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豬佩奇商標遭搶注事件引發了輿論廣泛關注,其實類似的案例很多,商標搶注也不是近兩年纔有的事,事實上已經成爲了一門“生意”。

“商標搶注怎麼能成爲一門‘生意’呢?”中華商標協會法律部副主任張靜玉感嘆說:“商標法的立法目的本是保護商標專用權,促使生產、經營者保證商品和服務質量,維護商標信譽,是爲了國家經濟健康有序發展。而當前國內惡意搶注現象非常普遍,問題嚴峻。”

企業不得已“山寨”自己的商標

“商標惡意註冊,是指違背誠實信用原則,以攫取或不正當利用他人市場聲譽,損害他人在先權益,或者以侵佔公共資源爲目的的商標註冊行爲。”張靜玉說,“搶注國內外知名商標、商號、名人姓名的,同一主體囤積幾百枚甚至幾千枚商標,不使用、待價而沽的,搶注者‘賊喊捉賊’惡意維權的,不一而足。”

惡意註冊情況嚴重,許多企業的應對顯得有些哭笑不得而又無可奈何——它們不得不多類別甚至全類別“山寨”自己的商標以“防禦”。

在前段時間的拼多多“山寨”品牌事件中,創維發佈品牌維權聲明,指責拼多多平臺所售創維先鋒、創維雲視TV、創維e家等,涉嫌假冒。而如果查詢一下,會發現許多知名企業已未雨綢繆。比如,小米公司把“大米”“蝦米”“玉米”“爆米花”“黑米”“米粉”全部註冊了,阿里巴巴名下也有“阿里叔叔”“阿里爺爺”“阿里奶奶”“阿里寶寶”“阿里哥哥”等“阿里一家子”。

“儘管註冊防禦性商標在保障企業權益方面作用明顯,但也存在困局。”張靜玉指出,“防禦商標以‘保護’爲目的,使用的可能性很低,因此面臨‘撤三’風險。”

張靜玉說的“撤三”,指的是根據商標法第49條規定,沒有正當理由連續三年不使用的,任何單位或者個人可以向商標局申請撤銷該註冊商標。也就是說,即使企業註冊了防禦性商標,如果三年裏沒有使用它們,後續可能面臨被撤銷的風險。而實踐中,爲規避“撤三”風險,一些企業又被迫每三年再申請一次。如此循環往復,商標申請量逐年膨脹,商標異議申請、無效申請和行政訴訟逐年大增,造成了對社會資源的浪費。

搶注商標成爲發財致富的途徑

“搶注人最愛‘傍名牌’。”北京中聞律師事務所合夥人、知識產權律師趙虎告訴記者,有些搶注者瞄準知名的商標,會在其沒有註冊的品類上進行搶注。名人姓名也是“重災區”。今年世界盃期間,新秀姆巴佩的名字就成爲商標搶注的目標。據媒體報道,7月1日~7日,在中國商標網上申請註冊“姆巴佩”或“姆巴佩MBAPPE”商標的就已達138個。註冊該類商標的企業五花八門,有肥料公司、馬場、網吧,甚至是鞋廠。

“一些惡意搶注者對知名的商標就改一個字,或者在其前後加數字,然後進行廣撒網式註冊申請,批量‘碰瓷’。還有一些商標搶注人發現境外有些知名品牌尚未進入中國,就會迅速搶注他們的海外商標。”廣東深圳深南律師事務所律師張愛東說。

張愛東代理過惡意搶注行爲導致的商標侵權和不正當競爭案件。在他看來,“對於職業商標搶注人來說,商標搶注快,來錢也快,他們覺得有利可圖。而違法成本往往非常低,即使搶註失敗,也沒有較爲嚴厲的法律懲罰。”

據瞭解,註冊一個類別的商標,費用只要1000多元,而轉讓價格可達數百萬元。

商標惡意註冊已經成爲一門生意,許多機構以此牟利。中華商標協會每年都會舉辦商標代理案例評選。張靜玉發現,這些年報送上來的案例大都是惡意搶注商標的案例。

“一些人或機構把搶注商標當成一種發財致富的途徑,甚至還有人開講座將商標說成一種投資工具,鼓勵大家惡意註冊、轉讓牟利。”張靜玉曾在網上看到,某地一商標事務所所長鼓勵“商標投資,轉讓獲利”,她對此感到難以理解。

對惡意搶注行爲重拳出擊

商標法第32條規定,申請商標註冊不得損害他人現有的在先權利,也不得以不正當手段搶先註冊他人已經使用並有一定影響的商標。這一條被認爲是爲了維護誠實信用原則,制止惡意搶注的行爲,是對商標註冊制度的有效補充。

不過,張愛東在代理案件中發現一些困境。有些權利意識淡泊的商家雖然已經使用商標了,但沒有及時註冊,被別人搶注。

“我們在辦商標案件時有一句話:惡意壓倒一切。”趙虎表示,如果商標是惡意取得的,比如其有搶註記錄或者名下有多個商標的,法院在判決的時候會傾向於判定該商標無效。

國家工商總局商標局相關負責人曾表示,面對商標惡意註冊行爲日趨規模化、專業化的形勢,商標局通過優化審查分文流程,對典型惡意申請類型及相關案例進行梳理、彙總。在審查環節,對認定具有明顯的主觀惡意的商標申請從嚴審查,主動予以駁回。

鏈接

我國企業商標也屢屢被國外搶注

不只是國內搶注傍國際大牌,國外也搶注了我國很多企業商標域名,其中不乏老字號。

據不完全統計,我國曾有超過80個商標在印度尼西亞被搶注,有近100個商標在日本被搶注,有近200個商標在澳大利亞被搶注。目前世界上大多數國家都採取“註冊在先”的原則,即誰先在該國註冊商標,誰就擁有商標的專用權並得到該國的法律保護。

聯想“Legend”商標

2001年,聯想開始全球化發展步伐,卻發現聯想的英文名legend在全球竟被100多家公司註冊過商標,行業遍及娛樂、汽車等等。據傳,聯想試着在歐洲買了兩個回來,但很快發現,要和全球100多家公司去談、去買接近天方夜譚。2003年4月28日,聯想宣佈花費巨資更換“Legend”爲“lenovo”。

王致和

2006年7月,王致和集團擬在30多個國家進行商標註冊時,發現“王致和”腐乳、調味品、銷售服務等三類商標,已被一家名叫歐凱的德籍公司於2006年3月在德國註冊。而歐凱公司申請的商標標識與王致和集團產品使用的商標標識一模一樣。歐凱公司是柏林一家主要經營中國商品的超市,其員工全部是華人。調查發現,歐凱公司還曾搶注過“白家”、“洽洽”、“老乾媽”、“今麥郎”等衆多知名商標。

狗不理

天津著名老字號“狗不理”的商標曾在日本遭搶注,歷時10餘年的不懈努力,經過多次的談判與交涉,天津狗不理集團有限公司最終在2007年9月拿回了遭搶注的兩個“狗不理”商標。至此,在海外漂泊多年的“狗不理”商標終於回家了,這是我國老字號企業在海外維權成功的經典案例。

文章來源:三湘都市報

登報雲平臺是一個針對企業的便民在線平臺,平臺不提供服務,只打造服務的標準及提供信息的交互。目前,登報雲平臺已開放:自助登報、企業刻章、商標註冊3大功能版塊。

查看原文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