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500年前的雞蛋是啥樣的?是什麼做的能保存這麼久?

2500年前土雞蛋

前些天,考古工作者在江蘇溧陽在清理一座古墓的時候,挖掘出一罐雞蛋。清點後發現,這罐雞蛋有20多個,保存比較完好。該古墓建成於西周到春秋中晚期之間,初步估計這些雞蛋距今已有2500年之久。

爲什麼雞蛋可以保存這麼久?

從罐子裏已經破碎的雞蛋看,實際上這些雞蛋都已經空殼了。蛋液都消失了。而爲什麼只有蛋殼能保存下來呢?

首先,密封的陶罐保護了雞蛋不會被泥土擠壓損壞。

其次,蛋殼的基本成分是碳酸鈣CaCO3,含量大約爲83~85%,蛋白質15~17%。而碳酸鈣是一種生活中很常見的無機物,性質非常穩定。純品爲白色粉末,自然界中主要以石頭形式存在,比如大理石,鐘乳石,石灰石,方解石等。在現代工業中,石灰石是製造水泥、石灰、電石的主要原料,是冶金工業中不可缺少的熔劑灰巖。食品中碳酸鈣還是鈣片的主要成分。

2500年前的雞蛋是啥樣的?是什麼做的能保存這麼久?

做牆的石頭

而蛋液的成分是水和蛋白質。蛋白質時間長了很容易水解,水解後的小分子通過蛋殼表層的氣孔,一點點散出或者被微生物分解。

這就是爲什麼幾千年來蛋殼完好,而蛋液卻消失了。

如果您對2500年前的雞蛋感興趣,可以到南京博物館,看一看這古人給我們留下來的 —— 一罐“土雞蛋”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