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虓

兩會期間,有一個關鍵詞,受到廣大關注,這就是供給側結構性改革。什麼叫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就是從提高供給質量出發,用改革的辦法推進結構調整,矯正要素配置扭曲,擴大有效供給,提高供給結構對需求變化的適應性和靈活性,更好滿足廣大需要。

供給側結構性改革中的重要任務,就是減少無效供給,增加有效供給。這樣才能解決產能過剩,庫存過重的局面。購買馬桶蓋,中國人要去日本;購買化妝品,中國人要去韓國。這說明需求在,而供給是無效的。

對於白酒行業也是如此。五糧液集團公司董事長唐橋表示,抓住年輕人的市場,白酒纔有未來。年輕消費羣體的培育,將爲白酒消費埋下未來增長的伏筆。年輕人有社交,年輕人也有酒局,這說明需求一直在,而白酒卻沒有抓住他們,對於年輕消費羣體而言,這樣的供給就是無效供給。

白酒的消費結構問題

之前有調查表示,62%的消費人羣對於酒類產品具有抗拒心理,或者根本不喜歡飲用酒類產品,而在剩餘的喜歡飲酒或者有飲酒習慣的38%的人羣中,86%的年輕人的第一選擇不會是白酒,而是啤酒、葡萄酒、洋酒等等。

另外,2013年,中國白酒消費者年齡分佈調研數據顯示:現在中國白酒消費70後佔40%,80後、90後佔26%,50後佔34%,白酒主要消費羣體平均年齡39歲。有關大衆性快消飲品的消費者結構一般呈拋物線狀,即25-44 歲社會主流消費者的佔比最高,45 歲之後,隨着年齡的上升,消費逐漸下降。而白酒的消費者結構,在年齡層面卻偏離這種規律,並且白酒的重度消費者(每天至少喝1次白酒)中,53%重度消費者的年齡在45歲以上,只有47%的人年齡在45歲以下。說明白酒在消費層面存在嚴重的年齡結構性問題,存在斷層的危險。

這個年輕的消費羣體的能量有多大?目前中國的80後大約有2.8億人。加上90後部分已經踏入工作崗位的羣體,這個年輕人隊伍接近4億人,背後隱藏的消費能力無疑巨大的。於此同時,我們應該看到,這個羣體基本上都出生在國家改革開放之後,成長於社會價值觀和行爲方式的重大轉型期,過着比他們的父輩相對富足的物質精神生活,這當中出現了爲數不少的“富二代”,其消費自由度大大高於已有的社會尺度。

爲什麼年輕人不喝白酒?

消費者對於一款產品的不認可,肯定要在消費心理上去找原因,而消費心理應該包括兩方面的內容,消費者的引導問題和消費者自身的排斥心理,站在企業的角度來看,就是一個主觀能動問題,一個客觀現實問題。

首先,在消費者的引導問題方面。分爲兩個層面,第一,由於上個世紀的歷史原因和體制問題,白酒企業大都存在“企業本位”的意識,對於消費市場的變化,消費者的心理需求沒有過多的重視,以至於近來,對於消費羣體的結構的問題敏感度不夠,沒有及時針對消費者年齡結構問題及時規劃。第二,傳統白酒企業,仍然滯後於老一代白酒消費者心理需求的情境之中,通俗講,就是儘可能去滿足消費者的“面子”訴求,而80、90後的消費者更注重個性。每一代的消費羣體的心理需求點是不同的,企業沒有去及時掉頭滿足新的訴求點。由此而引發的,就是傳統白酒企業主要圍繞“老工藝”“老年份”“老文化”等方面進行挖掘,產品包裝注重“高大上”,給消費者以高價值感,高威嚴感,高尊貴感而存在。在品牌落腳點上,注重歷史和文化,習慣於抱古人名人的腳,一貫正統的品牌形象,讓年輕消費羣體很難接觸,由於一位梳着羊角胡的“老古董”碰上了“潮男靚女”,沒有心靈共振,沒有溝通,在所難免。

其次,消費者自身的排斥心理。白酒是精神和物質的結合體,賦予精神的灌輸和味覺、觸覺等全面的刺激,所以在消費者的排斥心理方面,必然包含兩方面的內容。第一,文化歸屬感;第二,體驗享受感。

對於第一個方面,大部分的年輕人,都見慣了父輩划拳猜枚酒氣熏天的樣子,這種兒時記憶的場景根深蒂固,年輕消費羣體認爲白酒的飲用形象不佳,有年輕消費者甚至言稱,相比動輒成百上千的茅臺酒,在它們年輕人的心裏面還不如百塊錢的長城、張裕來的有情調。最近,比較流行的一句話是,主要看氣質,白酒的氣質在哪裏?在年輕人看來,相比於啤酒喝葡萄酒這樣的洋氣的迫來品而言,白酒的印象是自家的,土氣的,給人的感覺不夠時尚,不適合年輕人,沒有文化歸屬感。

第二個方面,體驗享受感,沒有人喜歡花錢買罪受,食品和飲料類的產品更是如此,在當下的社會中,消費者的消費理念發生變化,以年輕消費羣體爲代表,他們購買商品更多的是基於一種享受。對於白酒而言,年輕的消費者認爲,一口高濃度的白酒下肚,帶來的最直接的感受就是燒嘴、燒喉、燒肚子,接着可能就是會頭暈或者頭痛,然後就可能醉倒。在有千千萬萬種飲料可以選擇的情況下,我爲什麼一定要折磨自己呀!啤酒和紅酒都好喝很多,這也是許多不愛喝白酒的年輕人的真實感受。這種消費只有受罪,沒有享受;口感只有辛辣,沒有品鑑;喝酒只有買醉,沒有娛樂的現實情況也是白酒面臨的很重要的問題。

白酒如何挽留年輕消費羣體?

如今,白酒行業面對消費年齡結構性問題,面對“消費者爲王”的時代,爲了能夠將白酒延續下去,爲了重現白酒行業的輝煌,年輕消費羣體是白酒行業不可迴避,不可拖延,不可僥倖的問題。白酒怎樣才能抓住年輕消費者?讓年輕人喝上白酒?

河南省酒業協會會長熊玉亮曾強調,面對潛力巨大的年輕人市場,酒企要做的不是立馬跟風推產品,而應該在產品推出之前花工夫認真細緻地研究年輕人的興趣和需求,花大力氣研究廣告傳播和營銷渠道。只有看清需求,生產出多變、新奇、時尚的白酒才能真正贏得年輕人的青睞。如何賦予白酒全新的文化理念和產品價值觀,使之與現代人的生活方式、消費理念順利接軌,是白酒產業的使命和責任。

正如熊玉亮會長上述所言,白酒年輕化是一個系統的創新工程,不是簡單的改變包裝,改善口感等單一層面的改良。筆者認爲應該包含一下幾個維度的轉變:

文化方面。80後、90後出生在一個相對開放的年代,崇尚個性和自由的屬性烙印在心裏,除了在物質上受到海外產品的誘惑之外,更重要的是在思想上和文化上受到外國文化的衝擊,尤其是歐美、日韓文化。這一類文化,正好迎合年輕消費羣體,現代,自由,個性的心理,並且讓他們感覺和祖輩和周圍的環境與衆不同。中國白酒作爲中國土生土長的酒類,雖然應該固守一些傳統的文化特徵和符號,但是面對時代的變遷,應該以符合當代人的形象出現。芝華士,創立於1801年;1870年,人頭馬才作爲品牌標誌出現在消費視野。這些世界蒸餾酒品牌他們同樣具有百年的歷史,但是無論在瓶形還是廣告層面,都具有現代的風格,極富後現代主義的設計理念,從而打動新生代消費羣體。

文化所包含的一個重要方面就是飲酒文化,無論啤酒、葡萄酒也好,白蘭地、威士忌也好,它們的飲酒文化非常的豐富,形象非常的好。而中國白酒的飲用文化相比而言沒有那麼高雅,其實,對於飲酒文化而言,中國古代的酒禮繁多,應該能夠顯示出更多的儒雅之風,但是沒有很好的保留,應該以現代的形式重新演繹起來。另外,有人說,喝白酒就是喝交情,這確實是一個問題,但酒作爲人情世故的順滑劑本身無可厚非,而需要改變的是飲酒文化中對於酒體本身的輕視,應該更多一分品鑑,品味的內涵。

提到品味,那麼白酒在口味層面,有幾個方面需要轉變,首先,降度是必要的,相比50-60度的白酒而言,35-40度的白酒在口感上明顯得到改善,減少很多辛辣和刺激的感覺。另外,醇和,任何蒸餾酒都講求醇和,醇和就代表着舒適度,讓消費者感覺更加的柔順,易於下嚥。對於飲酒形式方面,可以效仿西方蒸餾酒的方式方法,雖然中國白酒提倡的“香”的概念,“香”也確實是白酒的靈魂所在,但威士忌、白蘭地,對於一中酒體而言,同樣注重品味香的層次和內涵,所以白酒也是一樣,混調飲用也應該得到提倡。

白酒飲用方式的豐富,這就能夠擴大消費的場合。部分年輕消費羣體,認爲之所以不大習慣與飲用白酒,是因爲喝白酒的場合太過正式,相比其他的酒種而言,飲用的場合和範圍較爲狹窄。而白酒混調飲用之後,增加了飲用白酒的自由度,進而豐富了消費場景。

宣傳渠道方面。年輕的消費羣體更多的信息來源在於移動互聯層面,在廣告宣傳方面,應該積極與年輕消費羣體的生活相結合,去在他們關心關注的事物上面做文章。在網絡空間生活的年輕消費羣體,他們習慣了通過百度、微博以及微信等獲取自己想獲得的信息,並實現對比性消費。因此,推廣適合年輕消費羣體的白酒是一定要選擇好傳播媒體,這樣才能做到事半功倍。在內容方面,需要利用年輕消費羣體的話語體系進行溝通,用他們喜聞樂見的形式呈現,無論是廣告、活動以及其他的宣傳形式上,一定要體現出互動性、參與性、娛樂性。

另一方面是購買渠道方面,年輕消費羣體是電商渠道的主要用戶人羣,他們樂於利用網絡消費,直接、簡單、自由,所以企業應該打造互聯網產品,或者強化互聯網渠道的打造。

作者簡介:李虓,發酵工程碩士,酒類、食品類研究者,《國家名酒評論》編輯,行業觀察評論員,釀酒師,科普作家,媒體《酒食風》(微信公衆號:jiushi-feng)顧問。聯繫微信/qq 1693204970。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