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拥有158年历史位于北爱尔兰贝尔法斯特的哈兰沃尔夫船厂对外宣布准备破产,尽管厂工会发动了“护厂”行动,但是这家自2003年起再也没接到新船订舱单,仅仅依靠一些重型设备生产加工订单勉强度日,显然无法满足船厂的阴影。

今天的哈兰沃尔夫船厂

奥林匹克型三姊妹船

作为一家在19世纪中期成立的船厂,哈兰沃尔夫船厂最著名的订单是在1908年接到了白星公司建造三艘奥林匹克级豪华邮轮的订单。作为当时世界上最大最豪华的邮轮,奥林匹克级放弃了向以蒸汽轮机为主动力的卢西塔尼亚级竞争航速的想法,转而在豪华性上“堆料”,试图打造“梦幻之船”。于是,奥林匹克号、泰坦尼克号和不列颠尼克号问世了。

从新大陆被发现开始,拥挤不堪,难以让所有人求生的欧洲各国就有了向新大陆移民的需求。早期是西班牙、葡萄牙使用客货两用船运输人员与物资。十九世纪初,客轮逐渐与货轮分离,十九世纪中期,开始出现较为稳定的定期跨洋航线。到十九世纪末二十世纪初,大部分国人认识中以泰坦尼克号为代表的“经典型豪华邮轮”发展得愈发完善。

众所周知,十九世纪末二十世纪初,英国和德国在无畏舰、战列巡洋舰领域展开军备竞赛,而大家往往忽略的是,在1898年,提尔皮茨开始扩充德国海军的时候,德国邮轮业也开始发力。在其前一年,“威廉皇帝”号游轮下水,这艘长200米,总吨位14349吨,排水量达到24300吨的四烟囱邮轮标志着其后四十年古典邮轮黄金时期的开幕。

“威廉皇帝”号之后,被称为“古典邮轮集大成者”的“卢西塔尼亚”级,被称为“梦幻之船”的“奥林匹克”级,代表德意志精神的“皇帝”级,“庄严”级.......古典邮轮的尺寸越造越大,内部越来越豪华。

除了豪华性以外,当时的邮轮还往往成为了军舰的技术验证船,1899年,俄国开始在战列舰上安装无线电,与此同时,邮轮上也出现电报。战舰的双层底在1859年随着梦幻般的“大东方”号开始出现在客轮上,蒸汽轮机在巡洋舰上的出现也不比邮轮早。甚至是航母的概念验证,虽然伯明翰号巡洋舰抢了先,但在当时也有数艘邮轮在考虑安装甲板测试飞机上船的可行性。

梦幻之舟——诺曼底号

一战后的邮轮,虽然催生出了玛丽女王、伊丽莎白女王、诺曼底这样的超级邮轮,这些邮轮的航速和线型也推动了类似翔鹤级航母的设计,但是总体而言,豪华邮轮的发展已经从一战前的逐步发展变为完善后的非跨越性扩张。尽管两次世界大战期间航空业还颇为渺小,但其已经开始逐步发展。从时间成本和人均运输成本而言,显然船只无法与航空业相比。

随着六十年代大型喷气式客机的发展,邮轮最终走向没落,从一种豪华的交通工具演变为度假村。整个邮轮业的发展过程,似乎为人们所熟知,但似乎又那么遥远,不少船只大家可能听说过,但是细谈起来却又只有一个朦胧的外形。相较于“漫山遍野”的舰艇类著作,虽然在许多书中零星出现过民船的身影,但一直没有一本关于邮轮的专注。甚至是看模型业,也无非是各种比例的泰坦尼克号,偶有玛丽女王2号,阿依达女神,奥林匹克等极少数几艘邮轮的身影。

2019年初,杨冯生先生经多年积累,创作了《世界超级邮轮大百科》一书,最终其前三章付梓,本书介绍了自十九世纪中期至今大部分重要邮轮,数量高达数百艘,本书通过对历史上各重要邮轮的梳理,向读者展现一百多年来豪华游轮由兴到衰,再到华丽转型的全过程,而图中出现大量十九世纪古典邮轮相关图片,也向大家展示了昔日邮轮光辉时刻的耀眼光芒。是一本不可多得的邮轮爱好者读物。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