秀嶼新聞網10月18日訊(區委報道組記者 劉金通 吳志軍 謝慶勝) 10月17日,《湄洲日報》第三季度通聯會議暨新聞採風活動在秀嶼區舉行,該報社副總編黃明安率各縣區報道組記者近30人,深入秀嶼石門澳產業園,參觀其道路、污水處理廠、消防站等配套基礎設施建設,以及重點項目PA6、永榮CPL等,現場感受創業者的豪情壯志,親眼目睹臨港產業的發展壯大曆程。

來自城廂報道組記者陳峯說,曾經的滄海,如今的“桑田”,填海造地形成的1.5萬畝陸域,優越而獨特的發展環境,吸引了己內酰胺、PA6等多個投資均超幾十億元的大項目入駐。石門奧產業園,這片充滿魅力的投資樂土,未來可期!黃知岸記者則表示,千里圍墾,開拓一片廣袤的投資沃土。規劃方圓,築起一座濱海的未來新城。港口興,產業活,城市旺。石門澳的藍圖早已繪就,秀嶼的未來就在海邊。我堅信,憑藉優良的岸線資源和土地優勢,石門澳還將吸引更多的大項目、好項目在此落地建設,帶動莆田臨港產業的快速崛起。

多次來秀嶼參加活動的仙遊報道組遊曉璐記者說,幾年前,來秀嶼時,石門澳產業園原址仍是一片灘塗。現在,滄海桑田的改變正在發生。一萬多畝的現代化工業園區已經崛起。在生產己內酰胺永榮公司項目現場我們看到,園區管道鋪設嚴絲合縫,員工們穿着制服各司其職,後臺監控數據完備,高科技在這片港灣正展現它的能量。據悉,該項目達產後年產值可達一百多億元,將成爲全國單線產能最大的己內酰胺生產基地。從莆田最窮困的“界外”,再到成爲莆田經濟發展的“新增長極”,秀嶼藉着科技的東風,打了一個漂亮的翻身戰。

涵江報道組記者方薇說,2016年10月第一根樁基下地,2018年10月萬畝現代工業園拔地而起,從一片淤泥土到一座化工城,林立的高爐、縱橫的管道、巨大無匹的規模氣勢,己內酰胺項目的超速建設,奏響了石門澳產業園向現代化工及新材料產業高地挺進的進軍號。如今,隨着園區大規劃、大建設、大發展的效應顯現,一批項目“大咖”紛紛落地湄洲灣北岸,正在形成蔚爲壯觀的產業“航母編隊”,我們有理由相信,秀嶼經濟高質量發展不僅當下有爲,而且未來可期!記者曾雅燕則說,逐浪立潮頭,新城興未來。石門澳產業園,從一片灘塗到集聚高端科技的產業園區,一個高標準現代化的產業新星正冉冉升起。在永榮公司機己內酰胺項目現場,我們看到員工們正快馬加鞭、有條不紊地完善生產設備。據悉,該項目與永榮控股集團的80萬噸PA6聚合、紡絲產業鏈接,其產品在全球市場佔據絕對優勢地位。石門澳產業園始終堅持創新發展,在未來必將助推助推莆田經濟駛上發展快車道。北岸報道組陳強說,秀嶼石門澳片區,這裏一派生機勃勃,許多廠房拔地而起,隨處可見施工場面。秀嶼臨港產業正在湄洲灣畔快速崛起。荔城報道組記者何晉生說,一艘艘滿載貨物的巨輪,一個個忙碌的建設現場,一座座寬闊的廠房,一臺臺先進的設備……來到石門澳產業園,你會被這裏深深吸引,昔日的灘塗地正憑藉着獨特魅力和秀嶼區人民的勤勞智慧吸引來一大批大項目、好項目在此落地,逐步成爲臨港先進製造業基地,爲經濟發展注入強大引擎。

責任編輯 林劍升

查看原文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