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深圳,不同居的情侣都是在网恋

在深圳,不同居的情侣都是在网恋

这一届深圳青年真的越来越忙了,赚钱需求远超恋爱需求。

前段时间,有位朋友问我:你觉得情侣每两周见次面正常吗?作为单身狗的我表示,正常啊,怎么不正常了?

朋友再次提出疑问:你不觉得这样很像异地恋吗?我回她,你想多了,异地恋都是几个月见一次的。

异地恋算不上,不过网恋倒挺像的。朋友在龙岗工作,男朋友在南山,距离上说长也不长,毕竟好歹还在同一个城市,但每见一次面,都能把两个人折腾的够呛。

每次见面,朋友都要事先和男朋友约好时间,时间一般都定在周末,毕竟工作日见面时间成本太大,两个人都是下了班就回家倒头休息,能睡个好觉还得感谢老板的“高抬贵手”。

即便如此,周末约会也不如想象中顺利。朋友公司实行的大小周制度将两人的见面频率变成了两周一次,前提还得是在男朋友不加班的情况下。

明明就在一个城市,两人见次面要换乘两三趟地铁,横跨三区,一段同城恋,活生生地变成了异地网恋

不过最近,朋友结束了这段异地恋。别误会,没分手,她来南山重新找工作,两人一起在南山租了房,过上了没羞没躁的同居生活(单身狗留下了柠檬精的泪水)。

在深圳,不同居的情侣都是在网恋

不得不承认,大城市的恋爱的确挺难的

深圳的大部分情侣,都面临着和朋友一样的处境:身处同城,却谈着异地恋。明明都在一个城市工作和生活,却又不经常见面。明明同在一座城,活得却像两条平行线

有数据统计,近1/4城市青年处在“同城异地恋”中。

对于忙碌的深圳青年来说,工作地相距20km以上的情侣大概就能称得上是异地恋了。在深圳,大多数情侣调情基本靠手机,见面基本靠视频,好好一段恋爱,越来越有向网恋发展的趋势。

对同城异地的情侣来说,对象就像是手机里的电子宠物,忙时挂在一边,闲时慰问两句:

早饭吃了吗?午饭吃了吗?晚上不许减肥!

见面当然也是要见的,不过最要人命的也是见面了。

众所周知,深圳职场人的周末一般都是看老板的心情,这也就导致了小情侣每次约会都像是在预约会议一样:

“这周六有时间吗?”

“没有诶,领导让我做个屁屁踢来着”

大城市的约会就像薛定谔的约会,不到出门前一刻,你永远不知道这场约会计划究竟能不能落实。

这也可以谅解,毕竟,年轻人还是赚钱要紧

在深圳,不同居的情侣都是在网恋

比这种距离上的异地恋更痛苦的是精神异地恋

同城异地的情侣还能周末约在一起,喝着咖啡愉快地加着班。那些为了工作地相近、为了省钱而同居的情侣们,明明住在一起,却在谈着精神异地恋

朋友KK,和男朋友谈了四年的异地恋,毕业后和男朋友一起来了深圳,高昂的房租让两人毫不犹豫地选择了同居,本以为住在一起,感情应该更加稳固才对。

可同居之后发现,房租是省了不少,但两个人的矛盾也逐渐显露出来了。因为住在一起,两个人的衣食住行都互相牵扯着,双方的缺点也因此被放大,小情侣经常因为鸡毛蒜皮的事情陷入争吵,当初住在一起的激情也逐渐在退却。

朋友向我吐槽,虽然两个人住在一起,但基本上已经丧失了和对方沟通的能力,越来越没有恋爱的感觉了,加上忙碌的工作,现在两人回到家基本上都是各自刷着手机

之所以到现在还没下定决心分手,主要还得感谢深圳的高房租

在深圳,不同居的情侣都是在网恋

其实,在一线城市,恋爱本就是奢侈品

作为一线城市,深圳很大,每次出门至少都要提前一个钟;深圳的人也很多,每天路上都是被人流推着走;深圳的节奏也很快,一天24小时,眨眼就过了。

工作忙、事情多、距离远……诸多因素掺杂在一起,让忙着追梦和赚钱的成年人根本没办法为谈恋爱付出更多的时间和精力

一旦时间都花在恋爱上,下个月两人就该喝西北风了。

而因为忙着工作、忙着建造爱的小屋,逐渐地,这种浅层的恋爱关系反而变成了常态,情侣们开始懒于懂得对方,对未来也顺其自然。最终,爱的小屋有了,对象却丢了。

诚然,大城市维持感情的成本很高,既需要金钱成本,又需要时间成本,但就现实而言,重新开始一段感情,可比维持感情难得多。

在一线城市,能找到看得对眼的人就已经很不容易,希望各位且行且珍惜。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