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小雅

  圖 | 扎西媽媽、金旭

  10月1日,16個博雅家庭從各地的清晨出發,從麗江、香格里拉,沿金沙江而下。夜晚團聚於雲南維西哈布達雲谷。

  這是一個典型的納西族村莊,壯闊又恬靜,有個好聽的名字,叫啓別村哈達組。

  沿着層層梯田往上看,是皚皚的白馬雪山,香格里拉滇金絲猴國家公園就坐落於此,這是世界上唯一能近距離觀察中國特有物種滇金絲猴的地方。

  這裏的雲很低,和依依升騰的炊煙、香火牽絆在一起。煙雲下籠着的村落,聚居着納西、傈僳、藏族、瑪麗瑪薩等多個民族。這裏的村民幾乎都會說四五種民族語言,相互通婚,建築、宗教和日常行爲規範既有區別又互相影響,是真正的民族大融合的地方。

  16個博雅家庭在這個被雲朵包裹的山谷裏,度過了一週世外桃源般的生活。

  晨起,接受納西族族贊儀式,酥油點額,嚼幾粒此地特有的“癟米”,開始飽滿的一天。

  我們將徒步海拔3000米以上的白馬雪山自然保護區,近距離探訪目前僅存的2000只滇金絲猴。

  滇金絲猴是世界上生存海拔最高的靈長類,面孔最接近人類,有“性感”紅脣。

  這是滇金絲猴“帥哥”一家,共有6名成員,最小的那只是個“人來瘋”,成功吸引了大家的目光,調皮可愛,讓人不忍離開。原來剛出生的滇金絲猴渾身雪白,慢慢才變成黑色。

  68歲的民間護猴人餘叔跟我們講述了自己從獵人到放下獵槍保護金絲猴的故事。團員們熱情盎然,自發購買了保護金絲猴公益組織“綠色江河”的義賣品。義賣得來的錢,將會用來給滇金絲猴買它們的食物“松蘿”喫。最後合影時,大家齊喊:保護滇金絲猴!

  如何讓在單一民族環境下成長的孩子有機會親密接觸其他民族、語言和宗教,體會另一種文化和生活方式,是博雅小學堂在設計線下活動時一直不斷探索的課題。而此地豐厚的多元文化底蘊無疑是孩子們最好的課堂。

  我們的課程導師民族學人類學博士袁丁爲孩子們上了一堂豐富的民族地理課,課程結尾時,袁丁博士希望孩子們記住費孝通老先生的那句話,“各美其美,美人之美,美美與共,天下大同”,啓發他們理解多民族文化共存包容的意義。

  我們去拜訪了只有2000多人的瑪麗瑪薩族村落,接受最隆重的祈福歡迎儀式。這個民族傳說由一條藍色的魚化身而來,男子頭戴闊葉魚形帽,女子身着菖蒲裙,爲我們跳起了豐收舞。

  我們的小營員也穿上了美麗的菖蒲裙

  夜幕降臨後,篝火點燃了,向天地神靈敬獻的茶、酒、哈達也備好了。神聖莊重的神川熱巴舞起來了。這不是歌舞表演,而是一種古老的敬神祈福儀式,只能天黑後進行,非常震撼。我們的小營員也跟着學了好多動作。

  入夜,在哈布達前面的空地上,是孩子們期盼已久的露營。大家早就選好了一起作伴的朋友,早早鑽進了帳篷。

  身處橫斷山脈腹地,從村莊步行就能鑽入原始森林。在森林裏徒步、盪鞦韆、辨識植物、採集蘑菇都是孩子們最難忘的項目。

  更何況,這次還有稻田抓魚。

  圍坐在一起,親手做一爐納西月餅。真香!

  我們重走那蜿蜒於高山深谷、盤轉於雪山奔流中的茶馬古道,品嚐馬幫菜的鮮美滋味,也在田埂和鐮刀間感受雲南稻田文化,感動於此地農民對土地與稻穀的敬畏珍愛。

  村口那棵千年銀杏樹下,深圳女孩沐之用千年銀杏葉編制了一個手環,送給當天過生日的思遠。她用的就是從瑪麗瑪薩族那裏學會的草裙編制手法。

  這一刻實在太美好了,它幾乎濃縮了遊學教育的最高意義。

  在閉營的儀式上,博雅小學堂聯合創始人趙凌總結了這一路上體會到的四個學習真諦:

  

  向大自然學習,世間的知識與智慧都藏在天地之間;

  向在地的人師學習,蔣校長、澤仁領隊、七圓對土地、民族、自然和孩子發自心底的愛,讓他們成爲孩子們眼中最博學最佩服的老師;

  向同伴學習,孩子們之間的影響、示範和感染超過成人所有的說教;

  家長向孩子學習,他們身上的純真、好奇、自律、堅強和友善常常讓大人自慚形穢,他們是引領我們的天使。

  

  博雅游學營營服由安踏兒童友情贊助

  謹致謝意

  最後,讓我們以哈布達納西篝火晚會作爲此篇回顧的結尾。同時,博雅雲南哈布達寒假營也即將發佈,請及時關注公衆號。

  讚美所有相遇。

  

  敦煌聖誕節親子研學營

  最後2個家庭席位

  大漠深處有莫高

  飄飄乎如遺世獨立

  浩浩蕩蕩半部中國藝術史

  這個聖誕節

  我們一起守望千年

  在剎那中尋找永恆

查看原文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