炎炎夏日,空调成为解暑利器。空调虽好,却也有着潜在的隐患,如果长期处在空调房中,免疫力就会下降。有些人白天在空调下工作,晚上睡觉还开着空调,久而久之,“空调病”就不请自到了。

“空调病”大多表现为感冒流鼻涕、食欲不振、头痛、关节酸痛等。不少老年朋友因一时贪凉将空调温度调得很低,时间久了,就会眼睛发涩、皮肤发干。而且在密闭的空调环境下办公,二氧化碳累积、氧含量不足、水汽含量不足会致使脑部供氧不足,鼻黏膜干燥。那如何预防“空调病”呢?

首先要保持室内温度,

最好控制在26℃左右

,其次还得多多照顾身体易发病部位。下面就给大家提供四个小方法。

1.多揉揉鼻子

室内外温差过大会使我们的鼻黏膜变得敏感,鼻腔免疫力降低,有可能引发鼻炎。鼻子周围有许多穴位,对鼻翼进行按摩可促进血液循环,缓解鼻炎。在按摩时,双手用拇指沿鼻翼上下揉鼻50次,可以预防感冒、呼吸道感染等疾病。当然也可以在室内安装加湿器,提高室内湿度,改善鼻黏膜干燥的不适感。

2.多动动脖子

如果长期在空调房内伏案工作而坐姿又不正确,很容易引起脊椎不适,进而出现颈部僵直,肩膀僵硬,上肢麻木的症状。这时候可以做一下颈部环绕运动,转一转脖子,能有效改善头晕、头疼、大脑供氧不足等问题。要注意的是,运动时保持适当的速度和力度,不可用力过猛、过快。还要注意在工作的时候保持正确的坐姿,调整好电脑屏幕的角度。

3.多捶捶肩膀

肩膀长时间在冷环境中会酸痛不适,这个时候可以适当捶捶肩膀,但是力道不可过重,时间不可过久。平时可找人帮忙,捶打左右肩膀30-40次,揉捏肩膀3-5分钟,再用空心拳捶背。还可以采用肩膀后扩法,将肩膀的两端往后扩,轮回舒展放松肩膀肌肉。

4.多踮踮脚尖

空调房里空气不流通可能会让人萎靡不振,踮脚尖可以促进人体血液循环,为身体各处带去养分并带走代谢废物,有益于新陈代谢,缓解疲乏。在坐着时,保持大腿与地面平行,双手放在腿上,每次踮30-50次,速度自我调节。还可在房间内站起来踮着脚走几圈,每圈30-50步,但要注意室内环境,避免站立不稳而摔倒。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