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艋舺》是2010年上映的一部臺灣電影,雖然導演鈕承澤想一再強調自己拍的是一部青春動作片,但是不可否認,電影裏有很多的幫派故事是從真實事件中受到的啓發,揭祕了臺灣幫派的發展史。

《艋舺》受真實故事啓發,揭祕了臺灣歷史上三大幫派的爭鬥史

臺灣最有標誌性的幫派就是“竹聯幫”、“四海幫”和“天道盟”。1949年,國民黨政府在內戰中潰敗,不少江湖大佬離開大陸,但多半逃至香港,來臺的人數不多,也沒有形成勢力。因此在遷臺初期,各地江湖生態基本維持“小諸侯”各據一方的局面。200萬外省人移入,對臺灣黑道的影響,反而是在50年代中期之後出現,而且主角不是大人,是一羣當時十幾、二十來歲的大孩子。

《艋舺》受真實故事啓發,揭祕了臺灣歷史上三大幫派的爭鬥史

正如電影中所展現的,在艋舺爲代表的一些繁華的商業區,這裏的地理位置就像香港的廟街一樣,是城市中最早的街區鬧市。從日據時期開始,日本人利用黑幫勢力鞏固殖民統治,臺灣的很多本土青年組成的幫派組織在這時壯大起來,本省掛的幫派繼承日本浪人的文化,本地“角頭”(黑幫大哥)間互不侵犯。

《艋舺》受真實故事啓發,揭祕了臺灣歷史上三大幫派的爭鬥史

竹聯幫與四海幫是所謂“外省掛”幫派的標誌性兩大勢力,都是在1950年代類似於“太子黨”逐漸成立起的幫派,其中成員多半是外省籍的眷村子弟。早期的竹聯幫和四海幫,還只能算是不良少年打架鬥毆的性質,當時臺灣的警察局設有“少年隊”,被少年隊抓到的不良少年,免不了一頓體罰,但很多人也被勸入正途,有些更投身軍旅。到了五六十年代的臺灣,更多的外省家庭因爲父親在軍中,導致孩子缺乏管教,加上眷村生活的羣居背景,於是這些大男生傾向於抱團以免被人欺負,或者去欺負別人,久而久之外省掛的幫派組織規模越來越大。

《艋舺》受真實故事啓發,揭祕了臺灣歷史上三大幫派的爭鬥史

除了外省掛和本省掛,還有一類人叫“縱貫線”。縱貫線本來是臺灣鐵路局對中部和西部貫穿全島的鐵路幹線的稱呼,在黑幫話語裏,卻指的是那些實力強大到不受地域和角頭幫派限制,黑白兩道都要另眼相看的大哥。近些年“縱貫線”這個詞被用濫了,變成凡是在縱貫線鐵路沿線地區活躍的黑幫老大,不論江湖地位高低,都自稱“縱貫線大哥”。

查看原文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