壞習慣也會“遺傳”,言傳身教的重要性父母必須懂!

“比如父親大喫大喝這種不良生活習慣導致的糖尿病,就可能通過父親成熟精子裏面的一類小RNAs傳遞給下一代,導致下一代即便採用正常飲食,也會大大增加後代天然患糖尿病的風險。”

因此,父母要想把優良性狀遺傳給下一代,最好還是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儘量克服因環境影響而形成的不良生活習慣,否則有可能讓一些“惡習”通過表觀遺傳的方式傳遞到下一代。就比如,這如下七個壞習慣!

壞習慣也會“遺傳”,言傳身教的重要性父母必須懂!

一、愛批評抱怨

愛抱怨似乎是很多母親的“專利”,很多媽媽無處傾訴,便經常在孩子面前各種埋怨。可你知道,這樣做對孩子危害甚大!舉個例子,如果一個母親經常抱怨自己的身材,無形中就會給孩子傳達這樣的信息:“自尊來自牛仔褲是否合身或體重有多輕。”這樣的後果會是:孩子討厭鏡子裏的自己,自尊下降,對自己身材不滿,甚至不折手段地減肥,產生厭食症等等。

二、用食物安撫情緒

心情不好時怎麼辦?很多家長可能都會選擇用食物安慰自己。可這也會給孩子發出錯誤信號:食物可以解決很多問題。耳濡目染之下,孩子長大也會傾向於用食物來解決問題。父母的正確做法應是,通過與朋友交談,商討解決問題辦法;或是通過運動健身來舒緩情緒。

壞習慣也會“遺傳”,言傳身教的重要性父母必須懂!

三、過多使用手機和電腦

現在低頭族成爲普遍現象,父母自然也不例外。研究發:在屏幕前的時間太長,會導致兒童注意力不集中,影響兒童睡眠問題,導致學習成績下降及體重增加等多種問題。然而,如果父母一邊告訴孩子不要在喫飯時玩手機,自己卻邊喫飯邊用手機刷微博。這樣的教育後果可想而知!

四、借酒澆愁

工作一天不順心,回家就想喝一杯。這給孩子傳達的信息是:酒是緩解壓力的極佳方式。家長應該尋找更積極的解壓方式,比如鍛鍊身體、冥想打坐、與家人聊天等。切勿借酒消愁上愁,事情沒解決反倒害了孩子!

五、總愛攀比

有些家長虛榮心很強,凡事總愛與人攀比,動輒就教育孩子“鄰居家小孩如何”“你某某同學如何”等。此類攀比,往往會適得其反,不但起不到鼓勵和鞭策作用,反而容易導致孩子產生逆反心理。事實上,每個孩子都是獨一無二的,都有各自的好與不好,家長應善於發現孩子的美。

壞習慣也會“遺傳”,言傳身教的重要性父母必須懂!

六、愛爭吵

小編之前曾發文:《婚姻痛苦,爲了孩子不離婚,這樣做真的對孩子比較好?》,很多支持離婚的網友就是擔心吵架給孩子帶來的負面影響。如果夫妻間總愛爭吵,孩子學到的是“爭吵是解決問題必要途徑”。那等他長大後,也會傾向於“用爭吵來解決問題”。研究還發現,這種壓力可能導致兒童發胖。

七、對別人說三道四

有的家長喜歡背地裏講別人壞話,愛對別人的長相或行爲說三道四。這其實是不真誠的一種表現。久而久之,孩子也會學習這種行爲,喜歡在背後議論他人。而這樣的性格,會不利於孩子樹立自信心,不利於孩子在社會上立足。

如上,是小編收集整理的,父母會影響給孩子的七個壞習慣;如果大家覺得父母有其他行爲會影響孩子的。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