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中国是因为女性的堕落导致了整个国家的堕落。”

新东方教父俞敏洪恐怕没想到会以这种方式登上热搜。

在昨天的2018年学习力大会上,俞校长为论证“衡量和评价的方向决定了教育的方向”这一观点,以女性为例发表了一番关于女性的言论:

「如果中国所有女生找男人的标准都是这个男人会背唐诗宋词,那全中国的所有男人都会把唐诗宋词背得滚瓜烂熟。

如果说所有的女生都说中国男人就是要他赚钱,至于他良心好不好我不管,那所有的中国男人都会变成良心不好但是赚钱很多的男人。这正是现在中国女生挑选男人的标准。

所以实际上,一个国家到底好不好,我们常常说在女性就是这个原因。现在中国是因为女性的堕落导致了整个国家的堕落。」

实在不敢相信,这样的言论,竟出自中国最高学府之一北大的毕业生之口,也难怪女星张雨绮立马在微博回怼:

「我只能说,北大的教育和新东方的成功都没能帮你理解女性的价值,没让你理解什么是平等的两性关系,甚至没帮你搞明白什么是平等。」

把俞校长的话总结一番,大概意思是:

中国男性爱钱,是因为女性爱钱,中国男性良心不好,是因为女性不在乎良心。再结合上下文激进一点理解,中国女性爱钱,就是女性堕落

先说男女爱钱因果论,这话像极了古代的「红颜祸水论」。

妺喜亡夏,旦己亡殷,西施亡吴……几千年的封建王朝倾覆史中,这些女性简直是自带灾星体质,每次都以一人之力亡一国。

到今天,「国家堕落」这锅单个女性已经背不起了,得一群女性来背。

这言论还挺与时俱进的。在封建皇权政治中,哪怕女性完全依附于男性,屈服于绝对的皇权下,祸国的锅也得她们背,因为漂亮就是她们的原罪。

时至今日,女性好不容易挺直腰杆走向职场,不依附不依靠男性而生,结果又被贴了个拜金的标签。

说来说去,社会堕落的终极原因原来都归咎于女性?

我一向不相信昭君出塞会安汉,木兰从军就可以保隋,也不相信旦己亡殷,西施亡吴,杨贵妃乱唐那些古老的话。

我以为,在男权社会里,女性是绝不会有这么大的力量,兴亡的责任都应该由男的负。但向来男性作者大抵将败亡的大罪推在女性身上,这真是一钱不值的没有出息的男人。

这是鲁迅先生在《且介亭杂文阿金》里的一段话。曾经看过这样一条言论:80年前鲁迅先生的话放在今天依然适用,这才是最可悲的

时移世易,“国家兴亡”这口大锅,依旧盘旋在女性的头顶上。

再仔细拜读一下这番言论,发现俞校长这话不仅惹怒了女性群体,也开罪了不少男性。

这短短几句话,包含了男女性共同的歧视。按这句话的意思:

这个社会男性是没有独立思考能力的,只能任由女性牵着鼻子走。

「如果真的中国男人是被中国女人带坏了,只能说明中国男人的脑子在他们裤裆里。」

洪晃老师这评论话糙理不糙,中国男性如果真这么容易被女性带着跑,中国这几千年的男权政治仿佛是个笑话。

面对舆论质疑,18日晚上,俞校长又在微博上解释说:

「今天我某个论坛上阐释“衡量评价的方向决定了教育的方向”这一论点时,用了女人找男人的标准做例子,由于没有表达好,引起了广大网友的误解,在此深表歉意。我想表达的真正意思是:一个国家的女性的水平,就代表了国家的水平。女性素质高,母亲素质高,就能够教育出高素质的孩子。男性也被女性的价值观所引导,女性如果追求知性生活,男性一定会变得更智慧;女性如果眼里只有钱,男性就会拼命去挣钱,忽视了精神的修炼。女性强则男人强,则国家强。」

这解释似乎给自己越抹越黑。

因为从始至今,他前后表达的两个观点并没有什么区别。

前者把国家的堕落归咎于女性的堕落,后者把国家的堕落归咎于女性引导的失职。

这话不仅把“养不教,母之过”这口大锅往女性头顶一扣,还间接地讽刺了一把中国男性,为中国“丧偶式婚姻”盖章。

照这说法,整个家庭中的男性只是一个缺乏独立思考能力的无脑赚钱机器,只是一个不断接收女性价值观的傀儡。

这不禁让我想起一个词:女蜗造人。

平心而论,几千年的文化传统确实足够让大家观念固化地认为女性在家庭教育方面应负主要责任,但社会发展到今天,大家应该清楚的认识到,生产力的解放是为了让女性走出家庭,相夫教子并不是女性必须付出的

一个女性,她可以是好妻子,好母亲,她可以守在家庭里担负起这个家庭的责任,但这一切应建立在她自愿的基础上,而不是被押着强扣帽子。

她们首先是个独立的人,而后才是妻子,是母亲。

而在如今的2018年,恐怕也没几个女性愿意困在家庭里吧。

最后谈谈女性爱钱这个话题,且不说这个社会有没有到俞校长口中“女性爱钱迫使男性昧着良心赚钱”这个地步,我想问:女性爱钱就是中国社会的堕落吗?

在这个提倡市场经济的年代,择优而选错在哪里

同样是择偶,男生要求女性肤白貌美大长腿,要求女性宜室宜家,他们这种思想应该如何解释呢?

任何一个人都有择偶的权利,他们的择偶标准也许是颜值,也许是人品,甚至是金钱,但你能说选择金钱的人就是拜金吗?

抛开金钱,同等条件下的两个人,谁不会选更有钱的那个呢?就像对男生而言,抛开外貌同等条件下的两个女生,哪个男生会选丑的那个?

把女生的择偶标准定为男性追逐的目标和方向,不知是俞校长太高看女性的吸引力,还是太低估男性的魅力。

我想,如果俞校长把「一个国家的女性的水平,就代表了国家的水平」这句换成「一个国家对待女性的水平,代表了这个国家的水平」,也许我会为他鼓掌。

查看原文 >>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