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人人都在討論30歲之前應該脫貧還是脫單,但30歲之前,如果能弄明白自己生命中最重要的那件事,脫單還是脫貧,都沒有比脫離低級趣味的生活更好的選項。而是說,在人的生命被拉長的時代,很多人在30歲之前還在忙着打地基,過了30歲也未必就能迅速建起大廈開起花兒,你需要一些東西來完成“三十而立”。

30歲。

男孩子說,我沒車沒房沒對象。

女孩子說,我沒對象。

30歲。

男孩子說,我一事無成,別人都剛下飛機,月薪10W沒有時間。

女孩子說,閨蜜嫁進豪門,兩年生仨,幸福可望可及。

30歲就是一頭猛虎,對着我們一頓生吞活剝,連一點渣都不肯剩下。彷彿過了30歲,如果還沒有成家立業,有閒有錢,那麼你面前就只剩下一具棺材,生活會親自將你埋葬。

事實真的是這樣嗎?

當!然!不!是!

即將跨入30歲的90後朋友們,千萬不要被新媒體(也就是小編本人)營造的焦慮擊垮,因爲新媒體人也不過是一羣想要掙點小錢兒的小年輕。

當你周圍全是“30歲一無所有的人就要完蛋了”的聲音的時候,你一定要記住:

很多事情都只是被放大的局部。

別拿別人放大的優點去對照自己的缺點,這種以卵擊石的做法,真的會傷害我們的精神健康。《包法利夫人》中的愛瑪,就是這樣,老幻想跟體面的有錢人發生真正的愛情,再一對比自己窮酸的生活,於是,一場作死就這樣展開了。

再說30歲,30歲是一個應該擁有一切的年齡嗎?那過了30歲直接退休,帶孫子跳廣場舞?小編上一次聽說類似言論,還是孟玉樓對潘金蓮說:“咱們都當奶奶的人了,別整花裏胡哨的”,那時候,孟玉樓大概有三十有五吧。

但是現在呢?很多人那可是能輕易活到七八十歲。古人着急在三十歲的時候當爺爺,是因爲平均年齡在那兒呢,閻王爺不等人。但是現在,你着什麼急?

所以,就算別人都在奔忙,你也一定要記住:

不要跟着洪流瞎竄,請擁有自己的人生理念。

這當然不是讓你跟洪流對着幹,人家着急忙慌,你躺着等死。而是說,在人的生命被拉長的時代,很多人在30歲之前還在忙着打地基,過了30歲也未必就能迅速建起大廈開起花兒,你需要一些東西來完成“三十而立”。

孔子讓我們“三十而立”,但是這個“立”的涵義並不單指“成家立業”,更重要的是要明白自己要爲什麼而活。人人都在討論30歲之前應該脫貧還是脫單,但30歲之前,如果能弄明白自己生命中最重要的那件事,脫單還是脫貧,都沒有比脫離低級趣味的生活更好的選項。

但要怎麼做呢?其實只要明白了這個道理,脫貧還是脫單,自然就有了一個明確的答案。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