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者按:最近,幾首經典古詩的今讀問題引起了社會的普遍關注和討論,這既顯示了經典作品在人們心目中的地位,也顯示了音義學在語文生活中的作用。音義學中,變調構詞是一個重要的問題,在詩歌鑑賞與研究中卻常被忽視。因此,本次我們推送北京大學孫玉文教授《變調構詞研究和詩歌的鑑賞與研究》一文,以饗讀者。該文對古詩中涉及變調構詞問題的諸多實例進行了討論,爲便於讀者閱讀、查找,小編對其中的49例標紅示之。

變調構詞研究和詩歌的鑑賞與研究

孫玉文

文學是語言的藝術。一方面,沒有語言,就不可能有文學。另一方面,我們欣賞文學作品,把握其思想內容和它的其他藝術形式,必須從語言入手。有時候,人們強調:在解決文學作品中某一個疑難字詞的時候,要注意上下文的語境,包括作品的思想內容。這並不能證明理解文學作品,先理解內容,後理解語言。道理很簡單:人們說通過作品的思想內容理解疑難字詞時,這個業已存在的“思想內容”是從作品的語言獲得的,只是上下文中某一個或某一些疑難字詞人們還不懂得,需要結合已從語言形式中獲取的思想內容中進一步解決這些疑難問題。歸根結底,還是通過語言形式把握其形式特點及其思想內容。在詩歌的理解、欣賞方面也是如此。下面討論變調構詞在詩律的學習和研究中的作用。

何謂變調構詞

變調構詞隸屬於音變構詞。音變構詞,通過基礎詞音節中音素的變化構造意義有聯繫的新詞。依漢語音節聲、韻、調三要素,音變構詞可以分爲變聲構詞、變韻構詞、變調構詞三種簡單的類型。還有的音變構詞涉及聲、韻、調中兩種以上音素的變化,這是更復雜的類型。

變聲構詞。通過基礎詞音節中聲母的變化構造意義有聯繫的新詞。例如“臭”,尺救切(上古昌母幽部長入),氣味;許救切(上古曉母幽部長入),用鼻子嗅氣味。“畜”,醜六切(上古透母覺部短入),積蓄財物;許竹切(上古曉母覺部短入),用聚積的財物畜養人。“朝”,陟遙切(上古端母宵部平聲),早晨;“潮”,直遙切(上古定母宵部平聲),早上漲的潮水。這些配對詞剛產生時,其韻母和聲調都相同,只是聲母有別。

變韻構詞。通過基礎詞音節中韻母的變化構造意義有聯繫的新詞。例如“行”,戶庚切(二等字,上古陽部平聲),道路;胡郎切(一等字,上古陽部平聲),行列。“獲”,胡麥切(二等字,上古鐸部短入),獵獲;“獲”,胡郭切(一等字,上古鐸部短入),收割穀物。“謀”,莫浮切(三等字,上古之部平聲),謀劃,商量辦法;“媒”,莫杯切(一等字,上古之部平聲),說合婚姻的人。這些配對詞剛產生時,其聲母和聲調都相同,只是韻母有別。

變調構詞。通過基礎詞音節中聲調的變化構造意義有聯繫的新詞。例如“文”,平聲,花紋;去聲,文飾。“研”,平聲,研磨;“硯”,去聲,研磨的文具,硯臺。“好”,上聲,善,美好;去聲,愛好。“秉”,上聲,握,拿;“柄”,去聲,器物的手握處。“率”,入聲(上古短入),率領,統率;去聲(上古長入),統領的人,即統帥,元帥。這些配對詞剛產生時,其聲母和韻母都相同,只是聲調有別。

複雜的類型。通過音節中聲韻調三要素的兩種或三種要素的變化構造意義有聯繫的新詞。例如“長”,直良切(上古定母陽部平聲),兩端之間距離大;知丈切(上古端母陽部上聲),生長,長長了。這組配對詞韻母相同,但聲母和聲調有別。“食”,乘力切(上古船母職部短入),食物;詳吏切(上古邪母之部去聲),意思是飯。這組配對詞聲韻調都有差別。

變調構詞是漢語口語的反映。例如“燒”,平聲,燃燒;去聲有兩個意思“彩霞”和“野火”。不但平聲一讀來自口語,去聲一讀也來自口語。例如元稹《竹部(石首縣界)》:“科首霜斷蓬,枯形燒餘木。”其中“燒”下原注:“去聲。”這是“野火”義。許棠《青山晚望》:“風移殘燒遠,帆帶夕陽遙。”這是五言律詩,其中“風移殘燒遠”平仄類型是“平平平仄仄”,第四個字“燒”必須是仄聲。司空曙《送李嘉佑正字括圖書兼往揚州覲省》:“晚燒平蕪外,朝陽迭浪來。”這也是五言律詩,其中“晚燒平蕪外”平仄類型是“仄仄平平仄”,第二個字“燒”必須是仄聲。這是“彩霞”義。溫端政《忻州方言志》(47頁)第三章《同音字表》所列忻州諺語“早燒雨,晚燒晴”,晉語有諺語:“早燒不出門,夜燒一場空。”唐詩的用例和現代方言都證明“燒”的去聲音義有口語基礎。

上古漢語已有變調構詞。請參看拙著《漢語變調構詞研究》(增訂本)。這裏只舉一個例子。例如“思”。《楚辭》“思”入韻5次,作“思考;思念”講4次,葉平聲(或平上通押),《湘君》葉“來,斯(‘吹參差兮誰思’)”,《山鬼》葉“狸,旗,思(‘折芳馨兮遺所思’),來”,《抽思》葉“思(‘靈遙思兮’),媒”,《惜往日》葉“時,疑,娭,治,之,否,期,思(‘遠遷臣而弗思’),之,尤,之”;作“愁思”講1次,葉去聲,《九辯》葉“思(‘蓄怨兮積思’),事”。兩漢“思”葉平聲的例很多,不備舉;作“愁思”講9次,皆葉去聲,《漢書·敘傳》“試,吏,異,思(‘民有餘思’)”,劉向《遠逝》葉“識,思(‘少須臾而釋思’)”,李尤《圍棋銘》葉“憶,思(‘詩人幽憶,感物則思’)”,馬融《琴賦》葉“志,置,思(‘懷閔抱思’)”,東方朔《七諫·怨世》葉“久,色,侍,菜,志,識,代,志,置,侍,思(‘心悼怵而耄思’),事”,闕名《王純碑》葉“胄,茂,究,謀,備,囗,使,異,囗,囗,壽,思(‘縉紳凡百,孰不哀思’)”,闕名《北海相景君碑陰》葉“吏,思(‘慎終追遠,諒闇沈思’),備,就,究,既,志,意,佑”,《易林·夬之無妄》葉“代,思(‘長勞悲思’)”,《屯之渙》葉“去,思(‘獨居愁思’)”。古書用例表明“思”在先秦兩漢是平去別義的。

變調構詞按字形上的反映來看,可分兩種。(一)寫成不同漢字的配對詞,例如“研:硯”。(二)寫成同一個漢字的配對詞,例如“好”,上聲,善,美;去聲,愛好,喜歡。前一種,因爲寫成不同的漢字,人們在面對詩律時,一般不會引起混淆。跟詩律有直接關係的是第二種。

學習和研究詩律爲什麼要關注變調構詞

詩律是詩的格律,具體指詩、賦、詞、曲等關於字數、句數、對偶、平仄、押韻等方面的格式和規定。詩律中,平仄、押韻都和字的聲調密切相關。

變調構詞從上古到中古漢語中大量存在,很多變調構詞的配對詞今天都消失了,這在滋生詞中表現尤甚。聲調作爲一種音位,用來區分字義。平仄也好,押韻也好,都按照字義來遣詞造句。不同的字義有時跟不同聲調的字音相配合。不關注它,就會影響對古體詩歌的理解、欣賞和寫作。

詩、賦常常是同一聲調的字在一起押韻,很多詞都是同聲調的字互押。這必然會涉及音變構詞的問題。此外,關於詞:(一)有些是平仄互押。所謂平仄互押,絕非隨意相押,而是規定某處用平,某處用仄。與此直接相關的是平聲跟非平聲轉換構詞的配對詞,例如“燒”。(二)上去通押。有些字除了上去聲之外,還有平聲讀音,這也需要了解變調構詞。

近體詩、詞、曲是講平仄的。講平仄,必然涉及變調構詞問題。因爲有的變調構詞屬於平聲和非平聲的語音轉換。

常常可以看到,在研究詩律時,有人沒有注意變調構詞,結果出現兩種問題:一,本來是同調相押,結果處理成異調相押;二,本來某字在上下文中是符合平仄的,結果以爲不合平仄。如果聯繫上下文的詞義來看,由於沒有注意到變調構詞,有時會造成上下文詞義理解失誤,影響或嚴重影響了對古詩的正確理解。爲了使問題的討論更集中,本文只討論詩和詞的格律。

舉例說明變調構詞研究在詩律學習和研究中的作用

郭芹納先生曾撰《詩律與校勘》一文,談到了藉助平仄格律和詩韻知識對古代詩歌進行校勘、整理的作用,很有意義。這裏從押韻和平仄兩個方面,繼續舉例探討變調構詞研究在詩律學習和研究中的作用。

(一)押韻方面

1 幫助判斷韻腳字的正誤。例如:《全唐詩》卷一六二李白《天馬歌》:“伯樂翦拂中道遺,少盡其力老棄之。願逢田子方,惻然爲我悲。雖有玉山禾,不能療苦飢。嚴霜五月凋桂枝,伏櫪銜冤摧兩眉。請君贖獻穆天子,猶堪弄影舞瑤池。”其中,“悲”下原注:“一作思。”李白詩的原文到底是作“悲”還是“思”?這就要注意“思”和“悲”的讀音了。“悲”自古至今都是平聲。上文已說,“思”讀平聲,意思是“思考、思念”,讀去聲,有名詞用法,義爲“思緒,心緒,情懷”,也有動詞用法,義爲“傷感,悲愁”。李白這首詩,無論做“思”還是“悲”,都是“傷感,悲愁”的意思,但是全詩押平聲,不押去聲。因此原文應該是“悲”。

2 幫助確定韻腳字的字義。例如:《文選》卷二九《古詩十九首》之一“行行重行行”:“行行重行行,與君生別離。相去萬餘里,各在天一涯。道路阻且長,會面安可期。胡馬依北風,越鳥巢南枝。相去日已遠,衣帶日已緩。浮雲蔽白日,遊子不顧反。思君令人老,歲月忽已晚。棄捐勿複道,努力加餐飯。”“餐飯”是何意?這就要考慮“飯”的音義了。“飯”有上去二讀。讀上聲,意思是喫飯;讀去聲,意思是煮熟的穀類食物。古人“餐飯”連用,大都是“喫飯”的意思,動詞。《後漢書·循吏列傳》:“(任誕)每時行縣,輒使慰勉孝子,就餐飯之。” 這裏“餐飯”顯然爲動詞。李賢注:“飯音扶晚反。”宋本《玉篇》食部:“飯,扶晚切,餐飯也。又符萬切,食也。”《廣韻》上聲扶晚切“飯”下注:“飯,餐飯。”都拿“餐飯”去解釋動詞用法,表明“餐飯”原來就是動詞。“行行重行行”中“餐飯”也沒有逸出這一用法,“飯”跟“遠、緩、反、晚”等上聲字相押,正說明它是動詞用法。“加”是副詞,更。加餐飯,字面意思是多喫飯,寓意人多保重身體。《漢語大詞典》“餐飯”條釋義:“飯食。”並且舉“行行重行行”爲例,未安。另舉《魏書·崔光傳》崔光上表諫靈太后頻幸王公第宅中“致時飢渴,餐飯不贍”爲例。這一例可作“飯食”講,如果是這樣的話,這兩個“餐飯”應該分開,一爲動詞,“行行重行行”可爲例;一爲名詞,《魏書·崔光傳》可爲例。

3 幫助確定近體詩中末字爲非韻腳字的字義。近體詩押韻的規律是:每一詩句的末一字,入韻的必須是平聲字,不入韻的必須是仄聲字。偶數句必須入韻;除第一句可入韻可不入韻,其他的奇數句一定不入韻。因此,一個有平仄兩種聲調的字,當它處在韻腳字的位置上時,一定取平聲讀音;當它是非韻腳字的末一字時,一定取仄聲讀音。例如“論”有平去二讀,平聲,議論,評論,研究,是動詞用法;去聲,對人和事所作的評論,是名詞用法。我們舉兩個對比的例子來看變調構詞能幫助確定末字爲非韻腳字的字義。杜甫的七律《詠懷古蹟》五首之一:“羣山萬壑赴荊門,生長明妃尚有村。一去紫臺連朔漠,獨留青冢向黃昏。畫圖省識春風面,環佩空歸月夜魂。千載琵琶作胡語,分明怨恨曲中論。”其中“論”處在韻腳字的位置上,必爲平聲,意思是議論,動詞,“曲中論”等於說在曲中表達出來。而柳宗元的七律《同劉二十八哭呂衡州(指呂溫,衡州刺史),兼寄江陵李、元二侍御》:“衡嶽新摧天柱峯,士林憔悴泣相逢。只令文字傳青簡,不使功名上景鍾。三畝空留懸磬室,九原猶寄若堂封。遙想荊州人物論,幾回中夜惜元龍。”這裏“論”不入韻,因此是仄聲,義當爲對人和事所作的評論,是名詞。

4 幫助確定押韻的格式。例如:《詩·周頌·閔予小子》:“念茲皇祖,降至庭止。維予小子,夙夜敬止。”這裏“庭、敬”相押。它們到底是平去相押,還是去聲自押?這裏的“庭”通“廷”,意思是朝廷。《漢書·匡衡傳》引此詩作“念我皇祖,陟降廷止”,顏師古注:“鬼神上下,臨其朝廷。”從變調構詞的角度看,“庭”是原始詞,堂前之地,院子,廳堂,平聲;“廷”是滋生詞,朝廷,君王佈施政令、接受朝見的地方,去聲,後來纔讀平聲。因此“庭、敬”是去聲自押。再如唐張籍《徵西將》:“黃沙北風起,半夜又翻營。戰馬雪中宿,探人冰上行。深山旗未展,陰磧鼓無聲。幾道徵西將,同收碎葉城。”這裏“一三五”句仄聲,非韻腳字。“二四六”句平聲,韻腳字。“將”只能是仄聲。因此,這是一首律詩,“幾道徵西將”一句不入韻。這是比較容易理解的例子。

5 幫助確定韻腳字和非韻腳字正確的讀音。先看一個簡單的例子。杜牧《沈下賢》:“斯人清唱何人和,草徑苔蕪不可尋。一夕小敷山下夢,水如環佩月如襟。”這裏“和”去聲,跟着唱,今天要讀hè。

再談一個讀音有分歧意見的例子。“睡覺”古代是“睡醒”的意思。白居易《長恨歌》:“雲髻半偏新睡覺,花冠不整下堂來。”有人說這個“覺”要讀jué,有人說要讀jiào。這裏只說中古時代“睡覺”的“覺”讀什麼。顯然讀去聲。覺,覺醒,覺悟,古嶽切,入聲;睡醒,古孝切,去聲。睡覺的“覺”字既是“睡醒”的意思,從詞義上講,應是去聲。事實也如此,《花間集》張泌《柳枝》“膩粉瓊妝”下片葉“覺(‘倚着雲屏新睡覺’),笑”,《全宋詞》中“睡覺”的“覺”都葉蕭豪部,不葉鐸覺部,也就是說,“睡覺”的“覺”讀去聲,不讀入聲。柳永《西江月》“鳳額繡簾高卷”上片葉“搖,梢,覺(‘春睡厭厭難覺’)”,下片葉“醪,朝,了”,歐陽修《漁家傲》“四月芳林何悄悄”上片葉“悄,小,宨,笑,老”,下片葉“覺(‘宿酒半醒新睡覺’),曉,抱,晀,草”,《定風波》“把酒花前欲問伊”下片葉“覺(‘何事碧窗新睡覺’),照”,毛滂《踏莎行·正月五日定空寺觀梅》上片葉“草,到,笑”,下片葉“覺(‘雲房睡覺’),小,少”,《蝶戀花·戊寅秋寒秀亭觀梅》上片葉“少,耗,到,小”,下片葉“了,好,覺(‘喚起玉兒嬌睡覺’),曉”。因此,上述韻腳字中的“覺”應讀去聲。當然,《長恨歌》的“睡覺”的“覺”不是韻腳字,也讀去聲。

(二)平仄方面

1 幫助判斷詩中字的正誤。陸龜蒙《奉和襲美題達上人藥圃二首之二》:“從今直到清秋日,又有香苗幾番齊。”根據平仄要求,這裏“番”必爲仄聲。“番”有仄聲讀法嗎?有,下面幾例可證。杜甫《三絕句》之三:“無數春筍滿林生,柴門密掩斷人行。會須上番看成竹,客至從嗔不出迎。”這是絕句,“上番”意思是初番,頭回。“會須上番看成竹”的平仄是:平平仄仄平平仄。“番”必須是仄聲。仇兆鰲注:“《杜臆》:‘種竹家初番出者壯大,養以成竹,後出漸小,則取食之。’趙注:‘上番,乃川語。’”《九家集註杜詩》:“趙雲:蜀人於竹言上番則成竹。又曰:上筤筍下番則不成竹。”《全唐詩》卷二二七原注:“番,去聲。”元稹《賦得春雪映早梅》:“飛舞先春雪,因依上番梅。”原詩是排律,這裏引的是開頭兩句。“因依上番梅”的平仄是:平平仄仄平。“番”必須是仄聲。蘇轍《欒城集》卷十一《次韻毛君燒松花》六絕之三:“松老香氣多自嚴,餘煙勃鬱透疏奩。須臾過盡惟灰在,借問誰收一番炎。”這是一首絕句,“借問誰收一番炎”的平仄是:仄仄平平仄仄平。這裏“番”也只能是仄聲。結合杜甫《三絕句》的古注可知,“番”作“回,次”講讀去聲,是“川語”。上面陸龜蒙的詩,《全唐詩》卷六二五原注:“番,一作畚,筐也。”當爲後人不明“番”有去聲讀法而改。

2 幫助確定平仄格式中具體字的字義。例如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川》:“城闕輔三秦,風煙望五津。與君離別意,同是宦遊人。海內存知己,天涯若比鄰。無爲在歧路,兒女共沾巾。”這裏“無爲”的“爲”只能是平聲。“無爲在歧路”的平仄是:平平平仄仄。“爲”只能是平聲,所以不能作“因爲”講,只能作“作爲”講。“無爲”即不要作出(某種樣子),後面的“在歧路,兒女共沾巾”是它的賓語。李白《塞下曲》六首之一:“五月天山雪,無花只有寒。笛中聞折柳,春色未曾看。曉戰隨金鼓,宵眠抱玉鞍。願將腰下劍,直爲斬樓蘭。”這裏“直爲斬樓蘭”的平仄是:仄仄仄平平。 李商隱《覽古》:“莫恃金湯忽太平,草閒霜露古今情。空湖赬壤真何益,欲舉黃旗竟未成。長樂瓦飛隨水逝,景陽鍾墮失天明。回頭一吊箕山客,始信逃堯不爲名。”這裏“始信逃堯不爲名”的平仄是:仄仄平平仄仄平。這兩處的“爲”只能是去聲,爲了。

再如王建《贈李愬僕射詩》二首之一:“和雪翻營一夜行,神旗凍定馬無聲。遙看火號連營赤,知是先鋒已上城。”這裏“遙看火號連營赤”的平仄是:平平仄仄平平仄。“號”只能是仄聲,“火號”,作爲信號的火把。

再如杜牧《邊上聞笳》三首之一:“何處吹笳薄暮天,塞垣高鳥沒狼煙。遊人一聽頭堪白,蘇武爭禁十九年。”這裏“聽”去聲。“蘇武爭禁十九年”的平仄是:仄仄平平仄仄平。“禁”只能是平聲。“禁”,禁受,忍受,經得起,平聲;禁止,拘禁,去聲。“禁”作“禁止,拘禁”講原來讀平聲,讀去聲的意思是“禁令”。南北朝時代,作“禁止,拘禁”的“禁”也讀成了去聲。但是做“禁受,忍受,經得起”的“禁”一直保持平聲讀法。“爭禁”的“禁”既然讀平聲,就不可能是“拘禁”的意思,只能是“禁受,忍受,經得起”的意思。“爭禁”,怎麼禁受得了。

再如唐李商隱《無題》:“相見時難別亦難,東風無力百花殘。春蠶到死絲方盡,蠟炬成灰淚始幹。曉鏡但愁雲鬢改,夜吟應覺月光寒。蓬山此去無多路,青鳥殷勤爲探看。”這裏“探”是仄聲。“青鳥殷勤爲探看”的平仄是:仄仄平平仄仄平。“探”,摸取,探尋,平聲;探察,探望,刺探,去聲。因此,“探看”的意思只能是探望。

3 幫助判別既有釋義的是非。例如唐李商隱《錦瑟》詩:“錦瑟無端五十弦,一弦一柱思華年。莊生曉夢迷蝴蝶,望帝春心託杜鵑。滄海月明珠有淚,藍田日暖玉生煙。此情可待成追憶,只是當時已惘然。”這是一首首句爲仄起平收的七言律詩。有人曾指出,此詩格律謹嚴。的確如此。首聯對句“一弦一柱思華年”的平仄是:平平仄仄仄平平。“思華年”的“思”只能是仄聲。有人將“思華年”理解爲追憶美好年華,未安,因爲“思”作“思念”講是平聲。這種類型的詩句中,句末連用三個平聲,就成了“三平調”。這是近體詩的大忌。因此“思”不能理解爲讀平聲作“思念”講的“思”。這個“思”既然讀仄聲,又帶有賓語“華年”,則只能作“傷感”講,“思華年”意思是爲美好年華逝去而傷感。郭在貽《古代漢語詞義札記(一)》“哀思”條,已指出“思”有“悲、哀、憂、傷”的意思,甚是,惜未指出此義讀去聲。

再如杜甫《春望》:“國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感時花濺淚,恨別鳥驚心。烽火連三月,家書抵萬金。白頭搔更短,渾欲不勝簪。”這裏“勝”只能是平聲,能禁受。這個例子好理解。比較難理解的是下面的例子。韓愈《早春呈水部張十八員外二首》之一:“天街小雨潤如酥,草色遙看近卻無。最是一年春好處,絕勝煙柳滿皇都。”有人將這個“勝”理解爲勝過,超過。但是“勝過,超過”的“勝”是去聲。這裏“絕勝煙柳滿皇都”的平仄是:平平仄仄仄平平。“勝”字只能是平聲。這個“勝”讀平聲,明代袁子讓已注意到了,他在《字學元元》卷七《古人押用之例》中說:“後唐宋人祖此,皆有押用,或平押仄,或仄押平……‘勝’讀如升,如‘見人忘卻道勝常’,‘絕勝煙柳滿皇都’是也。”因此,這裏“勝”當理解爲能禁受,相稱,相當;上下文中指比得上,配得上。“絕勝煙柳滿皇都”意思是早春的景色完全比得上煙柳滿皇都時的景色。

再如杜牧《寄揚州韓綽判官》:“青山隱隱水遙遙,秋盡江南草木雕。二十四橋明月夜,玉人何處教吹簫。”這是一首七言絕句,也是千古傳頌的名篇。其中的“教”有人理解爲讓,使。但是“教”作“讓,使”講唐宋時代讀平聲。例證如,王昌齡《出塞》二首之一:“秦時明月漢時關,萬里長征人未還。但使龍城飛將在,不教胡馬度陰山。”其中“不教胡馬度陰山”平仄是:平平仄仄仄平平。“教”是動詞,但只能是平聲。羅隱《金錢花》:“佔得佳名繞樹芳,依依相伴向秋光。若教此物堪收貯,應被豪門盡劚將。”其中“若教此物堪收貯”的平仄是:平平仄仄平平仄。“教”只能是平聲。韓偓《草書屏風》:“何處一屏風,分明懷素蹤。雖多塵色染,猶見墨痕濃。怪石奔秋澗,寒藤掛古松。若教臨水畔,字字恐成龍。”其中“若教臨水畔”的平仄是:平平平仄仄。“教”只能是平聲。“玉人何處教吹簫”的平仄是:平平仄仄仄平平。如果“教”作“讓,使”講,那麼讀平聲,句末就成了“三平調”。因此,根據變調構詞的規律,這個“教”應當理解爲教化,指教。“玉人何處教吹簫”意思是你在哪裏指教美人吹簫呢。這樣一理解,杜牧的原意就清楚的表達出來的:“教”的去聲讀法是個莊重的詞兒,作者在想象韓綽狎妓的場合用這個詞,帶有戲謔的口吻,表明他跟韓綽彼此熟稔,關係親密,也意在寬慰老友放鬆悲秋的情緒,對老友的關愛之情也就洋溢在這輕鬆的口吻中了。

4 幫助確定平仄的格式。例如:衛象《古詞》:“鵲血雕弓溫未乾,鷿鵜新淬劍光寒。遼東老將鬢成雪,猶向旄頭夜夜看。”這裏“遼東老將鬢成雪”平仄是:平平仄仄平平仄。“將”只能是仄聲(名詞)。盧綸《張僕射塞下曲》六首之一:“月黑雁飛高,單于夜遁逃。欲將輕騎逐,大雪滿弓刀。”這裏“欲將輕騎逐”平仄是:平平平仄仄。“將”只能是平聲,“騎”只能是仄聲(名詞)。杜甫《恨別》:“洛城一別四千裏,胡騎長驅五六年。草木變衰行劍外,兵戈阻絕老江邊。思家步月清宵立,憶弟看雲白日眠。問道河陽近乘勝,司徒急爲破幽燕。”這裏“胡騎長驅五六年”平仄是:仄仄平平仄仄平。“騎”只能是仄聲。這都容易理解。杜甫《散愁》二首之二:“聞道幷州鎮,尚書訓士齊。幾時通薊北,當日報關西。戀闕丹心破,沾衣皓首啼。老魂招不得,歸路恐長迷。”這裏“尚書訓士齊”平仄是:平平仄仄平。“尚”只能是平聲,讀cháng(今讀shàng)。《廣韻》市羊切:“尚,尚書,官名。”

某些平仄類型中,有的字可平可仄。但是具體詩句或詞句的用字中,那些可平可仄的地方字調必然是平,或是仄,不可能是既平又仄。從求真的要求來說,我們該刨根問底。只有按照具體詩詞中平仄的具體情況進行分析,我們才能知道唐宋時代的詩人詞人對可平可仄的類型的具體選擇趨向。例如李白《菩薩蠻》:“平林漠漠煙如織,寒山一帶傷心碧。暝色入高樓,有人樓上愁。玉階空佇立,宿鳥歸飛急。何處是歸程,長亭連短亭。”這裏“暝色入高樓”的平仄是:仄仄仄平平。“暝”可平可仄。但是它是“冥”的滋生詞,在詞中是“夜”的意思,只能讀去聲。《廣韻》“暝”讀莫經切,意思是“晦暝也”;作“夕也”講纔讀莫定切。因此,“暝色入高樓”真正的平仄是:仄仄仄平平。

5 幫助確定平仄格式中正確的讀音。例如杜荀鶴《題所居村舍》:“家隨兵盡屋空存,稅額寧容減一分。衣食旋營猶可過,賦輸長急不堪聞。蠶無夏織桑充寨,田廢春耕犢勞軍。如此數州誰會得,殺民將盡更邀勳。”這裏“田廢春耕犢勞軍”的平仄是:仄仄平平仄仄平。“勞”只能是仄聲,因此當讀lào。

6 幫助確定上下文中是否有對仗及對仗的具體方式。例如杜甫《題張氏隱居》二首之一:“春山無伴獨相求,伐木丁丁山更幽。澗道餘寒歷冰雪,石門斜日到林丘。不貪夜識金銀氣,遠害朝看麋鹿遊。乘興杳然迷出處,對君疑是泛虛舟。仇兆鰲《杜詩詳註》“冰”下注:“去聲。”又曰:“冰雪,猶言凍雪,冰讀去聲。”這是一首七律,“澗道餘寒歷冰雪”的平仄是:仄仄平平仄仄仄。第五個字本來是可平可仄的,可是仇氏卻注成仄聲,可見不是平仄的需要。這裏之所以注成去聲,是因爲“澗道餘寒歷冰雪,石門斜日到林丘”形成對仗。“林丘”是定中結構,意思是有樹林的山丘,“冰雪”也必須是定中結構。“冰”屬變調構詞,水在零度或零度以下結的固體,名詞,平聲;結冰,凝結,動詞,去聲。如果“冰雪”的“冰”讀平聲,“冰雪”就是名詞性的並列結構;如果讀去聲,“冰雪”就是一個定中結構,意思是凍雪。因此瞭解到“冰”的滋生詞詞義爲“凝結”,就能幫助判定詩中的“冰雪”跟“林丘”是定中結構跟定中結構形成對仗。

關於“讀從平聲,義從去聲”

古代的詩歌押韻有這樣一種規律:“讀從平聲,義從去聲”,或者:“讀從去聲,義從平聲”。例如杜甫《陪李金吾花下飲》:“細草偏稱坐,香醪懶再沽。”仇兆鰲注“稱”:“義從去聲,讀用平聲。”其中“細草偏稱坐”的平仄是:仄仄平平仄。“稱”只能是平聲。但是“稱”作“相稱”講,“稱坐”即宜坐。而“相稱”的“稱”是去聲。這句詩採用去聲的詞義,而採用平聲的讀音,所以說是“義從去聲,讀用平聲”。(孫玉文按:程悅同志將“細草偏稱坐”校勘爲“細草稱偏坐”,見告:“細草偏稱坐”的“偏”仇兆鰲沒有注音,應該是平聲。那麼“細草偏稱坐”平仄是“仄仄平仄仄”,這種句式一般下文要第三字變平聲相救,但是下文沒有救(“懶”上聲),因此仇兆鰲要解釋成“讀從平聲義從去聲”。根據異文“稱偏坐”【仇氏以異文爲非】,一方面平仄變爲“仄仄仄平仄”,可以救,也存在少量不救的情況,格式上過得去;另一方面對仗符合。)

可見所謂“讀從平聲,義從去聲”,是指上下文中用A聲調,卻按B調的字義來理解;或者用B聲調,卻按A調的字義來理解。

我們要注意:有些本來不是“讀從平聲,義從去聲”,有人卻註上“讀從平聲,義從去聲”,這是後人對具體字的古代音義之別了解不夠所致。例如“重”字。杜甫《奉濟驛重送嚴公四韻》:“遠送從此別,青山空復情。幾時杯重把,昨夜月同行。”仇兆鰲給詩題“重”注音:“平聲。”給“杯重把”的“重”注音:“義從平聲,讀從去聲。”又《懷錦水居止》二首之一:“天險終難立,柴門豈重過。”仇兆鰲給“重”注音:“義從平聲,讀從去聲。”《課少豎鋤斫舍北果林枝蔓,荒穢淨訖移牀》三首之二:“吟詩重回首,隨意葛巾低。”仇兆鰲給“重”注音:“義從平聲,讀從去聲。”上面的“重”都是用作副詞,意思是重新,再。這個用法原來讀去聲,不讀平聲。“重”平去二讀的發展線索是:原始詞,平聲,重疊。滋生詞,去聲,增加,加上;虛化爲副詞,重新,再。近代以後,“重”作“重新,再”講又讀成了平聲。仇兆鰲是清代人,那時候,作“重新,再”講的“重”已經讀成了平聲。他不知道這個“重”本讀去聲,拿後代的音義配合習慣去範圍古代,結果有“義從平聲,讀從去聲”之語。

學術界對某些變調構詞的字樣還沒有完全研究清楚,但是有些具體問題已經提出來了。這是可喜的進步。例如“思”字,原始詞讀平聲,意思是“思考,想問題”和“想念”。滋生詞讀去聲,原來大家都知道它的名詞義“心緒,情懷”,不知道去聲讀法還有一個動詞的意思“傷感,悲愁”。但是郭芹納先生《“思”字異讀之例外的時代補說》敏銳地觀察到唐詩中有一些“思”“是動詞卻作仄聲”。這是重要的發現。他舉出“思”作動詞讀去聲的用例有以下13例。結合“思”讀去聲有“傷感,悲愁”的意思,我認爲這13例的“思”大都應作“傷感,悲愁”講,以爲郭先生論文之補充。這裏對“思”處在非仄不可的位置上的8例重新作一番分析:(1)張九齡《同綦毋學士月夜聞雁》:“月思關山笛,風號流水琴。”結合上下文可知,這裏的意思是月亮使笛聲傷感,晚風使琴聲悲號。(2)杜甫《哭韋大夫之晉》:“南過駭蒼卒,北思悄聯綿。”這裏“北思”可以理解爲因想起了以前在北方的聚首而傷感。(3)杜甫《釋悶》:“天子亦應厭奔走,羣公固合思昇平。”這裏“思昇平”意思是爲昇平之日的逝去而傷感。(4)杜甫《暮登四安寺鐘樓寄裴十迪》:“知君苦思緣詩瘦,太向交遊萬事慵。”這裏“苦思”即愁苦。李白《戲贈杜甫詩》:“借問年來何瘦生?只爲從前作詩苦。”這裏“苦”相當於“苦思”。(5)劉禹錫《酬令狐相公親仁郭家花下即事見寄》:“一吟相思曲,惆悵江南春。”這裏“一吟相思曲”按一般的平仄格式是“平平平仄仄”,其中第一字,第三字可平可仄。“相思”作平平居多,這裏是平仄,“思”只能理解爲思念。這一例纔算“義從平聲,讀從去聲”。(6)劉禹錫《秋夕不寐寄樂天》:“螢飛過池影,蛩思繞階聲。”這裏“蛩思”可以理解爲蟋蟀傷感;是擬人手法。(7)劉庭綺《銅雀臺》:“即今西望猶堪思,況復當時歌舞人。”這裏“堪思”就是可悲。(8)冷朝陽試帖詩《立春》:“梅花將柳色,偏思越鄉人。”這裏“思越鄉人”可以理解爲“使越鄉人傷感”。

郭先生還注意到,“當‘思’字處在句中一、三、五的位置時,其平仄本可以不論,然而舊時的詩家卻往往予以強調”。郭先生舉的5例是:(1)杜甫《雨晴》:“天路看殊俗,秋江思殺人。”仇兆鰲《杜詩詳註》“思”注成去聲,其實這裏“思殺人”就是“愁殺人”。(2)杜甫《江月》:“江月光於水,高樓思殺人。”仇氏也注成去聲。這裏“思殺人”仍然是“愁殺人”的意思。我認爲詩家之所以把這些“思”注成去聲,正說明他們懂得“思”在上下文中應該理解爲“傷感,悲愁”。(3)孟浩然《涼州詞》二首之二:“坐看今夜關山月,思殺邊城遊俠兒。”這裏“思殺”就是十分悲愁的意思。(4)獨孤及《答李滁州題庭前石竹花見寄》:“遊蜂憐色好,思婦感年摧。”這裏“思婦”意思是傷感的婦人。(5)宋鼎《酬故人還山》:“思鳥吟高樹,游魚戲淺沙。”這裏“思鳥”即“悲鳥”。通過對郭芹納先生舉出的“思”讀去聲作動詞講的用例的分析,更可以說明,唐代詩人仍然把“思”的“傷感,悲愁”義讀成去聲。

古詩押韻和平仄格式中,絕大多數都是“音義契合”的,只有極少的部分是所謂的“讀從平聲,義從去聲”。王力先生《漢語詩律學》談到“聲調的辨別”,花很大篇幅講四聲別義(也即“變調構詞”),如果音義一般不契合,在研究詩律學的著作中辨別四聲別義就沒有價值。可見王力先生注意到了近體詩中一般是音義契合的。爲什麼古人創作詩詞時能音義契合?理由很簡單:無論是押韻還是平仄,都必須建立在語言事實的基礎上,作家不可能創造語言。不同的音和不同的義結合在一起,這是一個語言事實。古人創作詩詞當然不能離開這樣的語言事實。

後人所謂“讀從平聲,義從去聲”,這除了對變調構詞有誤解,還有幾種情況,也是導致人們作出“讀從平聲,義從去聲”之論的原因:(1)語音的變化。顧況《李供奉彈箜篌歌》“重(‘實可重’)”作“重視”講,本讀上聲,卻跟“弄,送”等去聲字相押;權德輿《送陸太祝赴湖南幕同用送字》葉“重(‘定緣賓禮重’),送,夢”,韓愈《人日城南登高》葉“弄,凍,用,從,共,送,葑,縱,傯,重(‘幽尋寧止重’)”,孟郊《送從弟郢東歸》葉“夢,重(‘貧別愁更重’),動,共”,李賀《春懷引》葉“洞,重(‘柳結濃煙花帶重’),鳳,凍,送”,“重”都是作“重量大”講,本讀上聲,卻讀成了去聲。這是因爲唐代中晚期全濁上聲變成了去聲。(2)表達的需要。王維《鹿柴》:“空山不見人,但聞人語響。返景入深林,復照青苔上。”這裏“上”作“上面”講本讀去聲,卻跟上聲“響”相押。(3)破讀的消失。例如“廷”:杜甫《登樓》:“花近高樓傷客心,萬方多難此登臨。錦江春色來天地,玉壘浮雲變古今。北極朝廷終不改,西山盜寇莫相侵。可憐後主還祠廟,日暮聊爲梁甫吟。這裡“北極朝廷終不改”的平仄是:仄仄平平平仄仄。“廷”處在非平不可的位置上。“廷”作“朝廷”講本讀去聲,南北朝時期開始讀成了平聲,杜詩也用作平聲。(4)方音問題。例如“棲”。王駕《社日》:“鵝湖山下稻粱肥,豚柵雞棲半掩扉。桑柘影斜春社散,家家扶得醉人歸。”這裏“豚柵雞棲半掩扉”的平仄是:仄仄平平仄仄平。“棲”只能是平聲。但是根據《箋註本切韻》(伯3696)、《王仁昫刊謬補缺切韻二》、《裴務齊正字本刊謬補缺切韻》、《唐韻殘卷》(蔣斧印本)、《廣韻》、《集韻》,“棲”作“鳥類棲息於林木;棲息,止息”講讀平聲,作“雞窩,雞棲息的地方”講讀去聲,王駕的“棲”作“雞窩”講,卻讀平聲,這可以考慮用方音來解釋。其實,這裏真正的“讀從平聲,義從去聲”,只有第二種纔算,其它都不能算“讀從平聲,義從去聲”。

無論如何,古代詩歌的押韻確實存在着“讀從平聲,義從去聲”或者“讀從去聲,義從平聲”這樣一種現象,但是這是例外現象,不是主流,更主要的押韻規律是:當一個字“兩聲各義”時,常常是讀A調時取A調的字義,讀B調時取B調的字義。這裏有一個原則:理解上下文中某字的字義,應該音義結合。只有碰到上下文中押A調,而按照A調的字義講不通時,纔可以按B調的字義來理解;或者押B調,而按照B調的字義講不通時,纔可以按A調的字義來理解。也就是說,“讀從平聲,義從去聲”或“讀從去聲,義從平聲”這一種解釋只有在“讀從平聲,義從平聲”或“讀從去聲,義從去聲”的規律不起作用時,才發揮效能。我們在解釋古代詩歌的用韻或平仄格式時,應該將變調構詞的音義結合關係真正弄清楚,根據音義契合的原則去理解古書。當一個具有變調構詞的字,根據音義契合的原則在上下文中真正講不通並且講得不對時,纔可以考慮作出“讀從平聲,義從去聲”這樣的解釋。

這裏提到了“講不通並且講得不對”的問題。之所以提出這個問題,是考慮到有人可能會想:對於有些變調構詞的字,不一定要按它的本來讀音去解釋,上下文中似乎也能講得通。這就牽涉到“講得通”和“講得對”的問題。講得通不一定講得對。我們理解古人的作品的用字,不能滿足於“講得通”,只滿足於講得通,而不管講得對不對,這就不符合求真務實的科學精神。把上下文的字義講對了,也就必然把字義講通了;所以科學的做法是,既要把上下文的字義講通,又要把它講對。

參考文獻

1 郭芹納:《詩律》,商務印書館,2004;《詩律與校勘》,載《中國語言學》(第一輯),山東教育出版社,2008;郭芹納《“思”字異讀之例外的時代補說》,載《古漢語研究》2007年第3期

2 郭在貽:《古代漢語詞義札記(一)》,載《郭在貽文集》(第一卷),中華書局,2002

3 魯國堯:《論宋詞韻及其與金元詞韻的比較》,載《魯國堯語言學論文集》,江蘇教育出版社,2003

4 孫玉文:《語詞札記十則》,載《語言學論叢》(第二十一輯),商務印書館,1998;《談李商隱〈錦瑟〉詩中“思華年”的“思”》,載《書品》2000年第6期,中華書局;《從音義結合的角度訓釋唐詩幾個語句中的詞義》,載《民俗典籍文字研究》(第四集),商務印書館,2007;《漢語變調構詞研究》(增訂本),商務印書館,2007

5 王力:《漢語詩律學》,上海教育出版社,1958

附記:本文初稿寫成後,蒙郭芹納、邵永海先生提出寶貴的修改意見,謹致謝忱。

本文發表在《中國訓詁學報》第2輯,商務印書館,2013年。

編輯:陳同學,Ausic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