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吉思汗手下的蒙古鐵騎,東討西伐如入無人之境,留下“不可戰勝的神話”。

當忽必烈登上大汗位子的時候,不僅蒙古帝國內部矛盾加深,而且蒙古人的戰力已經大大下降。

窩闊臺汗的嫡孫海都,一直對拖雷(窩闊臺汗幼弟)家族很有成見,認爲蒙哥汗、忽必烈汗奪走他家的汗位。他一方面加緊爭奪中亞地盤,一方面跟忽必烈作戰。

當時,海都麾下有一個跟班“都哇”,他是察合臺汗國的汗王。除了配合海都作戰外,都哇經常組織兵馬入侵印度,大肆劫掠南亞財富。

這時候的蒙古鐵騎經常打敗仗,被俘的蒙古將士,往往下場奇慘,遭受印度特有的刑罰折磨……

都哇入侵印度,正值印度的哈爾吉王朝期間(1290-1320年),它是德里蘇丹國的第2個王朝。

1296年,阿拉·烏德丁·卡吉爾繼位蘇丹,他是印度歷史上的強悍君主,麾下有1支龐大的常備軍。這支精良之師,除了入侵南印度之外,主要是用來對付蒙古人。

從1297年至1299年,都哇連續3次派兵入侵印度,都被阿拉·烏德丁·卡吉爾的部隊打敗。1301年,都哇放過征伐印度的打算,因爲他要配合海都跟元朝軍隊作戰。

1302年海都死後,都哇開始自己當大佬,制定下臣服元朝、狠揍印度的方針。1303年,都哇趁哈爾吉王朝出征南印度之機,再次遣軍侵之。

蒙古人的突襲,讓領兵在外的阿拉·烏德丁·卡吉爾措手不及,匆匆退守錫裏城。察合臺軍隊2個月無法攻克,只好帶着搶奪來的戰利品撤軍,而事實上城裏已經快要支撐不住。

“像一羣試圖抵抗強風的蚊子 ”,1305年都哇再次出兵印度,又一次被印度人打得大敗,9000多名蒙古士兵遭到俘虜。再次的失敗,讓都哇勃然大怒,1306年他發動復仇之戰。

可惜,都哇沒有快意恩仇,反而自己被殺6萬人。阿拉·烏德丁·卡吉爾下令修建塔樓,用蒙古人的頭骨當材料,矗立在拉爾科特城門前。

印度人對被俘蒙古將士的懲罰向來很厲,每一次勝利之後,都要把戰俘趕進象陣裏,用大象的腳活活把蒙古人踐踏而死。

都哇統帥下的蒙古人,還不算太衰的,至少還能屢次進攻印度。1307年,都哇去世後,他的繼任者再也沒能力入侵印度。

相反,阿拉·烏德丁·卡吉爾開始入侵,阿富汗的蒙古領地喀布爾、加茲尼、坎大哈等地,每年都要受到他的襲擊。

查看原文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