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末年,蒙古主体分为三大块:漠南蒙古,有16个蒙古部落;漠北蒙古,有12个蒙古部落;漠西蒙古,有5个蒙古部落。

这三大块又分成几十个小部落,小部落之间没有从属关系,打起仗来各顾各。也就是说,努尔哈赤当年兴起时,跟他同时代的蒙古部落一盘散沙,连个强有力的领导人都没有。

降服漠南蒙古

努尔哈赤最早亲自征战,收服了科尔沁部蒙古族人,科尔沁部蒙古族人进献美女臣服。最著名的,皇太极纳取了蒙古族美女海兰珠和她的侄女,就是著名的孝庄太后。

之后,漠南蒙古由于离后金最近,所以后金又和漠南蒙古开战。当时的汗王是林丹汗,正根的成吉思汗后裔。

但是林丹汗没有人鸟他。外蒙古的喀尔喀蒙古不承认他的汗位;远在新疆的漠西蒙古部落跟他公开分裂。

林丹汗虽然名义上是蒙古大汗,但他的地盘,仅仅局限在漠南的察哈尔蒙古这一部。于是林丹汗发动了统一蒙古的战争。结果一个部落都没有被他降服,而像科尔沁等漠南部落,反倒还跑到了努尔哈赤一边,与满洲人结成了生死同盟,一起揍林丹汗。

崇祯元年,皇太极一征察哈尔,当年九月,满洲八旗正式吞并了蒙古察哈尔部。林丹汗失去了根据地,势力大大受挫。

崇祯五年,皇太极二征林丹汗。临行前,皇太极传令归顺后金的蒙古各部,速率部来一起征战林丹汗。于是科尔沁、扎鲁特等十几个漠南蒙古诸部,总兵力约十万,与满洲八旗一同会剿林丹汗。林丹汗率众西奔到了青海。

两年后,林丹汗在青海病死。他的儿子额哲率余部,带着传国玉玺向八旗兵投降,蒙古帝国正式宣告灭亡,漠南蒙古也全部被后金降服。

皇太极得到传国玉玺后,被漠南蒙古四十九个封建主一同尊奉为『博格达彻辰汗』,也就是说,漠南蒙古人给自己找了一个满洲人当大汗。第二年,国号从金改为大清,建立了大清帝国。

漠北蒙古臣服

漠南蒙古被清朝灭后,漠北蒙古对清朝进贡称藩。直到清朝康熙年间,噶尔丹率部突袭漠北蒙古本部,将喀尔喀三部打的大败。后经宗教领袖哲布尊丹巴呼图克图的倡议,喀尔喀蒙古举旗投清。康熙皇帝与内、外蒙古各部首领,齐集于多伦诺尔举行会盟,从这个时候开始,清朝才真正统治漠北蒙古。

征战漠西蒙古

相对于漠南蒙古与漠北蒙古而言,漠西蒙古的实力要强得多,对清朝的威胁也更大。其中的和硕特部,与清朝的关系比较好,在皇太极荣登蒙古大汗的时候,也遣使向皇太极归顺。之后,和硕特部向青藏高原发展,它原先的地盘就留给了准噶尔。

准噶尔,绝对的清朝死敌。准噶尔的大汗噶尔丹东征西讨,建立的疆域面积高达四百万平方公里,与清朝死磕了七十年。

康熙二十九年(1690年)到康熙三十五年(1696年),清军三征噶尔丹。

噶尔丹绝望自杀后,策妄阿拉赞布坦成为准噶尔部的统治者。他向南灭掉了和硕特汗国,又挑起了准噶尔与清朝的战争。在之后的雍正和乾隆两朝,清军步步紧逼,直到1755年(清朝乾隆年间),准噶尔汗国陷入内乱,清朝才抓住机会,将准噶尔汗国彻底消灭,并在那里设置了伊犁将军。

至此,从努尔哈赤开始到乾隆,历经100多年,对蒙古诸部的战争才告结束,漠南、漠西、漠北三大蒙元势力全部臣服于清朝。

查看原文 >>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