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來有關特斯拉高管離職的新聞不斷,這造成特斯拉的股價下跌。其實,特斯拉的人事劇烈變動只是汽車行業的冰山一角,僅在國內,據一覽衆諮詢統計,近三年國內傳統車企高管離職人數超過百名。

這似乎表明,伴隨汽車行業變革的是車企人事劇烈的變動。同時傳統車企的人事變動也反映了環境變化給傳統車企帶來的影響,及傳統車企所作出的努力。

一覽衆諮詢整理了近幾年國內外經歷了重大人事變動的10家車企,國內與國外車企各5家。具體詳情如下:

國外車企

1、特斯拉——最受關注

特斯拉的人事變動每年都在發生,近兩年尤爲頻繁。每次高管離職,都會引發媒體大量報道,受到市場的極大關注。

2017年特斯拉約有20名高管離職;在過去五年左右的時間,特斯拉約有50位高管離職。其中包括當時特斯拉從各公司“挖”來的各行業的領軍人物,其中包括全球銷售服務總裁以及安全監管技術負責人等重要崗位。2018年是特斯拉重要人事變動最爲頻繁的一年,僅9月分,就有五名高管離職。

頻繁的人事變動,高管離職風波不斷,造成公司運營不穩定,股價下跌,市場對公司信心持續降低。特斯拉的人才持續流失,除了與硅谷“挖人”文化有關,也與特斯拉的持續工作壓力大有很大關係。

圖表 12018年離職高管彙總

資料來源:一覽衆諮詢整理

圖表 2特斯拉2018年新選拔的高管

資料來源:一覽衆諮詢整理

2、福特——下滑中的老牌車企

福特遭遇利潤和銷量雙下滑,主要在於中國的長安福特銷量下滑嚴重。爲了挽救頹勢,福特在近幾年也引進了諸多人才,原有的員工流失也較多。

2016年6月,福特公司在印度、中國、總部之間進行了跨區域的高管人事變動,中國區的長安福特內部也進行了經理級別的人事調整。當時蕭達偉(Dave Schoch)被任命爲新任中國公司董事長兼首席執行官。

2017年5月,吉姆·哈克特(Jim Hackett)接替馬克·菲爾茲(Mark Fields)成爲新任總裁兼首席執行官後,福特公司總部進行了一次涉及20餘人的人事調整。長安福特方面,胡棣鋒(Steve Hood)接替劉曰海擔任長安福特市場銷售服務副總裁一職,劉曰海調任福特亞太銷售副總裁。而傅禮德(Peter Fleet)接替蕭達偉擔任福特集團副總裁、亞太區總裁和福特中國公司董事會主席兼首席執行官。

在人事變動期間,福特公司內部發生了老員工主動退休的事件。2018年1月,擔任中國公司董事會主席兼首席執行官不到5個月的羅冠宏辭職,引發社會輿論。

另外,福特汽車爲了重塑中國區的品牌力,加速推進中國2025計劃,從外引進高管,任命新的中華區市場和銷售副總裁。

圖表 3福特公司高管人事變動情況

資料來源:一覽衆諮詢整理

3、寶馬——用人本土化

國外高端車品牌在中國經歷了高速增長的階段,近幾年則處於緩慢增長的趨勢。中國本土化成了高端車企提振銷量的戰略措施。

2016年上半年,北京奔馳在持續進行中國本土化之後,其銷量十年來首次超過了華晨寶馬,北京奔馳的全球銷量成爲全球第一。爲了提振銷量,寶馬加速中國本土化的進程。

在用人方面,寶馬體現出了本土化的特色。2016年4月,劉智博士接替新加坡人許智俊,擔任寶馬(中國)汽車貿易有限公司總裁,成爲寶馬中國史上第一任中國籍總裁。在中國市場的跨國車企中,這並不多見。

此後,寶馬進行了幾輪人事變動,其中數位中國籍人員擔任寶馬高管。

圖表 4寶馬集團內部重大人事變動情況

資料來源:一覽衆諮詢整理

4、大衆——大變動

大衆集團曾在2016年因尾氣門事件,進行了重要高管的人事變動。大衆美洲CEO卸任,大衆美國品牌銷售主管換帥,保時捷研發主管辭職,奧迪技術研發總監遭撤換等等都和尾氣門事件有着直接聯繫。2017年大衆集團進行了一系列的人事調整之後,在2018年開始了更大的人事變動。2018年4月,原大衆集團首席執行官穆倫還有兩年,但被迪斯(Herbert Diess)提前接替。2018年內大衆集團要進行一系列的管理層變動,並且針對全球最大市場中國設置專門的業務組合。

圖表 5大衆集團內部重大人事變動情況

資料來源:一覽衆諮詢整理

5、豐田——焦慮

近幾年,豐田人事調整的頻率加快。

豐田在2017年4月、6月、8月和11月均不定期調整了董事。董事會成員從11名削減爲9名,代表董事從6名削減爲2名,這兩人分別是豐田總裁豐田章男(Akio Toyoda)和董事長內山田武(Takeshi Uchiyamada)。

2018年1月開始啓動新體制,並提前3個月敲定了80人規模的董事級人事安排。還從三井住友銀行等挖來人才,啓用非日本籍人才,在人事安排上擺脫“閉門主義”。

豐田這種激進的人事安排,表現出豐田面對新環境的焦慮。豐田欲在新的環境趨勢下,保持領先地位。

圖表 6豐田2018年內部重要人事變動情況

資料來源:一覽衆諮詢整理

國內車企

6、一汽——人事變動劇烈

國內人事變動最爲劇烈的傳統國營車企當屬一汽集團。

一汽集團要進行改革,將發展自主品牌紅旗放在首要位置,其內部人事變動尤爲劇烈。2016年發生車企中罕見的高管集體辭職事件,其中包括董事長和董事。2017年公司內部進行了“再競聘”運動,全員先行下崗,然後再重新競聘崗位。在此次調整中,紅旗品牌擢升至集團總部直接運營,集團職能部門進行了重組,主要爲紅旗品牌服務。2018年5月,一汽集團完成新一輪的領導班子調整。

在汽車自主品牌發展的主旋律下,一汽集團的自主品牌發展較爲曲折,經過巨大的人事調整之後,在長期來看,也許能取得良好的市場表現。

圖表 7一汽集團離職高管彙總

資料來源:一覽衆諮詢整理

7、上汽——高管離職的重災區

國營傳統車企中人事變動劇烈的不只一汽集團,上汽集團也是高管離職的重災區。

已經離職的高管中,級別最高爲副總裁,並且不乏總工程師、首席財務官。而多數離職的高管,較大部分人轉投新造車企業。如前上汽集團副總裁張海亮離職後成爲樂視汽車CEO,首席財務官谷峯轉投成爲愛馳億維的聯合創始人,擔任CEO兼CFO。上汽集團通過《公司激勵基金計劃》來維持中高管核心人員的穩定,不過董事長等極少數國資委派出人員還受限薪影響。

圖表 8上汽集團重大人事變動情況

資料來源:一覽衆諮詢整理

8、北汽——人事變動之殤

財報顯示,2017年末北汽員工人數22844人,比2016年末的25159人減少了2315人,約佔總人數的一成,更有重要人物名字夾雜其中。如在北汽工作了17年的李峯,負責營銷的蔡建軍。負責自動駕駛研究的鄔學斌,負責研發的原北汽股份副總裁顧鐳,更早的還有主導收購薩博部分資產的汪大總,搭建北汽研發體系的高衛民等。

人事變動頻繁影響到北汽的市場表現,2017年自主品牌產品銷量下滑嚴重,同比2016年銷量下降48.4%,北京現代銷量同比2016年下降31.3%。

圖表 9北汽重大人事變動表

資料來源:一覽衆諮詢整理

9、長安——變動的2018

2018年,長安汽車人事變動較爲頻繁。

2018年2月,長安汽車集團股份有限公司董事會與監事會成員發生調整,7人從董事會退出,1人從監事會退出。其中4名中國航空工業集團旗下管理人員離職,長安汽車董事會與監事會已無中航工業人員席位,中航工業徹底退出長安汽車。

2018年5月,長安汽車副總裁龔兵、黃忠強、羅明剛三人不再擔任副總裁職務,此三人均爲長安汽車的老員工。

到2018年9月20日,長安汽車發佈公告,葉沛、陳偉、李名才及趙非將成爲公司副總裁。

市場表現不佳,是導致人事變動頻繁的重要原因。根據2017年年報,長安汽車2017年銷量同比2016年下降6.23%;截至2018年8月底,銷量跌幅擴大,同比下降18.1%,而8月銷量同比下跌34.6%。汽車銷量下降帶來的是業績的下滑,根據2018半年報,歸母淨利潤和扣非後歸母淨利潤分別下滑65.16%、80.44%,淨利潤下滑嚴重。

圖表 10長安重大人事變動情況

資料來源:一覽衆諮詢整理

10、吉利——擴張中的民營車企

以上盤點的國營傳統車企都經歷了劇烈的人事變動,其主要原因在於通過內部管理的方式來應對市場變化帶來的不利的影響。與這些企業相比,吉利則表現出不斷擴張的態勢。

吉利近幾年人事變動頻繁的背後,主要在於打造品牌、海外業務拓展方面。

2017年8月,東風本田發動機公司董事、執行副總經理李春榮進入吉利,擔任寶騰汽車CEO,拓展海外業務。在此之前,吉利進行了一系列的海外汽車市場銷售方面的人事調整。

爲了重點打造領克品牌,2018年年初,吉利對領克汽車銷售公司進行了總經理、副總經理的人事選拔。

頻繁的人事調整,能否帶來良好的市場表現,則有待觀察。

圖表 11吉利重大人事變動情況

資料來源:一覽衆諮詢整理

查看原文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