排污超標23倍、私挖暗渠排污……北京查處兩千多起環境違法案件

(隱藏在小菜地的污水坑裏泡着藍白色的塗料污水)

排污超標23倍、私挖暗渠排污……北京查處兩千多起環境違法案件

(昌平區生態環境部門工作人員正對某高校的處理後污水進行取樣檢測)

投入使用不到兩年的大學新校區,排放污水超標23倍;藏身民居的塗料作坊,通過私挖的暗渠將染料廢水排入院牆外菜地裏的滲坑……今年上半年,北京市生態環境部門開展一系列綜合執法行動,查處2000多起固定源環境違法案件,處罰金額8400多萬元。尤其是針對滲坑排污等惡劣的重大環境違法案件,環境執法部門移送公安行政拘留21起,涉嫌犯罪移送刑事拘留5起,有力打擊了環境違法行爲,推動了全市環境質量的改善。

近日,市環境監察總隊公佈了上半年十起環境違法典型案件,記者從中梳理出部分案例,採訪一線執法隊員,聽他們介紹案件查處經過。據瞭解,在嚴查違法行爲的同時,環境部門還積極協調行業主管部門,推動解決醫院等排污單位處置能力不足、工藝設備落後、管理水平低下等問題,實現污染物達標排放。

案例1

塗料公司有害廢水偷排菜地

近年來,隨着環境執法宣傳的推進,百姓的環保意識得到了大幅提高。在廣大市民的監督下,隱藏在城鄉結合部民房、大院裏的污染企業已經無所遁形。今年4月,有市民舉報通州區宋莊鎮平家疃村有一家神祕企業可能偷排污水。

“村裏的生活污水已經實現集中收集處置,企業偷排污水很可能水質存在其它問題。” 通州區生態環境局重點污染源監察組組長王罡對記者說。4月12日,通州區生態環境局執法隊員聯合通州公安分局環食藥旅支隊民警、宋莊鎮政府工作人員進行突擊檢查。

這家名叫北京綠美康塗料科技開發有限公司的企業位於平家疃村的一處民房內,主要從事彩色塗料加工。在加工過程中,需要清洗攪拌罐,會產生各種顏色的廢水。可是,執法人員卻沒有在房內發現廢水。廢水流到哪裏去了?

經過仔細搜查,執法人員發現作坊的水泥地面有破拆後重新覆蓋的痕跡。於是,循着這道痕跡一直向東搜查,來到了院牆外的一片小菜地。扒開菜地表面的浮土,一個加了蓋子的滲坑暴露出來。這個坑深度不到兩米,直徑大約1米,裏面留存着藍白色的污水、污泥。“這些污水屬於危險廢物,絕對不能這樣排放到滲坑裏!”執法人員當即勒令企業停止加工作業,並對設備進行查封扣押。

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檢察院關於辦理環境污染刑事案件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和《環境保護行政執法與刑事司法銜接工作辦法》相關規定,通州區生態環境局依法將案件移送至公安部門。記者瞭解到,目前相關責任人已被刑事拘留。

案例2

大學新校區排放污水超標23倍

4月16日,昌平區生態環境局南口環境監察大隊執法隊員來到位於南口鎮的一所高校新校區,進行污水治理設施的例行監督檢查。這個新校區2017年方纔建成投入使用,校園內建設了一個污水處理站,每天最多能處理污水2000噸。“一般來說,新建污水處理設施的設備、工藝理應是最先進的,達標應該沒有問題。”大隊負責人寇勇對記者說。

執法和監測人員進入設備房,用取水桶從處理後的水池取樣檢測。水一打上來,寇勇就皺起了眉頭。“至少用肉眼觀察,處理達標的水接近純淨透明,與普通自來水沒有太大的區別,但所取水樣明顯有點發黃。”

20多天後,監測結果顯示,水質果然有問題。寇勇說,根據北京市《水污染物綜合排放標準》,氨氮濃度須低於1.5毫克/升。但是,該校處理後的污水,氨氮濃度高達37.1毫克/升,超標23倍。處罰程序立即啓動,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水污染防治法》,昌平區生態環境局責令該單位立即停止違法行爲,並處以18萬元罰款。

寇勇說,這所高校非常重視超標情況,立即投入整改。5月20日複查時,污水處理後氨氮濃度已經降至0.355毫克/升。根據工作人員介紹,超標原因是設備工藝參數沒有及時調整到位,膜處理異常,致使污水處理不達標。“無論什麼原因,只要檢查中出現污染問題,就一定要嚴格依法處罰。”寇勇說。

案例3

餐具消毒企業廢水滲入地下

如今,很多餐館都提供整體塑料膜打包的消毒餐具。這些餐具均由一些專門的企業進行清洗消毒,清洗後的污水應該集中規範處理。然而,還是會有企業在這方面違規操作。

今年3月,豐臺區生態環境局聯合公安、水務部門對位於趙辛店的北京奧潔康餐具消毒有限公司進行現場檢查。這家企業規模不小,擁有獨立的廠區,消毒後產生的廢水先通過兩個沉澱池,再流到蓄水池裏,然後轉運給第三方進行處理。

執法人員發現,這個蓄水池大約有4米長、2.5米寬、3.5米深,容量不小。相比之下,兩個沉澱池要小多了,邊長不到1米,裏面還泡着發黃的污水,散發的氣味令人不禁掩鼻。污水下面會不會有問題?執法人員沒有一看了事,而是把沉澱池裏的水全部抽乾。隱藏的問題果然顯現了出來。

這兩個沉澱池的底部只是使用普通磚塊襯砌,沒有塗刷防滲塗層。“這意味着洗餐具的廢水可以直接從磚塊縫隙滲漏到地下,造成污染。”豐臺區生態環境局重案一組組長宋賀寧對記者說,執法人員立即責令企業停止生產,並對污水進行污染量監測。幸好,污水尚未達到危險廢物的標準。

宋賀寧說,通過暗管、滲井、滲坑等逃避監管的方式違法排放污染物屬於對環境危害較大的違法行爲,生態環境部門除實施行政處罰外,還可將案件移送公安部門。如果排放的是危險廢物,達到一定數量,則屬於涉嫌犯罪。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水污染防治法》相關規定,豐臺區生態環境局對該公司處以10萬元的罰款,並將該案件移送區公安部門。最終,企業的相關負責人被處以行政拘留。

延伸閱讀

市屬醫院治污設施提標升級

近年來,本市各級生態環境部門加大了對於醫療機構、高校排污監管力度。在去年的專項執法檢查中,全市生態環境部門共查處59家單位存在67起環境違法行爲,累計罰款883萬餘元,被查處單位主要集中在醫療機構。醫療機構緣何成爲環境違法高發地,市環境監察總隊進行了總結。

總隊監察三科科長桑治東告訴記者,通過分析來看,一些醫療機構環保意識不強,內部重視不夠。某醫院因廢水超標排放,在接受調查過程之初,僅委託第三方公司的工作人員配合執法。經執法隊員再三要求,醫院正式工作人員纔出面接受相關詢問。此外,一些醫院建院較早,環保設施處理工藝落後,急需改造。市環境監察總隊抽查抽測了15家單位,懸浮物和化學需氧量超標的就達5家,比例高達30%,主要原因就是工藝落後。其中,一家1955年創建的醫院,廢水處理設施僅爲絮凝沉澱+消毒的簡單工藝,不具備生化處理功能,遠不能達到目前醫療廢水排放標準要求。

目前,針對日常執法工作中發現的各類問題,市生態環境局與市醫管部門積極溝通對接,多次組織協調會共同研究解決具體問題。記者瞭解到,市醫管部門已經下撥資金推動一批市屬醫院對污染處理設施進行升級改造。

桑治東對記者說,今年針對高校、醫療機構的專項執法檢查正在進行當中,已發現1家高校、4家醫療機構存在水污染超標排放,共處罰金額67萬元,相比去年同期已經大幅下降。

相關新聞

市級固定污染源執法實現全過程記錄

此前,生態環境部印發《關於在生態環境系統推進行政執法公示制度執法全過程記錄制度重大執法決定法制審覈制度的實施意見》。意見要求通過文字、音像等方式記錄行政執法全過程,按規範歸檔保存,並建立健全執法全過程記錄的管理制度。記者獲悉,北京市在固定污染源執法方面已經實現執法全過程記錄。

市環境監察總隊總隊長趙志威表示,北京的環境執法隊員在執行任務過程中,從進入現場到取證完畢,都是要全程記錄的。目前總隊已經建立了抽查制度,對執法記錄過程有抽查比例。

趙志威表示,對於環境違法行爲,執法隊員的全過程執法記錄也是輔助的證據之一。今年第二期移動執法系統也已經上線,執法人員從進場後,對執法信息進行錄入,基本能實現全過程覆蓋執法。該系統還具有拍照、經緯度定位等功能。

記者 張航 文並圖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