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親子心理師徐婧英

1、

“語文考試回回都在140分以上,作文隨手一寫就逼近滿分”,對大多數孩子來說,想都不敢想。

但是,對一些語文牛娃來說,已是家常便飯了……,這些語文成績140+的高考狀元透露,正是因爲從小酷愛閱讀、廣泛閱讀,日積月累,語文閱讀和作文幾乎得滿分,成了贏家。

觀察這幾年高考試題的變化,可以發現,教育部對語文考覈的標準逐年提高。

死記硬背、臨時抱佛腳“假閱讀”的孩子,在未來小升初考試、中考、高考中,根本無法拿到滿意的分數。

閱讀要趁早,要從娃娃抓起!

2、

“徐老師,很多人說培養閱讀習慣要趁早,我家娃2歲,該怎樣培養好的閱讀習慣呢?”

想讓孩子早早愛上閱讀,千萬別嚴肅教條、冷冰冰地強求,只會讓孩子反感、排斥、不喜歡。下面這三個步驟、八個方法不妨一試:

第一步:培養閱讀興趣

閱讀不是一天兩天的事,是應該持續一生的良好習慣,“生活即教育”,家長要從長計議,潛移默化中,培養孩子的閱讀興趣。

1、引發孩子對閱讀的嚮往

生活中,遇到什麼問題,家長要學會這樣對孩子說:“媽媽(爸爸)也不大清楚,我要找書看看”,或者,孩子問什麼問題,如果回答不上來,也可以直接告訴孩子,然後一起找書來看。

這樣做,就是讓孩子明白,書籍能提供知識,不懂不會的,看書就能找到答案。

2、讓孩子體會看書的好處

比如,做了一道好喫的菜,可以告訴孩子,“這就是在菜譜書學來的,才做的這麼好喫”,讓孩子體會到,看書對方方面面都會有好處,生活會更便利。

3、讓孩子享受看書的樂趣

比如,週末假期,可以和孩子說,“媽媽有一本書,特別喜歡,特別想看。一直沒時間,終於休息了,終於可以看了,太高興了”。

相信,媽媽期待、歡快的表情,孩子一定會感受到看書是件非常美好、非常開心的事。

這些,可運用到生活的點點滴滴,通過經常、反覆的滲透,引發孩子的閱讀興趣和渴望。

而這,只是第一步。

第二步,建立一個讀書角,讓孩子有自己的讀書小天地

一個屋角,一張小書桌,哪怕一塊小毯子,放上幾本書,告訴孩子,這是專門給你準備的、只屬於你的小書屋。

讓孩子感到,閱讀是非常重要、值得專門對待、應該受尊重的事,躲進自己的小天地,不受打擾,安心讀書。

孩子的讀書小天地

讀書小角落

利用窗邊一角

小小讀書角

第三步:閱讀指導不應多

指導孩子閱讀,家長要注意這四點:

1、先讓孩子自己看

不用擔心孩子小,看不懂,哪怕一兩歲的孩子,家長完全可以選擇大圖書或者繪本,隨意擺放,方便孩子隨時拿起就讀。

不要一上來就陪孩子看,給孩子讀,要相信孩子的理解力。

一般來說,一歲左右的孩子,只需建立書的概念,知道可以拿來看就好,不要強求一定看懂、弄明白。

2、孩子看不懂時,要耐心講解

孩子看不懂,詢問父母時,一定要耐心,不要急躁、不耐煩。父母回答的耐心程度、動作表情,會影響孩子的讀書熱情和閱讀體驗的。

3、給孩子讀故事,不要全說完

陪孩子看書講故事,不要從前到後,完全講下來,可以讓孩子猜一猜結尾,尤其在精彩之處,父母可以藉口忙,讓孩子自己往下看。

急於瞭解情節發展,孩子常常迫不及待去閱讀,這樣,閱讀的自主性被激發,慢慢地,孩子反倒覺得父母講故事,沒有自己看的快,不再讓父母陪,獨立閱讀能力也漸漸培養起來。

可愛的小學生在圖書館看書

4、孩子閱讀時,不要打擾,不要過多要求

除非有特別的事,父母最好不要打擾孩子閱讀,更不要要求孩子一邊看,一邊講給你聽,這樣最不利於孩子集中注意力。

只要孩子在看書,無論多長時間,都不要打擾,孩子能夠提高專注力,全部心思用來做一件事,這對日後學習,也非常有好處。

而且 ,除非一些極度不良的姿勢:比如,躺、臥、趴看書,要制止,其它的,像坐得不夠端正、後背沒有挺直,都不要糾正,讓孩子放鬆下來,完全沉浸在書本的海洋中,感受到無窮的樂趣。

親子心理師徐婧英 :一個九年級男孩的媽媽 國家二級心理諮詢師 2016、2017年搜狐母嬰最受歡迎自媒體 《心理育兒》雜誌專欄作者 大V店、有書、娃娃等多家平臺特邀家庭教育主播 資深媒體人 中國新聞一等獎獲得者 歡迎關注,可以免費諮詢哦!

查看原文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