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日新聞》稱,臺灣 “誠品生活” 將在明年秋天於東京市的日本橋町開設在日本的第一家店。

誠品生活董事長吳旻潔公開表示,這次的拓店計劃是四年前由日本的三井不動產主動提出的合作方案。與香港店的租賃形式和蘇州店的大店經營形式不同,誠品生活在日本的經營,將與三井不動產成立合資公司,並由日本連鎖書店“有隣堂”接受授權經營。

1989 年誠品生活由已逝的創始人吳清友創立,目前在亞洲擁有 46 家店,日本橋店將會是第 47 家。

“日本不是什麼都有?爲什麼還需要誠品?” 這是吳旻潔收到邀約時,腦中浮現的問題。

這個問題的解答,或許能從落腳地 “日本橋”(Nihonbashi)看出端倪。

日本橋是東京早期發展的重點區域,這裏有不少江戶時代的“老店鋪”,許多知名企業也是將日本橋作爲起點,開設總店,比方說高島屋百貨與三越百貨等商場。

在江戸時代浮世繪里也時常能看見日本橋作爲商業中心的場景。

歷經 1923 年的關東大地震與 1945 年的東京大空襲之後,日本橋積極重建成爲商業重鎮,但近幾十年來,東京市的發展重心逐漸轉移,日本橋所擔負的功能當中,旅遊與觀光的比重逐年下滑。

根據《日經中文網》的報導,近幾年到日本旅遊的外國遊客,消費出現“西高東低”的趨勢。文中以高島屋所發佈的 2017 財年數據爲例,顯示出關西地區的消費正逐漸超過關東地區。高島屋大坂店的銷售額與同期相比增長率爲 8.8% ,至於日本橋店則只增長 1%。

而就在誠品生活在日本開店的消息傳出不久以前,三井不動產剛發佈一項消息表示將與高島屋百貨聯合投資 160 億日元(約 9.8 億人民幣),將周邊區域進行重新開發,並打算將引進更多年輕的品牌與商家。與此同時,附近的三越百貨也表示將投資 150 億日元(約 9.2 億人民幣)將日本橋店進行改裝。

無論是引進誠品生活,或是一連串重新開發日本橋等積極作爲,全是在 “日本橋再生計劃” 當中。早前,三井不動產纔在日本橋興建 “COREDO室町” ,這是一個包含三棟大樓的複合式商場,裏頭就引進不少老品牌。他們對外也時常提起這項計劃。

目前,三井不動產正在建設的商場 “日本橋室町三井塔” ,預計引進 30 個品牌,其中之一就是“誠品生活”。

儘管三井不動產認爲,引進誠品生活有助於以新的方式詮釋日本傳統工藝與文化,以及吸引更多外國遊客,但挑戰依然顯而易見,吳旻潔表示,“不懂日文的誠品要到日本發展,是一個很大的挑戰。用品牌授權的模式,更能確保我們能兼顧誠品生活的場所精神與氣質,也能抓住在地精髓、把握日本市場,兼顧兩者調性。”

對於誠品生活在日本開店的消息,在 twitter 引起部分日本網友討論,其中一些人還同時提到整體風格相仿的蔦屋書店。

2017 年 1 月,蔦屋書店將海外第一家分店也開在臺北市,地點就選在臺北市百貨商場密度最高的信義區裏一家百貨商場 “統一時代百貨” 五樓,而這家百貨商場,恰好就位於誠品信義店(旗艦店)的正後方。

兩家以生活方式爲重心的書店,立即被連結也不是沒有道理,但光就日本橋來說,此處還擁有幾個老牌的大型書店,像是「丸善書店」。

且根據目前已經釋出的 “誠品生活日本橋” 配置圖,其中有很大一部分的重點是放在文具、餐飲與食品,以及生活方式體驗區。估計未來的經營重點,應該還是以提升遊客消費爲主要方向。

誠品生活南西店的“神農生活 × 食習”櫃位販賣蔬菜、肉品,到米麪、調味醬料(圖 / 誠品生活粉絲專頁)

題圖來自誠品生活粉絲專頁

查看原文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