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畫淺談鑑定方法論以及一些前沿造假方法

字畫淺談鑑定方法論以及一些前沿造假方法

品鑑不分家,品是爲品優,鑑是爲鑑真。事實上字畫真僞鑑定是一項不斷接近絕對真理,但有時會因爲種種因素而不能達到絕真理的求證過程或者說是求真過程。鑑定從某種程度來說,是一項比較科學,有其嚴謹性和科學性。品鑑叢書是一套開放性的中國藝術品鑑賞書系。北京故宮博物院鑑定專家權威鑑定玉器,宗旨是將學術融於市場,變學術爲切實可用。品鑑爲您貼身的藝術品投資顧問。

在《近現代字畫真贗鑑識特輯壹》裏將“可鑑”與“可藏”、“可玩”;“品優”與“鑑真”幾個收藏道路上常常磅到的問題幫了一些大輪廓、粗線條的分析。這隻能指導讀者去收藏時要注意什麼,而無法直截了當地告訴讀者哪件是真跡、哪件是贗品、哪件是精品、哪件是劣作、怎樣的作品是值得收藏、怎樣的作品價值不大。字畫鑑定的基本方法是比較。只有不斷比較,在比較中提高鑑賞力,那麼贗品自然也就在犀燭鏡懸下無處遁形了。

字畫鑑定方法編輯

中外古今,書畫贗品是令收藏家們頭痛的難題。如何鑑定真僞,已成爲世界藝術品領域的一個難題。2009年10月12日至14日,由文化部中國藝術科技研究所和首都師範大學共同主辦的首屆藝術品科學鑑定研討會在北京召開。本次會議,全部代表都一致表示支持科技手段進入書畫鑑定領域。說到科技鑑定與傳統經驗鑑定的關係,專家們都認爲在發展科技鑑定手段的同時,一定要結合傳統經驗鑑定。對於書畫作品,材質相對簡單,而承載的文化信息又很豐富,就更需要我們瞭解相關的歷史、科技、文化、民俗等知識。而這些精神層面的依據,科技鑑定 [1] 並不能判斷。走科技檢測與經驗鑑定相結合的道路,纔是正確的發展方向。

由於藝術市場缺乏鑑定標準和第三方認證機構,書畫造假是收藏行業已經十分普遍,因此在進行書畫收藏的

字畫鑑定

時候一定要慎之又慎,謹防上當。作爲收藏家或者是收藏愛好者,要不斷的學習書畫等相關鑑定知識,最好是藉助便攜顯微鏡等設備輔助鑑定,可起到很好的幫助效果。

藉助便攜式顯微鏡,可顯微觀察書畫墨跡或與墨跡相融合的纖維紙張,另外在Anyty專用高倍顯微鏡下,能清晰的觀察紙張上的纖維與墨跡的自然融合狀態,如深淺、筆順上下,用墨的材質等在顯微狀態下也能夠被發現,有經驗的大師,是可以通過這些細節來分析,書畫家用筆時的風格、走勢、及用墨的習慣等。

另外,藉助便攜式顯微鏡更可以比摳書畫的細節,如書畫中的小動物結構是否合理,小蟲子有幾條腿,腿畫得夠不夠細緻等,通過便攜式數碼顯微鏡高倍放大,即可看得清清楚楚。如今的便攜式顯微鏡已經具備拍照、攝像等功能,小巧方便,是收藏人必不可少的輔助鑑定工具。 [2]

大家達成兩點共識

共識之一:面對藝術品作僞手段多、水平高、氾濫成災的局面,大家一致認爲,藝術品鑑定需要現代科技的火眼金睛。

共識之二:科技檢測進入藝術品鑑定領域,要與傳統經驗鑑定相結合。

也就是眼光+科技的鑑定體系

眼光就是俗稱的個人經驗,這是一些專家、學者和資深從業人員經過多年的積累纔有的"內功".這種經驗鑑定是基於不同藝術家和鑑定家的知識積累和見識成長,形成了一個仁者見仁、智者見智的書畫鑑定個人專業體系,爲書畫研究、書畫保護以及藝術品市場的健康發展做出過重要貢獻。但是無所不能的書畫鑑定家是不存在的,一個人只可能成爲某一方面、某一時期、某一個(或某一些)書畫家及作品的鑑定專家。鑑於以往鑑定方法的侷限性,專家們一直認定要大膽引入科技鑑定手段,當然經驗鑑定與現代科學技術之間不是相互割裂或者對立的關係,它們是相輔相成的。科學鑑定體系不是要以科技檢測取代經驗鑑定的"眼學"。"眼學"也是一門科學,仍要充分重視,應使其與現代科技的"火眼金睛"相結合,只有這樣,才能承擔起中國書畫鑑定的歷史使命。

科技手段鑑定字畫

經過對國內外已經運用的科學鑑定方法進行全方位分析之後,在保證書畫作品安全性的前提下,運用顯微鏡放大分析、X光透射、光譜分析等現代化分析手段進行中國字畫真僞鑑定的試驗。其鑑定工作既包括在紙張、顏料、墨跡、印章等年代上的區分,還有技法、筆法、歷史淵源、時代特徵和藝術風格等方面的區分,從而達到區分作品真僞的目的。

顯微鏡被譽爲字畫鑑定的"照妖鏡"那麼它在字畫鑑定過程中到底有什麼用處呢?

市場中常見的書畫造假

其一,完全依照出版物,採取現代高科技印刷的手法,以求得同大師真跡的"分毫不差",來達到迷惑買家出售贗品的目的。這種手法由於採用了先進的高科技印刷工藝,往往在色彩、神韻上與原作非常相似,具有很大的欺騙性,對印刷技術不瞭解的買家極易上當受騙。

其二,運用"混搭"手法,一半印刷,一半僱人手工繪製,既具有彩色噴墨印刷的精緻,又不失人工描畫的筆觸,不仔細觀察的話,甚至連行家裏手也難免上當。

其三:後代臨摹,人工做舊,這種贗品一般人比較難識破。

印刷品有明顯網點

印刷品有明顯網點

前兩種僞造手段,在顯微鏡的火眼精金下很容易原形畢露,在顯微鏡放大效果之下印刷品都有明顯的破綻---均勻的網點佈局。而真正的古畫,墨色圓潤細膩,如同跟宣紙融爲一體。

中國書畫歷史悠久,在造紙工藝、品種樣式諸方面既隨時代變遷而有所變化,又因地域不同而存在區別,有着許多隨時空變化而產生的特徵與規律。第三種造假手法也可以通過顯微鏡就鑑別出來。

書畫紙絹。根據紙、絹等考證進行古代書畫作品斷代分析,僅能斷前,不能斷後。因爲後代的紙絹前人絕對不可能使用(例如竹紙不能在唐以前出現),但是,一種新品書畫紙或一種新絹綾織法出現以後,可以延續到後代。後人用存放已久的舊紙創作書畫作品的情況也是有的。

明代以前的絹傳至今日,表面上已絕無亮光;絲上的絨毛,也已經完全褪掉。其顏色則內外如一。作僞者若用新絹,則鑑定人員可從橫豎絲的粗細單雙辨別出真僞。有一種特製的元絲絹,從表面上看,與宋元的絹很相似,但其表面上的光,以及絲上的絨毛,無論用什麼方法,都不可能完全褪淨;而且其顏色也是內外不同,絕不可能與宋絹完全一致。

傳世的古紙主要有棉紙和麻紙兩類。用顯微鏡觀察,老紙膜皮如蟲蝕,有一層白灰,若隱若現,不平勻。其顏色則無論裏外、凹凸,均系一致。僞造的舊紙,因爲是用顏色染成的,厚則深,薄則淺;裏則淡,外則重;凸則有,凹則無。由於質地不同,其受色的程度必然不一樣。

有一種將紙、絹做舊冒充老紙舊絹的手段。是用顏料(赫石、藤黃加墨)或髒水染和油煙燻等方法將紙絹做舊。但染的有時能見到水漬痕,即使染得勻淨,也因爲沒有自然老化產生的"包漿"而暗淡無光;燻更可以看見煙氣焦黃的樣子,都和原舊的光亮"包漿"大不相同。在手持式顯微鏡面前,這些假的東西都逃不過科技檢測的火眼金睛。

“辨真僞,明是非”是書畫鑑別的首要目的。收藏者都希望收藏真品,但因眼力所限區別不了,所以有必要鑑別。從市場角度看,市場還有不規範的地方,缺乏誠信,從免費鑑定會的情況看,真少假多。

書畫造假由來已久。到今天業界仍然認爲,書畫很難用科學手段鑑定,因爲只能辨定紙質的真僞,這樣一來後人可用前人的紙作假,所以以紙爲依據也是不保險的。鑑定當以“目鑑”爲主。鑑別之“鑑”就是用腦中信息庫儲存的經驗與假作品進行對照、鑑別,儲存的經驗越多,鑑定水平就越高。

做假方法及特點

1、勾填:紙上蠟,覆在真跡上,勾出輪廓,填上墨,其特點是有形無神。

2、臨:對臨,有原本對照,看一筆,畫一筆。此法,神或許可體現些許,但不全面,易錯位,不能一氣呵成(一氣呵成纔有神韻)。湊出來的作品神韻不易體現,多半是沒有成名的畫家爲生存而作。

3、仿:無原本作依據,大致畫出一個風格體現出原畫七八成的畫意。

4、造:既無原本,也無畫跡流傳下來,憑空造畫,毫無依據。如市場上有唐伯虎畫的虎,其實唐伯虎沒有畫過虎。

5、改:改款將小名家的落款擦掉,落上大名家的款。

6、揭二層:夾宣本書畫是可以揭下來的,那麼一張原作可以揭成兩張,對下面模糊的一張再加工。

7、代筆:過去知名書畫家有時請朋友代筆,如宋徽宗有個畫院,專請人爲之代筆,他題名落款即可。

鑑定要點

鑑定還是以傳統的方法爲主,與個人的藝術修爲及實踐經驗也有密切聯繫,其中,看筆墨是基礎。

首先看“用筆”。這是關鍵。從用筆的功力就可看出水平幾何。幾十年的藝術修爲與幾年藝術修爲的功力是大不相同的,能從用筆中體現出來。鑑別中須將每一筆拆開,看其是否到位。

其次看“用墨”。看墨的層次,前筆和後筆能分開,該重則重,該淡則淡。而且有韻味,如同“餘音繞樑三日”黑白分明,前後層次分明。

第三看“用水”。要會用水,如“潑水法”。

第四看“用色”。礦物質顏料,歷史愈久越漂亮,不會褪色,而植物質顏料則會隨時間而逐漸褪色。

其中,筆墨不可造假,這是最重要的鑑別依據。因爲仿造筆墨達不到原本的境界。所以對筆墨有深刻的理解與認識往往會在書畫鑑定上掌握主動權。

以上是從個人風格的角度談怎樣鑑別,同時,書畫的時代風格不可忽略。如北宋以全景山水爲主,而南宋則以局部畫爲主,主題更易突出表現。所以若看到全景山水多爲北宋年間的,局部畫則是南宋年間的作品。掌握了時代風格,就可大致判定時期。

另外,還須從題款、圖章、紙等方面進行鑑別。例如,題款分上、下款,上款若題“大人”“先生”的屬清代。而圖章多在名字的下方,從風格可鑑別時代。若是複製的就比較模糊,刀法粗糙,無神韻。書畫用紙在唐代多是麻料紙(含麻的纖維),宋則用皮料紙(纖維很細)。

在書畫作品的複製主要採用的是:人工臨摹法、照相複製法、木版水印法、珂羅版法、膠印和數字印刷法。

在高質量僞畫運用珂羅版印製,當初是爲保護那些具有高度藝術價值或歷史價值、科研價值的書法、繪畫作品,他常常會由文物部門組織專業人員從事書畫複製工作。卻被公然利用,放大他的價值。

相比較幾種複製技術而言,珂羅版複製法在複製要求、複製技術方面具有明顯地優越性

珂羅版印製是當今最主流,也是最以分辨的,當然他也有可尋之處

(1)由書畫的背面觀察,珂羅版印刷的書畫,墨、色均不會由正面侵染到背面。

(2)對於託裱過的珂羅版印刷品,背面無法觀察,從正面看很平,缺少質感,用手輕摸畫面重墨或重色的地方(特別是石綠、石青等)沒有澀感。

(3)有些顏色易掉色(如大紅、石青)不妨用一小塊白色軟紙蘸清水在顏色上輕輕擦一擦,畫在宣紙上的畫是掉色的,而印刷在宣紙上的畫是絕對不掉色的。

(4)對於那些在珂羅版印刷品基礎上再人工着墨、着色的贗品,只要細心觀察也不難找到破綻,後加上去的墨、色明顯有浮在畫面上的感覺。一般來說,後加上去的墨或色都不會太多,只是在明顯的部位,若是筆筆俱到,那麼,這幅畫自然也就會失去原貌了

爲保護那些具有高度藝術價值或歷史價值、科研價值的書法、繪畫作品,常常會由文物部門組織專業人員從事書畫複製工作,書畫作品的複製主要採用的是:人工臨摹法、照相複製法、木版水印法、珂羅版法、膠印和數字印刷法。

相比較幾種複製技術而言,珂羅版複製法在複製要求、複製技術方面具有明顯地優越性。

造假類型

1.廣東造晚清至近代,廣東地區多僞作明以前大名家之作,並多有宋徽宗標題。並常將清人作品改作古人僞品。

2.河南造又稱“開封貨”。明末清初開封地區專門僞作唐宋元名家名臣書法。質地多用棉紙、蠟光紙。

4.湖南造又稱“長沙貨”,風行於康熙至道光年間。湖南長沙地區專門僞作明末清初“節烈名人”或“冷名書畫家”之作,質地均用綾緞作舊。

5.加僞款是作假的另一種形式。原作每段詩後末句下都留有空白,於是,作僞者將其一截二段。這種改款的漏洞是:一般手卷的迎首與卷尾都留有很長的一段空白,以供後人題跋所用,而中間的主文,各段的詩與詩之間排列都較緊湊。而原作經假手一裁以後,後面的紙沒有了,顯得十分侷促,不合章法。此外,名人手卷上往往前後有許多圖章?作者章、閒章、收藏章等?,但一旦將作品從中裁斷,中部變成了尾部,就沒有了卷尾的圖章,也就不合原作真品的規律了。

6.蘇州片自明萬曆年間始直沿襲到近現代。其特點多以絹本設色居多,題材廣泛,佈置密,色彩豔麗,畫法工細。其中仿仇英《清明上河圖》者尤多,僞本流傳全國。另有《白描羅漢圖》、《西園雅集圖》、《十八學士圖》等。蘇州片藝術格調不高,筆法工、板、滯、弱。

7.洗款就是把原來作者的款字洗去,不裁,不挖,不補。

8.洗款是題款作僞的手法之一。所謂洗款,就是把原來作者的款字洗去,不裁,不挖,不補。這種作假手段不十分多見,因爲過去書家講究腕力,其書力透紙背,入木三分。所以被洗款的作品所用不是一般的紙,而用的是藏經紙?原藏於宋代浙江金慄山的金粟寺?。這種紙厚,紋理光滑,外面有亮光,可一張揭兩張使用。這種紙的特點就是墨寫上後滲不下紙背,藏經紙被大量使用於明朝的中期。一般講,一個時代,一個畫家用什麼紙、什麼東西作書畫是有規律的。容易產生作者所在年代與紙張年代的漏洞。今天就淺談這幾點。

字畫淺談鑑定方法論以及一些前沿造假方法

字畫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