習近平總書記主持的學校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師座談會,是我們黨成立以來第一次圍繞一門課程在中央層面召開的重要會議。習近平總書記在講話中對廣大思政課教師提出了“六個要”的希望和囑託,就如何推進思政課改革創新提出了“八個統一”的要求,爲我們上好思政課提供了根本遵循。其中最重要的是要“讓有信仰的人講信仰”,思政課教師擁有堅定的理想信念、徹底的理論力量、深切的家國情懷,才能在學生心靈埋下真善美的種子,引導學生扣好人生的第一粒釦子,幫助學生更好地成長成才。

教師要有“真”的態度

只有真學、真懂,纔可能真信、真用。馬克思有句名言:“理論只要說服人,就能掌握羣衆;而理論只要徹底,就能說服人。”有了對真理掌握的底氣,才能彰顯課堂的底氣,才能釋放真理的銳氣。我們講的馬克思主義是科學真理,真理本身具有不可抗拒的魅力,而我們的青年學生本身就有追求真理的人生設定和內生動力。教師的任務就是把道理說明白、講清楚,用理論的邏輯力量吸引他們、征服他們。我們必須牢記總書記的囑託,潛心向學,真學、真信、真懂理論,打牢紮實深厚的馬克思主義理論功底,拓展宏大的人文社會科學知識視野,使自己的教學爲學生所信服和喜愛。

教師要有“高”的境界

思政課教學是教師向學生展示自己精神世界的一種活動,是教師理想、情操、信念、教養等全部人格力量的真實外化和表現,教師要用高尚的人格影響學生。蘇霍姆林斯基曾告誡教師:“在敢於擔當培養一個人的任務以前,自己就必須要造就成一個人,自己就必須是一個值得推崇的模範。”教育是一項良心事業,師德乃教師靈魂,德育無小事,教師無小節,良好的師德風範是搞好教學尤其是思政課教學的前提。思政課教師要肩負起育人的職責,就必須經常對標總書記提出的“六個要”標準,努力提升自己的素質修養,讓學生從我們的一言一行中感受馬克思主義的真諦,感悟並形成良好的品德情操,從對我們的敬佩和信賴中自覺地理解並接受我們所講的知識,思政課應有的教學威信方能建立起來。

教師要有“熱”的情感

教師要帶着一顆赤子心,真心爲學生成長服務,幫助學生釋疑解惑。大學生正處在“拔節孕穗”的人生成長階段,他們有許多思想上的困惑和成長中的煩惱,這就要求我們的教學要以學生爲本,真摯地關愛學生,真切地關照學生的生活世界,真情地爲學生成長成才服務。只有密切聯繫學生的思想實際,爲他們成長過程中遇到的困惑和難題提供有價值的教育引導,思政課教學才能“講”到學生的心坎裏,才能把黨和國家對青年學生的關愛和要求有效傳達給他們。同時,也才能夠在促進大學生個人生活幸福,促進大學生更好地設計與實現自己的人生規劃方面發揮作用。

教師要有“活”的藝術

要堅持守正創新,選擇能調動大學生積極性的教法。常言道:教學有法,教無定法,貴在得法。思政課教學是一門科學,也是一門藝術,提高教學實效性,必須追求教學方法的藝術性。要積極推進教改實踐,靈活運用好研究型教學、實踐教學、網絡教學、多媒體教學等教法,把思想理論教育的思想性與教學藝術性結合起來,把理論知識的抽象性與實踐素材的生動性結合起來;要踐行統一性與多樣性相結合的要求,注重結合學校實際,因地制宜,因材施教,將區域和行業思想政治教育資源融入教學,增強課程的親和力;要自覺地將學生置於教學過程的主體地位,採取適應大學生的特點和爲他們所喜聞樂見和易於接受的教學方法,使學生坐得住、聽得進、學得好。

光明教育工作室出品

長按識別關注 爲您解讀教育中國

內容:光明日報

圖片:視覺中國

統籌:鄧暉

你還會喜歡:

語情局
光明學人
中國學術,光明特色,人文表達
關注
光明講壇
祈願思想燦爛,又望文才熠熠
關注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