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8日,公安部召開新聞發佈會,通報今年以來公安機關打擊整治民族資產解凍類詐騙犯罪工作情況。公安部新聞發言人郭林主持發佈會,公安部刑偵局局長劉忠義等通報有關情況。

“從來沒有懷疑過徐敬輝。”直到吉林長春民警找到自己,馬某宇才恍然大悟,同爲聾啞人的徐敬輝,在聾啞人交流微信羣裏許諾的“交兩百多元會費把成百上千億的民族資產解凍後,不僅可以分錢還可以在上海分房子”,只是一場騙局。

在兩千多公里外的四川廣元,老唐也遭遇了類似的騙局。騙子稱,存在海外的鉅額民族資產回到了國內,要通過一個名爲“如意園基金會”的民間組織發放,聲稱交25元加入該基金會,待到民族資產解凍後能獲得100萬元的項目分紅。

多名犯罪嫌疑人告訴南都記者,他們通過僞造國家文件及相關證件、冒充國家部委領導和工作人員、虛構各種民族資產解凍的故事情節,利用受騙者“寧可信其有”“以小博大”的僥倖心理,廣泛騙取全國各地被害人交納的所謂會費,積少成多,逐層“收割”。

名目:設7項目輪番騙聾啞人錢,僞造文件語句不通

徐敬輝是聾啞人,認識的聾啞朋友多,人脈廣。

在事情敗露之前,她在朋友圈子裏顯得頗爲熱心,“曾經炒股賺了錢,時不時會接濟聾啞朋友。”她通過手語翻譯告訴南都記者。

一切都在她和黃德軍相識後慢慢開始改變。

起底民族資產解凍詐騙:稱交25元返百萬,還可分到北京上海的房

2016年12月,黃德軍帶着徐敬輝在北京結識了林金獅。林金獅自稱名下有幾千億國外轉款資金,也就是所謂“民族資產”,這筆鉅額“民族資產”被凍結在海外,需向國家繳納一定費用才能解凍取出。他承諾,如果能夠組織會員收取足夠的會費將這筆資金解凍,則會在成功解凍後對會員“論功行賞”,把這筆鉅款“按勞分配”給各個會員。

除此之外,林金獅還出示了蓋有“國務院”、“財政部”等印章的“加密文件”、“密令”等。這些僞造的國家公文看似逼真,實則經不起推敲,南都記者發現其中甚至有語句不通的情況。

對外界社會認知不足,彼此高度信任,徐敬輝認識的廣大聾啞人羣體成爲了黃德軍“下手”的理想對象。

“紅十字房源項目”交225元最後可以分紅20萬元,“上海房子項目”交265元在上海可以分房子,“一個項目已經收了很長時間,一直也沒給會員返錢,不能再以同一個名義收錢了。”拿一個由頭騙錢騙久了,黃德軍和徐敬輝也意識到,騙不下去,該換了。

2017年1月至2018年5月20日期間,黃德軍利用林金獅發來的僞造的各類“中央文件”,把徐敬輝發展爲他的助手,通過組建微信羣大肆發展聾啞人會員,以“民族資產解凍”的名義,編造設置了7個子項目,許諾事成之後給予被害人高額回報,以此爲由收取被害人幾百到幾千元人民幣的會員費。

“我錄了手語視頻,告訴聾啞朋友民族資產解凍這事有國家文件,是真的,分房子、分錢也都是真的。”就這樣,同學傳同學、朋友傳朋友,徐敬輝的聾啞人身份及人脈資源很快爲他們騙取了大量聾啞人的信任。2017年1月以來,黃德軍和徐敬輝先後建立了30餘個微信羣,共發展聾啞人會員8000餘人,分佈於全國26個省(市、自治區)。

在這些微信羣裏,徐敬輝扮演着黃德軍“代言人”的角色,在微信羣中發展“組長”,鼓勵“組長”發動羣內成員積極介紹新人入羣。“組長”將被害人名單和收取的項目費用交給徐敬輝,再由徐敬輝交給黃德軍。

“黃德軍跟我說,林金獅是騙子咱們不用管,民族資產解凍這個事是假的,咱們也不用管,你就聽我的接着收錢幹活就行。”事實上,在2017年八九月份,徐敬輝上網查到林金獅有詐騙前科時已發覺不對勁,黃德軍則告訴她“接着收錢幹活”。

回憶起被騙經歷,馬某宇打手語時表情裏還透露着失望。

“我們連所謂的紅頭文件圖片都沒看到過,就相信徐敬輝了。”他被騙了1705元,這筆錢對於打零工爲生的他來說並不小。

起底民族資產解凍詐騙:稱交25元返百萬,還可分到北京上海的房

吉林長春警方查明,2017年1月至2018年5月期間,黃德軍、徐敬輝共騙取聾啞人羣體被害人1000餘萬元,二人截留170餘萬元,其餘款項均轉給上線林金獅。

慣犯:1992年起從事民族資產解凍詐騙,出獄後重操舊業

“明知道是假的我也得堅持做下去,不然我沒辦法跟下面人交待。”黃德軍和徐敬輝的上線林金獅今年62歲,1992年起就專門從事民族資產解凍類詐騙,此次已是“二進宮”。

負責偵辦此案的吉林省長春市公安局刑警支隊四大隊一中隊民警馬路告訴南都記者,早在2009年1月林金獅就因冒充國際刑警以“民族資產解凍”爲由行騙,犯詐騙罪被判處有期徒刑兩年六個月。

刑滿釋放後,林金獅重操舊業,繼續以“民族資產解凍”爲名實施違法犯罪活動,套路大同小異。

2018年8月10日,專案組民警在林金獅暫住處將其抓獲時,當場搜繳了各類僞造的中央機關、國家各部委涉密文件600餘份。

起底民族資產解凍詐騙:稱交25元返百萬,還可分到北京上海的房

“其中包括十幾個中央黨政機關、國家部委蓋章的所謂委任書、授權書、紅頭文件等。”長春市公安局刑警支隊四大隊一中隊中隊長張清傑告訴南都記者,2015年7月以來,通過僞造國家公文及相關證件,虛構各類民族資產解凍項目,林金獅累計發展會員8萬餘人,其中“組長”100餘人,並對他們進行“收割”非法牟利。黃德軍就是他發展的“組長”之一。

期間,林金獅共收到這些“組長”轉款2000餘萬元,並將其中1300餘萬元轉給所謂的“中國農業銀行行長李小兵”、“民族建設扶貧專辦部祕書長”等上線43人。

對下線詐騙,被上線“收割”,也就是說,林金獅一邊以行騙爲業,一邊不斷受騙。

長春警方摸排線索發現,其中,以“中國農業銀行行長李小兵”身份對林金獅實施詐騙的是一夥廣西凌雲籍犯罪嫌疑人。

“所謂李小兵根本不是農行行長,這一身份及其銀行賬號也是犯罪嫌疑人通過非法手段獲取的,用於接收林金獅轉來的錢。”長春市公安局刑警支隊四大隊大隊長趙明向南都記者介紹,通過研判分析,2018年底,公安機關鎖定並查明瞭冒充“李小兵”實施詐騙的廣西凌雲籍犯罪嫌疑人江某科、吳某澤、江某謀的真實身份及相關信息。

江某科的侄子江某謀冒充“中國農業銀行行長李小兵”,並負責僞造所謂的“中央文件”騙取林金獅信任;江某科則冒充“經偵科調查組成員”;江某科的朋友吳某澤負責冒充“建設銀行北京總行財務部部長”,聯手對林金獅實施詐騙。

至此,一個以民族資產解凍爲由對聾啞人實施詐騙的上下游各個環節全部查明。

2019年5月31日,長春市綠園區人民法院一審判決林金獅、黃德軍、徐敬輝三人犯詐騙罪,處有期徒刑五年至三年不等並處罰金。目前,江某科、吳某澤、江某謀已被刑拘。

變種:打着“精準扶貧”旗號,承諾交25元回報100萬

民族資產解凍類詐騙由來已久,幾經發展變種,目前甚至出現了打着“精準扶貧”等旗號施騙的行爲,頗具蠱惑性。

在距離吉林長春兩千多公里外的四川廣元,老唐就遭遇了類似的騙局。

起底民族資產解凍詐騙:稱交25元返百萬,還可分到北京上海的房

老唐對“交25塊錢返利100萬元”的說法半信半疑,但他還是交了錢。“只有25塊錢,也就是一杯茶錢,被騙了也沒虧多少,萬一是真的呢。”他想。

直到2018年11月,老唐在電視上看到揭露類似的騙局的節目,加上之前承諾的“分紅”也遲遲沒有兌現,他逐漸意識到自己可能受騙了,而且微信羣裏同樣受騙的人還不少。於是他向四川省廣元市公安局昭化區分局報案,舉報朱廉(化名)、劉英(化名)夫婦負責的““如意園基金會”117團”,宣稱只需交納25元的入會費即可加入基金會成爲會員,用於解凍民族資產,待解凍後即可獲得高額“國家扶貧項目分紅”。

“25塊錢加入基金會,對抽菸的人來說,就是一包煙錢,對打牌的來說,就是一杯茶錢。”在朱廉看來,如此“投資”即使失敗,風險也並非無法承受。

“是龍你騰飛,是虎你跳越。幫扶10人即可就任享受班長、班統計,享受組長、組統計50%獎勵及待遇。”爲了讓人相信、加入並拉攏更多人加入,“如意園基金會”下設班、組、隊、預備大隊、大隊、團6個層級,逐級發展會員,收取的資金由班組長、團隊長逐級往上彙總提交。

起底民族資產解凍詐騙:稱交25元返百萬,還可分到北京上海的房

與上述黃德軍編造的“紅十字房源項目”類似,“如意園基金會”也稱交得越多,分紅越多,也有“分房子”的福利。

“25元會費交了之後,可以分到100萬,後面自願衆籌,交得越多分紅越多,一萬元是上限,交一萬元就可以入股基金會,成爲股東,獎勵200萬。”朱廉是“如意園基金會117團”負責人,據他介紹,成爲基金會股東後,除了上述福利,每年還能拿30%的股權分紅,子女可以繼承,更吸引人的是,“獎勵北京住房一套”。就這樣,朱廉按照基金會的指示,自2018年6月開始,發展了12萬餘名會員,收取會費約310萬元並上交“如意園基金會”創始人高某平。

執迷:三批“上線”均冒充國家工作人員詐騙,仍收集會費上交

高某平手下有20個與“117團”類似的團隊,其中包括超過3000個班組,共計發展會員40多萬人。和林金獅一樣,他也宣稱,有五千多億元的民族資產急需啓動資金解凍,解凍後將經“如意園基金會”下設的項目發放。

四川廣元市公安局昭化分局刑警大隊副大隊長李劍華告訴南都記者,在“如意園基金會”構架中,人員從不見面,只通過微信、電話、電郵往來,高某平會在微信羣裏通過視頻給團隊管理人員展示僞造的所謂國務院文件、民政部註冊證書等,“這些僞造文件的發文格式、文號等明顯和國家公文格式不一樣”。

與林金獅類似,高某平也長期從事民族資產解凍等活動,多次受騙仍不醒悟,繼續被騙、行騙。

起底民族資產解凍詐騙:稱交25元返百萬,還可分到北京上海的房

2018年4月,一個自稱是“財政部處長劉強”的人找到高某平,稱國家有一筆錢要通過基金會發放給他,於是,他按要求成立了“如意園基金會”並陸續收集並向“劉強”上交了900多萬元的“註冊資本”。緊接着,“財政部、民政部工作人員”致電找到高某平,稱這筆錢即將發放給會員,但是需要通過“基金卡”才能發放,而辦卡每人要交10元辦證費,於是,高某平收集了當時招募的31萬名會員共計310萬元的“基金卡”辦證費,交給了他。

高某平並沒有等到所謂的“基金卡”,更沒有等到許諾的分紅。

反而,第三次接到冒充“六部委聯合工作組工作人員”的電話後他再次相信,並按電話中的指示,向基金會會員收費1900多萬元,並交給了這名“六部委聯合工作組工作人員”。

警方查明,對高某平實施詐騙的也是廣西凌雲籍的犯罪嫌疑人。

“每筆流向廣西凌雲籍犯罪嫌疑人的資金,經POS機刷卡、第三方支付、網銀轉賬等多達6次流轉洗錢後,在廣西南寧、百色、浙江杭州、廣東廣州等地被套現。”昭化區公安分局局長賀旭紅介紹,專案組經過深入偵查,發現了涉案中多個環節的不同犯罪團伙。

2019年1月26日至30日統一收網行動中,共抓獲犯罪嫌疑人51人。從預備作案階段的僞造國家部委公文、證件,到成立所謂的基金會,再到打電話、實施詐騙,至作案得手後立即洗錢漂白,整個作案過程的信息流、資金流及灰色產業鏈的每個環節的主要嫌疑人全部落網。該案共打掉民族資產電信詐騙團伙3個,取款套現團伙5個,非法集資團伙2個,搗毀製作假證等灰色產業鏈窩點3個,繳獲銀行卡476張、POS機26臺、手機67部及假證書、假文件等大批作案工具,收繳涉案贓款270餘萬元,凍結涉案資金3126萬元。

騙術:“低付出、高回報”爲誘餌,僞造國家公文,冒充部委工作人員

昭化區公安分局局長賀旭紅告訴南都記者,近年來,不法分子通過虛構“精準扶貧”、“一帶一路”、“民族資產解凍”等項目,僞造國家機關公文,以“低付出、高回報”噱頭爲誘餌,通過吸納會員、吸收資金等手段逐步發展成層級鮮明、管理有術的詐騙組織,頻繁利用電信網絡等途徑對下游羣體實施詐騙犯罪。此類犯罪統稱爲“民族資產解凍類詐騙”犯罪。

事實上,我國沒有任何民族資產解凍類項目。

長春公安刑警支隊四大隊大隊長趙明介紹,凡是打着民族資產解凍旗號搞斂財入會活動的,均爲詐騙;凡是自稱國家機關工作人員通過電話、微信、電郵、QQ等方式進行所謂“委託”、“任命”、“授權”,都是詐騙。此外,他還提示,國家不會通過網絡等方式發放扶貧款、救濟款等,凡是聲稱繳納幾十元、幾百元就能獲利上萬、數十萬元甚至上百萬元的各類項目、App均是詐騙。

警方提醒,凡是轉發鼓動、宣傳所謂扶貧、民族資產解凍、養老等詐騙信息或組建相關微信羣招募會員、收取費用、開會聚集的均涉嫌違法犯罪,公安機關將依法查處。

採寫:南都記者 向雪妮 發自吉林長春、四川廣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