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於湖北省紅安縣的紅二十五軍軍部和鄂東北道委會舊址

“小小黃安,人人好漢。銅鑼一響,四十八萬。”這首唱遍紅安大街小巷的革命歌謠,就是當年紅安兒女前赴後繼、不怕流血犧牲的真實寫照。

92年前,共產黨員潘忠汝、吳光浩等領導大別山區的黃安、麻城兩縣農民自衛軍首舉義旗,向着黃安縣城進發,成千上萬的羣衆手持鳥銃、魚叉等原始武器紛紛加入起義行列,將革命的旗幟第一次插上了黃安縣城。

從此,中國共產黨在鄂豫皖創立了自己的武裝和革命根據地。黃安縣後來也改名紅安縣,成爲共和國唯一以“紅”命名的縣。

在接下來的近30年時間裏,大別山始終紅旗不倒,火種不斷。黨組織的活動從未間斷,黨領導的革命武裝鬥爭從未間斷,革命根據地的建設活動從未間斷。

大別山人民發揚“要革命,不要錢、不要家、不要命”的“一要三不要”和“圖奉獻,不圖名、不圖利”的“一圖兩不圖”精神,數十萬子弟前赴後繼投身革命。

在大別山區,至今還流傳着一個“舍子救紅軍”的英雄故事。1928年5月的一個傍晚,後來成爲開國大將的王樹聲被敵人追殺到麻城縣西張店村,躲進了老百姓周家姆的家。敵人誓言抓不到王樹聲就“血洗西張店”。周家姆站出來說:“王樹聲就藏在我家裏。”

周家姆讓大兒子王政道換上王樹聲的衣服,被敵人捆走。王樹聲脫離了險境,王政道卻犧牲了。悲痛欲絕的周家姆又將其他三個兒子相繼送進了紅軍隊伍。

幾年後,已是紅軍師長的王樹聲回家探望,撲通跪在了周家姆面前,熱淚盈眶地說:“乾孃,您不只是我的乾孃,也是我們紅軍的乾孃啊!有了您這樣的娘,我們紅軍才生生不息,不斷壯大啊。”

正因爲有無數像周家姆一樣的人民的支持,紅軍才日漸壯大,不斷奪取勝利。出發時總兵力只有2980餘人的紅二十五軍,到達陝北後兵力達到3400多人,這還不包括留在鄂豫陝根據地的紅74師等部隊。

紅軍所到之處,打土豪,分田地,幫助勞苦人民翻身解放,被老百姓視爲自己的子弟兵,被稱爲“菩薩兵”。關鍵時候,人民羣衆紛紛把“最後一塊布,最後一碗米,最後一個兒子”交給紅軍、交給共產黨。

今年81歲的湖北省麻城市民政局退休幹部史瑞林,至今還清晰地記得開國上將陳再道1987年接受他採訪時,深情地講述長征途中發生的故事。

陳再道帶領部隊準備踏過若爾蓋草地時,周邊老百姓聞訊紛紛趕來告知:“這是死亡之地,踏進一個死一個。”陳再道帶領士兵走訪周邊村莊,問計百姓。

“要弓着腰”“慢慢走”“拉開距離”“帶個木棍探路”……老百姓獻上一條條“親身經驗”,還自發送來許多竹竿、木棍和乾糧。最終,依靠這些“避險妙計”,全團全部通過,沒有一例傷亡。

同樣得益於老百姓的幫助,陳再道將軍治好了不少官兵的傷病,率部三過雪山草地,策應紅二方面軍北上,爲長征勝利會師做出了重要貢獻。

血濃於水。人民軍隊,一刻也離不開人民羣衆的擁護和支持。

二萬五千里長徵路上,紅軍一路與人民羣衆結下生死情誼,一路攻堅克難、發展壯大,完成了人類歷史上最爲光榮和壯烈的遠征。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