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灿烂海滩原创作品,严禁转载)

  《水浒传》中的青面兽杨志,家世显赫,是三代将门之后、五候杨令公之孙。自己早年曾担任朝廷制使,因失陷花石畏罪潜逃,后来来到东京行贿,企图重新回到官场,结果被高俅一通责骂,不但跑官不成,还因为怒杀牛二被刺配大名府。

  大名府留守司梁中书对杨志的赏识,使其终于摆脱了犯人的身份,成了军中提辖,负责秘密押送生辰纲。谁知杨志的运气太差,生辰纲在郓城黄泥冈被晁盖、吴用所劫。杨志走投无路,只能与鲁智深、曹正在二龙山做起了山大王,最终又来到梁山,成为一百零八将的一员,后来在征讨方腊期间病故于杭州。

  在两宋之交时期,还真有一位历史人物叫做杨志,不过他并非所谓“三代将门之后、五候杨令公之孙”。据《靖康小雅》记载,这位杨志是位被朝廷招安的强盗,书中称其为“巨寇”,可见当时在北宋的名气。

  据《宋会要》第一百七十五册记载,大宋宣和四年(公元1122年),童贯被授予陕西、河东、河北路宣抚使,率军十五万戍边,名将种师道负责统率东路大军,杨志便是其手下的一位先锋官。

  另据《三朝北盟会编》卷六记载,同年六月,童贯来到河间府,分雄州、广信军为东西路,“以种师道总东路之兵,屯白沟……赵明、杨志将选锋军。”

  到了大宋靖康元年(公元1126年),金军统帅完颜宗翰率部进攻太原,名将种师中率部救援,杨志归属种师中调派并负责进攻孟县。在这场战斗中,宋军进展缓慢,“焦安节败于团栢,冀景败于交城,杨志败于孟县,解潜败于南关……”(见《三朝北盟会编》),唯有种师中所部取得一定战绩。

  据《靖康小雅》中介绍,种师中曾与杨志、姚古等将领商议,一旦种师中所部进至榆次一带,杨志等人便率兵与之会合。但当伤亡惨重的种师中拿下榆次后,杨志等人却因畏敌而“不战,由间道径归”。种师中陷入金军重围,被迫撤退至杀熊岭一带,再度遭到金军围困。最终种师中这位大宋名将身边仅剩一百多名将士,拼死抵抗,血染疆场,为国捐躯。与其说种师中是死于金军手下,还不如说是杨志的畏敌不战害死了种师中。

  不过,此战过后,杨志并未受到朝廷的追究。据李刚《梁溪全集》中记载,在榆次之战后,杨志又出现在光定战场,与金军展开激战,并立下战功。但至于此后杨志的事迹却再无踪迹。

  据著名学者何心及余嘉锡考证,这位巨寇出身的杨志便是《水浒传》中青面兽杨志的历史原型。

  参考书籍:《宋会要》、《三朝北盟会编》、《靖康小雅》、《梁溪全集》、《水浒传》、《水浒研究》

查看原文 >>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