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這本書通過職場小白阿遜、離異婦女素素、中層精英以嶺、自由畫家敏敏等幾個不同職業的案例,梳理人生不同階段會遇到的不同財務問題,並且在故事中穿插專業概念和實操方法,每個人都能在書裏找到自己理財問題的答案。去年就有消息稱黃曉明在投資方面慘遭滑鐵盧,“一年開了八家火鍋店,倒閉只剩一家,三人88元都沒人去”。

微博的熱點就像開不盡的花,轉眼“現男友”、“博君一笑”都成了七月限定,一時間好像所有人都在講“聽我的”、“我不要你覺得,我要我覺得”。

我第一反應是上古霸道總裁慕容雲海又重出江湖了。

再一搜,發現所有的段子、視頻、表情包都指向了一個陌生又熟悉的名字——黃曉明。

他是《中餐廳》這一季的店長。爲了緩解營業壓力,異想天開地提出了要做單人套餐。

本來一桌人點幾個菜都忙不過來,現在人人都是套餐,難度不降反升,等於直接把在北京上高中的小孩扔去河北高考。

一屋子人紛紛反對,他卻大手一揮,“聽我的好不好,一個人說的算。這個事情不需要討論。”

不出所料,第二天的狀況比李雲龍當年攪得晉西北還亂。

類似的“明人明言”簡直不要太多。

楊紫:“我覺得balabalaba。”

黃曉明:“我不要你覺得,我要我覺得。你覺得不管用,我覺得管用,好嗎?”

林主廚:“現在外面還差幾套菜沒上?”

黃曉明:“全部做完,我不管有幾套,全部做完。聽我的。不要再問了,我再說一遍全部做完。”

這簡直就是小編的日常battle啊!

人在職場漂,誰能不遇上那麼一兩個老闆/同事,愛充面子、規劃差,控制慾還很強?這一期準備的四本書,希望能讓你少挨幾刀。

《能力陷阱》

不要讓你最擅長的東西害了你

能力陷阱其實翻譯成10w+文章的標題就是《年輕人,請你走出舒適區》。

我們很樂於去做那些我們擅長的事,於是就會一直去做,最終導致我們只擅長那些事。久而久之,我們會把把大量時間花在日常瑣事上,而不能帶給自己更多的能力提升。

這是我們大部分人都會誤入的一個慣性陷阱。但黃曉明不一樣,他本職工作是個演員,對於他來說,參加綜藝、投資做老闆,都是不斷突破舒適區的表現。

可是僅僅走出舒適區是不夠的。隔行如隔山,進入新的領域換湯不換藥八成是行不通。

去年就有消息稱黃曉明在投資方面慘遭滑鐵盧,“一年開了八家火鍋店,倒閉只剩一家,三人88元都沒人去”。這次參加綜藝又被全網罵上熱搜,可見戲裏的霸道總裁出了戲,很難繼續呼風喚雨。

怎麼樣才能不從一個陷阱掉入另一個陷阱呢?答案都在這本書裏。

《理財就是理生活》

黃曉明充面子、沒規劃,其實都指向了一個問題,那就是不會理財。

不過人家隨隨便便月入幾千萬,抱着“有錢難買爺高興”的想法,認爲“買買買,什麼都可以買”也無可厚非。

而小編這種,隨隨便便月入幾千(跟曉明也不過一字之差嘛!)的人,就不得不好好理財了。萬一哪天被開了,至少還能有錢買回家的火車票。

理財並不簡單,如果不是金融相關專業出身,我們從小到大很難接觸到相關的知識教育。

正如作者所說,“理財是一個集認識自身、設定目標、控制消費、管理債務、職業發展、購入和盤活資產、配置與風險、架構設計和傳承規劃於一體的系統工程。”

這本書通過職場小白阿遜、離異婦女素素、中層精英以嶺、自由畫家敏敏等幾個不同職業的案例,梳理人生不同階段會遇到的不同財務問題,並且在故事中穿插專業概念和實操方法,每個人都能在書裏找到自己理財問題的答案。

《勇敢而非完美》

你是否總是焦慮自己做得還不夠完美呢?你是否常常擔心自己的失誤冒犯他人?你是否曾錯失工作良機,只因爲擔心自己無法搞定,或者不想出醜?

研究明學幾天,我最大的感觸就是,如果能有黃曉明十分之一的自信,我的生活應該會快樂很多。

“編程女孩”創始人兼CEO拉什瑪·薩賈尼指出,身爲女性,我們從小接受的教育就是要優雅文靜、凡事寧可不做也不能冒險。但與此同時,男孩們卻被鼓勵大膽嘗試、無所畏懼。

男孩要勇敢、女孩要完美的思維定勢導致很多女性從小恐懼失敗,久而久之就會壓抑自己、侷限自己,無法活出真實的自己。

勇敢並不總是意味着去做那些最轟動、最大膽、最離經叛道的事情。有時候,做真實的自己,不去做別人期望你做的事,反而意味着更加勇敢。

《領導力的致命殺手》

調侃了一期黃曉明,其實綜藝假假真真,很多可能也和節目效果有關,還是大家開心最重要。也送曉明哥一本書,好好學習,輿論或許還有逆風翻盤的機會。

這本書雖然主要是教人怎麼做領導的,但其實裏面提到的很多經驗都具有普適價值。只要參與團隊合作、涉及與人溝通,我們就不避免地要處理領導與被領導的問題。

小編隨手摘錄了幾條知識點:(敲黑板!)

1、敢於發問——你不可能知道所有事情,所以不要假裝什麼都懂。如果你能承認自己不明白某些問題,別人也會欣賞你。

2、暴露缺點——沒有人是完美的。缺點只能說明你是個活生生的人,就像其他人一樣。

3、與比你聰明的人爲伴——史蒂夫·喬布斯說過:“我們僱用聰明人不是爲了告訴他們該怎麼做,而是爲了讓他們教我們該怎麼做。”

4、多和下屬相處——他們纔是接觸一線工作的人,你可以從他們那裏學到東西。

5、接受反饋——你無法依靠自己衡量領導情況的好壞,所以你需要來自他人的“真實、未經過濾”的反饋。

6、授權他人監督自己——你需要找個可靠的人監督自己,避免自我膨脹。

多說“謝謝”,而且要真誠——懂得感恩的人總是彬彬有禮,而不禮貌的人通常都很自負。

7、選擇方向——作爲領導,你需要選擇幫助他人或者幫助自己,你要選擇“領導或者統治”他人。

機會是留給有準備的人的,提前做好領導力的儲備,萬一哪天就用上了呢?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