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關注“創事記”的微信訂閱號:sinachuangshiji

文/節點財經

來源:節點財經(ID:jiedian2018)

墨跡天氣每天爲5.6億用戶預報陰晴雨雪,卻始終預報不出自己的命運。

從2016年開始,墨跡天氣就開始爲上市做準備,期間向證監會遞交了招股書嘗試登上創業板,然而在媒體的熱捧和資本的簇擁下,墨跡最終卻沒能走出實質性的一步,以至於到現在都還在“板外”排隊。

在衆多工具型App裏面,墨跡天氣因用戶龐大、業績突出而備受矚目,可在移動互聯網下半場,曾經的“流量鮮肉”也同樣面臨着成長的煩惱。

目前來看,過於單一的收入來源、過於單一的盈利模式、以及過於單一的客戶羣體,都給這個看似豐富飽滿App的成長性打下一個巨大的問號。

墨跡科技在招股書中也承認了自身的短板,表示盈利模式過分依賴於廣告。這種情況下,它開始從工具型App運營商向互聯網綜合服務提供商轉型;與此同時,公司也開始了深耕2B業務。

難點層出不窮,變道又豈是易事?儘管墨跡天氣一直不斷探索多元化的收入結構,但結果似乎並沒有達到理想的預期。

興也廣告,衰也廣告

每晚《新聞聯播》結束後的2分鐘,是央視最掙錢的黃金廣告時間,因爲接下來的節目就是大家更爲關注的《天氣預報》。

從1980年開播以來,《天氣預報》的收視率一直居高不下,可以說是品牌傳播的最佳選擇。而在壟斷天氣市場近30年後,隨着墨跡天氣等應用的問世,《天氣預報》也被搶去了相當大的關注度。

趕上智能手機的風口,墨跡天氣得以迅速膨脹,短短几年就獲得數億用戶,成爲國內移動App領域的獨角獸。最新數據顯示,該軟件已經積累了超過5.6億的用戶。

根據墨跡的官方統計,在2017年,墨跡天氣單個用戶日均使用時長已經達到了2分36秒。藉助這短暫的2分36秒,墨跡天氣大做商業文章,把廣告變現發揮到了極致。

從盈利模式上看,墨跡天氣就是一個通過工具屬性吸引大批粉絲然後去賣廣告的公司,這與央視《天氣預報》的商業化似乎有着異曲同工之處。

資料顯示,墨跡科技在2014年至2017年1-9月分別實現營業收入4473.45萬元、12670.44萬元、21042.81萬元、22330.49萬元,淨利潤爲192.90萬元、2499.49萬元、2053.89萬元、4729.32萬元,成績可謂喜人。

不過在靚麗業績背後,墨跡天氣的發展之路並沒有一帆風順,其中最明顯的短板就是營收結構太單一。

招股書透露,從2014年到2017年1-9月,墨跡科技的互聯網廣告收入佔比逐年增高,從一開始的94.84%上升的後來的98.86%,也就是說,墨跡天氣的利潤來源幾乎全是廣告。

作爲一家純粹的互聯網產品,廣告收入佔比大無可厚非,但過高地依靠廣告收入,反映的是商業邏輯本身存在的缺陷:如果App未來用戶量流失、氣象服務能力或廣告信息服務能力下降,公司經營將面臨滅頂之災。

有媒體曾用“一條腿走路”和“偏科生”來形容墨跡天氣,可以說非常貼切。隨着手機硬件廠商對墨跡天氣App用戶壁壘的逐步瓦解,用戶總體基數見頂甚至出現下滑,墨跡天氣廣告收入的增長不得不令人擔憂。

“軟”久了,就“硬”不起來

“軟件是立身之本,硬件是突破口”,這是墨跡天氣創始人金犁在業務受阻之後找到的新方向。不過從近幾年的發展來看,墨跡天氣終究還是沒有甩掉“偏科生”這頂帽子。

從2014年開始,“一條腿走路”的墨跡天氣進入智能硬件市場,研發並銷售針對室內外溫溼度、空氣質量、氣壓等監測功能的智能家居設備“空氣果”,試圖以軟硬件結合的方式,把業務由宏觀天氣擴展到微觀的個人家居環境。

而墨跡天氣招股書顯示,2014年、2015年和2016年上半年,智能硬件銷售收入分別爲222.38萬元、224.18萬元和121.02萬元,佔比分別爲4.97%、1.79%和1.13%,不但沒能讓墨跡天氣“由軟入硬”,反而呈現出逐年降低的局面。

以2016年上半年121.02萬的硬件銷售額來看,按照當時999元的客單價算下來,空氣果總共也就賣出了1200臺。如此慘淡的銷量,很難取得市場的關注。

墨跡副總裁包越千曾表示,空氣果內部配備了高科技工業級傳感器,但事實上並沒有想象中那麼強大。在當時,售價999元的空氣果只是一款能檢測PM2.5數值的機器,甚至連淨化空氣的功能都沒有;而同一時期,小米和豹米的空氣淨化器都比這個價格低,不僅能檢測空氣質量,功能上還有更大的突破。

除了銷量和產品策略方面,墨跡硬件更大的問題還在於供應鏈和專利。招股書顯示,因供貨付款爭議,第一代空氣果的代工廠商深圳華盛昌向墨跡天氣發起訴訟,索賠近488萬元。

墨跡希望以一款剛需產品切入,卻忽視了智能硬件剛需或許本就是一個僞命題。空氣果最大的挑戰在於,它是否抓住了人們“需求背後的需求”,讓用戶願意買單。畢竟,人們關注空氣質量隱藏的需求是想讓空氣變得更好。

可以說,空氣果是墨跡團隊推出的一款很美的產品,是墨跡人文情懷的表達,是墨跡盈利模式的一次探尋,但卻很難結出預想中那顆美麗的果實。

從“小而美”到“大而醜”

轉型之路上,墨跡天氣並不墨跡。硬件嘗試的失敗沒有打擊到它,反而更刺激了其在軟件上拓展。

作爲一款用戶“即用即走”的App,用戶停留時間直接決定了廣告的效果,爲了延長用戶在App的停留時間,墨跡團隊從一開始就想方設法地增加各類功能。

一路走來,墨跡天氣不斷地拓展應用的邊界,但也把自己變得越來越臃腫。

2012年,墨跡天氣第3代App上線,增加了實時全景熱圖分享以及“墨友圈”(墨跡版朋友圈)功能,試圖增加社交屬性來提升產品粘性,但作爲一款用戶停留不足三分鐘的工具性軟件,結果可想而知。

2014年,第5代App上線了霧霾播報功能,然而尷尬的是,很多用戶因爲墨跡天氣沒能在北京霧霾最重的12、13年第一時間推出該功能而將其卸載了。

此後,墨跡科技更加註重客製化信息推送,內容也越來龐雜。除了天氣預報之外,新聞、小說、房產、汽車、遊戲、電商等板塊應有盡有,一個輕度的應用工具變成了一個讓人眼花繚亂的門戶。

但用戶打開墨跡天氣App的目的只是看天氣,又怎麼會需要洗車指數、穿衣指數,甚至是二手房、家政等繁冗的服務?這顯然是墨跡自己的一廂情願。

在信息爆炸的當今社會,相對於信息的“量”,用戶更加註重信息的“質”。如今各種煩人的廣告和無用的功能充斥整個App,造成體驗度極度下降,最終也會導致用戶的下降。

從“小而美”到“大而醜”,墨跡天氣一再給自己加重,但也一再降低了用戶的好感。

主攻2B,優勢並不明顯

在人口紅利消退之後,墨跡天氣打出了最後一張王牌:探索2B業務。

2016年,墨跡天氣制定了服務B端用戶的戰略,開始探索轉型,並於當年年底向餓了麼提供氣象服務解決方案,幫助其在雨天調整送達時間及調動運力,降低損失。

通過合作,餓了麼建立起新的配送模型,基於歷史短時預報天氣數據、歷史外賣配送數據、最新短時預報天氣數據等,制定出“未來2小時的配送計劃”。

資料顯示,截至去年底墨跡天氣已經陸續拿下了百度外賣、京東到家、點我達、美團等多個平臺的氣象服務訂單,基本上實現了國內所有外賣大平臺全覆蓋。

墨跡天氣VP程倩曾剖析過B端氣象,表示“五年內實現C端B端收入持平”。可是,習慣了C端服務模式的墨跡天氣,這次真的能順利從B端突圍嗎?

事實上,雖然墨跡天氣在技術和數據方面有着多年的積累,但面對複雜多變的天氣環境,這點經驗幾乎是無濟於事的。特別是近年來極端天氣情況增多,連掌握實時衛星、各地海量氣象探測終端數據的氣象局都感到棘手。

不得不承認,目前天氣預報的核心數據仍然在氣象局,墨跡沒有自己的氣象觀測網絡,其現階段的預報服務也僅是在氣象部門數據基礎之上的一個界面展示,提供的創造價值不多,技術壁壘低,商業變現能力自然就很差。

近年來,墨跡天氣不斷對外透露在積極擁抱人工智能和大數據,似乎已經形成了很高的技術壁壘,但通過招股書發現,其幾年內所有的研發費用、設備升級改造花費才僅僅1.5億左右,在動輒百億的氣象研究中,實在是杯水車薪。

並且,除了本身技術實力薄弱外,墨跡天氣還需匹配企業客戶的需求,各行各業對於氣象服務的需求不同,如何量身定製且精準滿足對方需求,也是一個全新的挑戰。

一位餓了麼騎手向節點財經透露,墨跡天氣的加入並沒有帶來實質性的轉變,“雷雨天氣誰也避免不了,延遲、混亂是常事,說白了還是雨天單多、人不夠用,可用戶並不跟你講這些。”

說白了,墨跡天氣App提供的核心服務其實就是“天氣查詢”,通過獲得國家部門的氣象數據在移動互聯網藍海時期切入C端痛點,這種“借雞下蛋”模式不能說不高明。但在B端市場,這種“伎倆”並不是很管用。

總結

墨跡天氣的壁壘不在於產品、技術的獨特優勢,而在於氣象市場的“無利可圖”。天氣類第三方App可代替性極強,只是由於墨跡開發早、面世早,才得以在不甚激烈的競爭中存活。

事實已經證明,隨着智能手機商裝機標配天氣應用,墨跡天氣之流已經走向了衰敗。沒有有效的用戶留存機制,也無法不斷推出新產品,墨跡天氣的用戶流失難題基本上無解。

上市的慾望過於強烈,更反映出這個移動互聯網時代誕生的獨角獸已經走到了最危險的時刻。不管從哪方發力,墨跡天氣都已經是進退兩難。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