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有的宝妈认为这不过是人在高温中暑后的极端情况,书上说孩子每天要进行一到两个小时的户外运动,这样做有利于孩子的生长发育。孩子们在这个时间段进行运动,太阳不会直射皮肤,人体会感觉较为舒适,进行低中强度的训练容易达到锻炼目的。

烈日骄阳近日火力全开,不断在全球各地掀起滔天热浪。老弱妇孺们深受其苦,在这极端天气下,不少人出现了中暑,甚至诱发了热射病。调查显示,高温烘晒模式下人体核心温度(直肠温度)超过40摄氏度时严重中暑的死亡率达41.7%。当人体核心温度超过42摄氏度时,死亡率则高达81.3%。这组数据告诉大家一个什么事实呢?那就是晒太阳会晒死人!

在美国,每年热浪期中暑死亡的人数是非热浪期的十倍。

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呢?那是因为在极端天气下(暑热天气、湿度大又无风)人体的体温调节中枢功能出现障碍、汗腺功能衰竭、电解质丢失过多而导致的。有的宝妈认为这不过是人在高温中暑后的极端情况,书上说孩子每天要进行一到两个小时的户外运动,这样做有利于孩子的生长发育。而且还有传言说,孩子晒太阳能够补钙。晒几十分钟的太阳,补钙的钱都省了,为什么不去尝试一下呢?于是乎,高温天气,不少宝妈建议孩子们多去参加户外运动,游泳池旁、田径场上,都留下了孩子们欢快的身影。有的宝妈甚至将未满月的孩子抱出来,一丝不挂地放置在太阳下沐浴阳光。

柔和的光线让宝宝感觉很舒适,炽热的温度下进行日光浴,准备烧烤的节奏么

其实书本上提倡孩子晒太阳是预防维生素D缺乏的重要手段。人体的皮肤中的7-脱氢胆骨化醇(7-DHC)可以通过日光中紫外线(290~320nm波长)的照射后转变为胆骨化醇(维生素D3)。皮肤的光照合成维生素D3是儿童和青少年维生素D的主要来源。而维生素D不足可以导致人体内钙、磷代谢紊乱、正处于生长期的长骨干骺端生长板和骨基质矿化不全,表现为生长板变宽和长骨的远端周长增大,在腕、踝关节部扩大、软骨关节处呈串珠样隆起、软化的骨干受重力作用以及肌肉牵拉出现畸形。临床上孩子可以表现为手镯、足镯、肋骨串珠、肋膈沟、鸡胸、漏斗胸、O型腿或者X型腿。

鸡胸

既然晒太阳就可以补充维生素D,孩子们岂不是光靠晒太阳就能避免佝偻病了呢?对于新生儿来说,不建议通过日光浴来补充体内维生素D。这是因为,婴儿的皮肤娇嫩,过早暴露于日光直射下可以对皮肤造成损伤。超过人体耐受剂量的中波紫外线(280~320nm)达到皮肤表皮的基底层后,可以造成表皮角质形成细胞坏死、释放炎症介质如前列腺素、白细胞介素和激肽等导致真皮血管扩张、组织水肿、黑素细胞合成黑素加速的现象。有的孩子在晒太阳后皮肤出现境界清楚的红斑,水肿,甚至出现淡黄色浆液性的水疱,伴有瘙痒和疼痛。日晒伤严重者可出现发热、畏寒、头痛、乏力、恶心的中暑症状。甚至可能出现热射病危及生命。因此,建议娩出后母乳喂养的新生儿,半个月时即开始补充400IU的维生素D。当夏季光照时间较长时,可以不予补充。

看着晒成这样的皮肤,您还想给孩子进行日光浴么

在给孩子进行日光浴时,需要注意循序渐进。尤其在高温天气时,宝妈们不能盲目地让孩子进行户外运动。需要逐渐增加孩子对日光的耐受力。对日光耐受性低的新生儿、婴儿,最好逐步增加阳光与皮肤的接触面积。可以从颜面部开始,然后手臂、腿部、臀部等逐一暴露,并注意保护孩子的眼部,避免阳光直射。宝妈们可以先给孩子3~5分钟的日光浴,当孩子没有表现出特殊不适时,再逐渐延长时间。孩子皮肤产生维生素D3的量与日照时间、紫外线波长以及暴露皮肤的面积有关。当日光强烈时,建议孩子们尽量减少外出活动时间。夏季户外运动可以选择在早晨7:00~8:00,傍晚6:30~7:00进行。孩子们在这个时间段进行运动,太阳不会直射皮肤,人体会感觉较为舒适,进行低中强度的训练容易达到锻炼目的。如果选择在其他的时间段外出活动,则需要采取必要的防晒措施来保护皮肤不出现晒伤。带上太阳镜、遮阳帽、遮阳伞、穿上宽松衣裤、涂上防光剂如5%对氨基苯甲酸酊、5%二氧化钛霜、10%氧化锌霜等对防范日晒伤有一定帮助。

防晒霜可以较好的保护孩子的皮肤不被紫外线伤害

祝孩子们健康成长。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