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国给大家的印象一直很“暴”,其时,那是战国后期时的事情,早期的秦国是个小国,想“暴”都暴不起来,到春秋时,才慢慢崛起成一个举足轻重的大国。

气势不错

这个时期,秦国的治国理念也不是很“暴”,史上记载过一次秦穆公时发生的事情,可以作为佐证。

秦穆公尝出而亡其骏马,自往求之,见人已杀其马,方共食其肉。穆公谓曰:“是吾骏马也。”

诸人皆惧而起。穆公曰:“吾闻食骏马肉,不饮酒者杀人。”即以次饮之酒。杀马者皆惭而去。

居三年,晋攻秦穆公,围之。往时食马者相谓曰:“可以出死,报食马得酒之恩矣。”

穆公像

秦穆公的爱马丢了,自己亲自派人去找,找到一堆乡下人正在火堆前烤马肉吃呢,仔细辨认后,确定被烤的马就是自己的。

吃马肉的那些人非常恐惧,这马是自己溜达出来的,大家捉住后,当成无主马高高兴兴地给吃了,没想到吃的是一号BOSS的。

看秦王痛惜的表情,大家感觉要玩儿完,秦王的做法却让在场所有人意外。

战马相当于现在的坦克

不仅没有找这些人的麻烦,反而想起“吃马肉不饮酒对身体不好”这条传闻,派人去取酒赏赐了这些误杀爱马的乡下人。

“不饮酒杀人”不是不喝酒就杀别人的意思,是“不饮酒死人”,受古代烹饪条件和认知限制,当时人认为,吃马肉的人不饮酒会造成身体机能出现问题导致死亡。

马肉不好吃

这件事就这样过去了。

三年后,秦晋正好在此地发生战争,秦穆公和近卫部队被一大队晋军围住,情势极其危急,忽然,一伙农民拿着简陋的农具冲进战场,打散了晋军的队形,为秦穆公的救援部队争取到了宝贵时间。

这场战斗,秦穆公有惊无险,事后问那群人拼命救自己的原因。

这些人回答,我们是三年前误食大王爱马的那批人,刚才杀敌是报答当年大王的不杀之恩。

秦穆公

这个包含着人性里面正面形象的小故事,记载在汉代后的史书中,虽然真实性有待考证,却反应出当时的秦国和后期的泰国作风完全不同。

也反映出作者希望统治者“以仁治国”的美好愿望。

毒鸡汤,对碰瓷qt的也仁?

查看原文 >>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