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赵匡胤为了统一国家,“一榻之外,岂容他人酣睡”,于是与其弟赵光义和宰相赵普日夜斟酌,彻夜长谈,由于当时辽国国力强盛,南唐经过李璟(李昪死后继位),李璟嗜好诗词,不懂治理国家,听信谗言出兵闽南,楚江地区吃了败仗,后来又遭后周三次袭击,到了李煜继位时,南唐国力渐弱,已是江河日下了,赵匡胤与诸臣定下了“先南后北”统一中国的策略,后来证明这种策略是成功的,接着,宋灭后蜀,南汉。或许正如有句话说的“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每个人对李煜的了解不同,有的人知道“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的千古名句,却不知道李煜,也更不可能知道他是一个皇帝,是为南唐后主,宋灭南唐后被软禁在汴京,被辱为“违命侯”。

提起李煜,你会想到什么?千古词帝?违命侯?或许正如有句话说的“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每个人对李煜的了解不同,有的人知道“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的千古名句,却不知道李煜,也更不可能知道他是一个皇帝,是为南唐后主,宋灭南唐后被软禁在汴京,被辱为“违命侯”。

南唐后主李煜

李煜虽然是个短命君王,政治上毫无建树,也无心政事,更不会考虑当时的南唐已经摇摇欲坠,李煜却在诗词歌赋上有浓厚的兴趣和极高的天赋,在宋代词赋的地位不容小觑。诗人郭麟有评论这样说“做个才子真绝代,可怜薄命做君王”,这个评论经典,恰如其分的概括了李煜的成就,位置的重要性和选择的关键性不言而喻,在合适的位置做兴趣之事成就才会变得无限可能,

南唐是十国之一的李昪公元937年灭吴所建,由于李昪鼓励生产,治理有方,劝课农桑,实行与民休息的政策,南唐国力不断强大,一直以长江为界,金陵(在今江苏南京),成为当时江南大国,宋太祖赵匡胤建立北宋以后,国家并不统一,割据政权并存,除了北宋,同时存在的还有北汉,吴越,后蜀,南汉,南唐,南平等7个最主要的割据政权,

赵匡胤,北宋的建立者,是为宋太祖

赵匡胤为了统一国家,“一榻之外,岂容他人酣睡”,于是与其弟赵光义和宰相赵普日夜斟酌,彻夜长谈,由于当时辽国国力强盛,南唐经过李璟(李昪死后继位),李璟嗜好诗词,不懂治理国家,听信谗言出兵闽南,楚江地区吃了败仗,后来又遭后周三次袭击,到了李煜继位时,南唐国力渐弱,已是江河日下了,赵匡胤与诸臣定下了“先南后北”统一中国的策略,后来证明这种策略是成功的,接着,宋灭后蜀,南汉。直逼南唐,

南唐和吴越地图

李煜通晓音律,喜爱歌舞,尤擅诗词,他根本无暇顾及朝政,当宋灭南汉时,他上表宋太祖赵匡胤,主动要求去掉国号,自称“江南国主”,并且俯首称臣,贡献宝物财物,但是这对于想统一中国的赵匡胤来说只是一个手段,稳住南唐,实行分化瓦解才是他所想要的终极目标。

公元974年,宋太祖召李煜入朝,李煜因害怕被杀称病未去,于是宋太祖就以“倔强不朝”的罪名对南唐进攻,南唐兵力薄弱,缺乏防备,大批士兵阵前投降,更有甚者为了归顺北宋,在长江边为宋兵搭浮桥,宋兵利用浮桥大举过江,包围金陵,此时李煜龟缩在金陵城还不问战事,只顾自己享乐,

五代十国形势图

此次战事的结果可想而知,李煜被围困后,无奈派遣徐铉去求情,一年以后,宋兵攻克金陵,李煜被抓,据说当时李煜被抓时,还在写长短句,正写到“樱桃落尽”一阙。李煜被押回汴京软禁起来,还被辱为“违命侯”,开始了三年的阶下囚生活,

从一国之君到任人宰割的阶下囚,李煜的心理落差肯定一落千丈,往日的锦衣玉食,如今已是过往云烟,只能备尝寄人篱下的亡国之痛。或许是感慨无限,也或许是看够了人间沧桑,看到自己的昏庸无能带来的苦果,李煜在他42岁生日时,写下了那首传唱千古的词——《虞美人》

词的原文是这样的:春花秋月何时了,往事知多少,小楼昨夜又东风,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雕栏玉砌应犹在,只是朱颜改。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李煜的这首词表达了对故土的思念和亡国的悲痛,更多的作为阶下囚和亡国之君的愁绪和感慨无处释放,但是引起了赵匡胤的不满,赵匡胤赐了一杯毒酒将李煜毒死,

纵观李煜的一生,有软弱,有昏庸,也有纵情和悲情的惨淡生活,和他父亲李璟一样嗜好诗词歌赋,却不擅长治国理政,这是无心还是无能?如果不是一国之君,在诗词界必定会有一席之地,

正如诗人郭麟所说“做个才子真绝代,可怜薄命做君王”,位置选择同样至关重要!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