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皇上成了俘虜,宮中羣龍無首必然有人要興風作浪,這個時候大臣于謙站出來了,他認爲宮中不能沒有領導,所以他決定立一個新皇上,這個人就是朱祁鎮的弟弟,朱祁鈺。這種事情在後來的明英宗朱祁鎮身上也發生過,朱祁鎮這個皇帝說壞其實也不壞,只能說奸臣的影響太大了,造成朱祁鎮走了歪路,最後殺了大忠臣于謙。

在我國古代歷史上,明朝在開國皇帝朱元璋的領導下,是繼漢唐之後又一個太平盛世。不過就算是再好的朝代,也不可能只有功,沒有過。關於明朝的爭議其實也非常多。就像第一任皇帝朱元璋,雖然他對國家認真負責,造福百姓,但是他的猜忌多疑也是出了名的,因爲對所有人都不信任,在退位之前還殺了很多開國功臣。這種事情在後來的明英宗朱祁鎮身上也發生過,朱祁鎮這個皇帝說壞其實也不壞,只能說奸臣的影響太大了,造成朱祁鎮走了歪路,最後殺了大忠臣于謙。

垂簾聽政的太后去世後,朱祁鎮終於等到自己親政,他摩拳擦掌準備幹一番大事業。結果事業沒做成,反而因爲聽信小人的讒言,把自己給弄坑裏了。他在太監王振的慫恿下,御駕親征發動了“土木堡之變”,卻被瓦次人俘虜。皇上成了俘虜,宮中羣龍無首必然有人要興風作浪,這個時候大臣于謙站出來了,他認爲宮中不能沒有領導,所以他決定立一個新皇上,這個人就是朱祁鎮的弟弟,朱祁鈺。當時贊同票多於反對票,於是這事就成了,“臨時”皇帝朱祁鈺坐上了龍椅。

沒想到,朱祁鎮失去皇帝光環後,瓦刺人覺得他沒有用了,竟然又將他放回來了。朱祁鎮回來一看,竟然擅自將我的皇位拱手讓人了,當時就有些不爽。但是朱祁鈺不僅不願意讓位,還將原皇帝朱祁鎮給軟禁起來了。但這並沒有解決真正的問題,因爲實權還是掌握在朱祁鎮手中,而且朱祁鈺的兒子被立爲太子不久後,也死了。所以朱祁鈺病重後,在石亨、徐有貞等人的慫恿下,朱祁鎮發動了“奪門之變”,又重新坐上了皇位。

這個時候,于謙的立場就比較尷尬了。當初他將朱祁鎮從皇位上換下來,如今朱祁鎮又重新上位,他還能說什麼呢,只怕是百口莫辯了。其實當時很多人都清楚,于謙立朱祁鈺只是爲了穩住當時的局面,甚至可以說是爲了保住明朝,但是擅自換皇上這種事,誰敢站出來替他說話?結果就是于謙被判了“謀逆罪”,斬首抄家。據說當時錦衣衛抄到于謙家後,眼淚都留下來了。沒想到這樣一位權高位重的大臣,家底卻十分微薄。而劊子手含淚將其斬首後,居然也舉刀自盡了。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