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玫瑰種苗生產大棚中,禾韻公司技術人員向調研小組同學展示了玫瑰嫁扦插技術,“嫁扦插技術較傳統扦插技術生產成本更高,但在生長季能多出花2-3茬,實際利潤更高。從接種到溫室培養,調研小組在中心基地主樓內參觀了組培整個生產流程,同學們紛紛表示,現場觀摩大規模組培生產,結合自身所學理論知識,自己對組培技術有了進一步的瞭解。

7月12日,雲南大學農學院暑期調研小組走進位於雲南玉溪的國家觀賞園藝工程技術研究中心及玉溪禾達韻成園藝產業有限公司基地。“此行讓我體味到現代農業技術的魅力!”調研小組組長賀豔傑同學表示。

在國家觀賞園藝工程技術研究中心,中心工作人員汪老師擔任嚮導,帶領調研小組參觀基地,並重點介紹了滿天星的組培生產流程。從接種到溫室培養,調研小組在中心基地主樓內參觀了組培整個生產流程,同學們紛紛表示,現場觀摩大規模組培生產,結合自身所學理論知識,自己對組培技術有了進一步的瞭解。

短暫休憩,調研小組走進位於玉溪市九溪鎮的玉溪禾達韻成園藝產業有限公司基地。該基地集玫瑰種苗、成花生產銷售於一體,基地大棚建設向國際前沿科技靠攏,每畝建設成本在30-40萬元。“傳統大田種植花卉帶來的土壤污染嚴重而難以治理,從傳統大田種植向現代大棚基質栽培,是花卉種植新方向。” 禾韻公司段總經理說。

另據段總經理介紹,花卉產業具高投入高產出特點,老一批玫瑰種植農戶收入較高,卻普遍不願意投入大量資金進行基地現代化建設。當前國家有很多針對花卉產業的扶貧項目支持,花農,特別是年輕一代的花農已經開始轉變思想,逐漸加入到花卉現代產業建設中來。

玫瑰種苗生產大棚中,禾韻公司技術人員向調研小組同學展示了玫瑰嫁扦插技術,“嫁扦插技術較傳統扦插技術生產成本更高,但在生長季能多出花2-3茬,實際利潤更高。”該技術在國外引進的砧木上芽接預生產玫瑰品種,大大提高了玫瑰的嫁接成活率,且在玫瑰生產中普遍適用。

此外,調研小組還在玉溪開展了針對農戶的系列問卷調查,調查結果分析工作在持續推進中。

“現代農業技術是農業發展新思路,作爲農科學子,我希望未來能一直參與到中國現代農業建設事業中來,助力鄉村振興!”一位調研小組成員在分享體會時說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