

編輯丨週上祺

如果囿於狹小的範圍內,只有較小的權限,則“巧婦難爲無米之炊”,只有擴大改革自主權,纔能有更大的試驗操作空間。

8月6日,國務院印發的《中國(上海)自由貿易試驗區臨港新片區總體方案》(以下簡稱《方案》)顯示,將在上海大治河以南、金匯港以東以及小洋山島、浦東國際機場南側區域設置新片區。按照“整體規劃、分步實施”原則,先行啓動南匯新城、臨港裝備產業區、小洋山島、浦東機場南側等區域,面積爲119.5平方公里。

上海自貿區新片區啓動區近120平方公里,重點打造集成電路、AI產業集羣

分析認爲,啓動區的這一面積接近上海自貿區既有面積,這爲上海自貿區進一步的探索提供了充分的空間。臨港新片區的一大亮點在於,這一區域以高端製造業爲重要的發展方向,側重打造以關鍵核心技術爲突破口的前沿產業集羣。

新片區將實施具有國際競爭力的稅收制度和政策。對新片區內符合條件的從事集成電路、人工智能、生物醫藥、民用航空等關鍵領域核心環節生產研發的企業,自設立之日起5年內減按15%的稅率徵收企業所得稅。研究實施境外人才個人所得稅稅負差額補貼政策。在不導致稅基侵蝕和利潤轉移的前提下,探索試點自由貿易賬戶的稅收政策安排。

新片區啓動區面積有多少?

《方案》)顯示,中國(上海)自由貿易試驗區臨港新片區先行啓動區域四至範圍爲:

一、臨港地區南部區域共76.5平方公里

區塊一47.2平方公里,四至範圍:東至新四平公路、中港,南至杭州灣,西至南蘆公路,北至平宵路、大泐港、東兩港大道、雲水路、正茂路、新元南路、長空路。

區塊二10.5平方公里,四至範圍:東至滬蘆高速、蘆潮引河,南至環南一路、環南二路,西至南蘆公路,北至勝利塘、順翔路。

區塊三18.8平方公里,四至範圍:東至H61路、北護城河、S10路、B42路、環湖二路、E7路,南至海塘大堤,西至滬蘆高速、蘆潮引河、海港大道、環湖西路、B41路、環湖三路、S7路、北護城河、隨塘河、海西路,北至三三公路。

二、小洋山島區域共18.3平方公里

四至範圍:小洋山島全域。

三、浦東國際機場南側區域共24.7平方公里

四至範圍:東至東海大道,南至下鹽路、上飛路,西至上海繞城高速,北至申嘉湖高速、圍場河路、緯十一路。

8月6日,中國國際經濟交流中心副理事長、商務部原副部長魏建國告訴21世紀經濟報道,土地是上海自貿區擴圍的一大制約,上海自貿試驗區設立時面積爲28.78平方公里;2015年擴區之後擴大到120平方公里;而上海自貿區新片區的範圍要比原來的自貿區大得多,僅先行啓動區已接近原來自貿區的面積。

魏建國表示,作爲海關特殊監管區域,上海自貿區面積的擴大意義重大。“比如,籠統意義上講,不少保稅倉或者保稅區也都實施關稅減免與海關特殊監管,但由於體量有限,對當地的產業發展及其產業輻射都會形成制約,而香港等地區則全區實行零關稅,其帶動作用就要更爲巨大,因爲後者有更充足的空間開展價值鏈的延伸,並形成相關產業。”

魏建國指出,上海自貿區擴圍不僅是面積的增加,更重要的是爲中國新一輪更高水平的對外開放提供更多可複製推廣的經驗,總體方面明確提出,上海自貿區新片區將對標國際上公認的競爭力最強的自由貿易園區來發展。

8月6日,商務部研究院國際市場研究所副所長白明告訴21世紀經濟報道,自由貿易試驗區的定位是制度創新的試驗田,這包括兩方面內容:一個是先行先試,一個是複製推廣。

試驗田所試驗的品種都是有一定挑戰性的,如果囿於狹小的範圍內,只有較小的權限,則“巧婦難爲無米之炊”,只有擴大改革自主權,纔能有更大的試驗操作空間。

隨着自貿試驗區越來越成熟,其定位越來越高,比如上海自貿區已經進入3.0時代,正在打造“三區一堡”,其進一步的試驗難度會越來越大,需要擴大面積,並被賦予更多的權限。

他認爲,上海自貿區擴圍將形成一個有序開放的座標系:先行先試是往高處走的縱座標,推廣複製是橫座標,兩者共同發力,才能形成一個更大面積的開放面,從而提升對外開放的水平。

稅收制度和政策怎麼樣?

《方案》的發展目標是,到2025年,建立比較成熟的投資貿易自由化便利化制度體系,打造一批更高開放度的功能型平臺,集聚一批世界一流企業,區域創造力和競爭力顯著增強,經濟實力和經濟總量大幅躍升。

到2035年,建成具有較強國際市場影響力和競爭力的特殊經濟功能區,形成更加成熟定型的制度成果,打造全球高端資源要素配置的核心功能,成爲我國深度融入經濟全球化的重要載體。

《方案》指出,新片區將實施具有國際競爭力的稅收制度和政策。對境外進入物理圍網區域內的貨物、物理圍網區域內企業之間的貨物交易和服務實行特殊的稅收政策。擴大新片區服務出口增值稅政策適用範圍,研究適應境外投資和離岸業務發展的新片區稅收政策。

對新片區內符合條件的從事集成電路、人工智能、生物醫藥、民用航空等關鍵領域核心環節生產研發的企業,自設立之日起5年內減按15%的稅率徵收企業所得稅。研究實施境外人才個人所得稅稅負差額補貼政策。在不導致稅基侵蝕和利潤轉移的前提下,探索試點自由貿易賬戶的稅收政策安排。

《方案》要求,建立以關鍵核心技術爲突破口的前沿產業集羣。建設集成電路綜合性產業基地,優化進口料件全程保稅監管模式,支持跨國公司設立離岸研發和製造中心,推動核心芯片、特色工藝、關鍵裝備和基礎材料等重點領域發展。建設人工智能創新及應用示範區,加快應用場景開放力度,推動智能汽車、智能製造、智能機器人等新產業新業態發展。建設民用航空產業集聚區,以大型客機和民用航空發動機爲核心,加速集聚基礎研究、技術開發、產品研製、試驗驗證等配套產業,推動總裝交付、生產配套、運營維護、文旅服務等航空全產業鏈發展。

同時,《方案》要求,建設面向“一帶一路”沿線國家和地區的維修和綠色再製造中心,建立綠色認證和評級體系,支持在綜合保稅區開展數控機牀、工程設備等產品入境維修和再製造,提升高端智能再製造產業國際競爭力。

白明指出,自貿區新片區將延續“一線放開,二線管住”的整體思路,進一步實現貿易的自由化便利化。

他指出,臨港新片區的一大亮點在於,這一區域具備發展高端製造業的基礎,在目標定位上也更側重於高端製造業,這有利於通香港等以服務業爲主的自由港形成差異化定位,進而實現互補性發展。

據悉,臨港已初步形成了“2+3+4”產業體系,是中國高端裝備產業集聚度最高的園區之一。

所謂“2+3+4”,即重點培育人工智能和機器人兩大先導產業,大力發展高端智能裝備、海洋裝備、智能汽車三大支柱產業,積極拓展軟件及信息服務、集成電路及專用裝備、航空航天、節能環保四大新興產業。

目前,臨港正在打造高端產業集羣,培育經濟發展新動能。具體來講,臨港正依據自身產業基礎,聚焦新能源汽車和集成電路兩大產業進行發力。

比如,在新能源汽車領域,臨港地區已落地特斯拉、上汽、奔馳等十餘家業內頂尖企業,基本形成國產自主品牌、外資頂級品牌與造車新勢力同臺共舞,建成項目產能持續攀升、在建項目加速建設達產、儲備項目加快選址落地的良性發展格局。

截至今年2月底,臨港地區新能源汽車整車及零部件產業落地總投資已超過240億元,2018年,臨港地區新能源汽車整車及零部件產業實現工業總產值380億元。

白明指出,根據規劃,新片區到2035年,區域生產總值將超過1萬億元,這相當於再造一個目前的浦東新區,上海自貿區臨港新片區的發展空間頗具想象空間。

【方案全文】

國務院印發上海自由貿易試驗區臨港新片區總體方案:建立以投資貿易自由化爲核心的制度體系 - 21財經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