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本身就是一個奇蹟,資本本來就是一個奇葩

經濟下行時,人們纔有時間進行橫向縱向的思考,企業同樣如此,絕大多數企業家也是如此。當然,也有像馬雲、任正非、王健林、老乾媽等一樣的企業家專門負責思考。因此,我說一個大型企業必須有一個專門負責思考的企業家,他既置身於企業運營之內,又站立於企業運營之外。

今天,我帶領大家思考一下科技與資本。有人稱,科技本身就是一個奇蹟,資本本來就是一個奇葩。

科技本身就是一個奇蹟,資本本來就是一個奇葩

與虛擬現實眼鏡男

科技是創造企業奇蹟的源動力

對於一家企業來說,到底什麼最重要?答案千差萬別。這個問題只有企業遭遇到發展瓶頸或者失去前進動力的時候,或許人們纔會明白,這個答案只有唯一。答案是什麼?科技。

當年“科學技術是第一生產力”提出時,是有人懷疑的,於是改革開放後的中國經濟就向着兩個方向發展了,一個方向是致力於以科技推動經濟發展,另一方向是致力於獲取資本爲目標的經濟發展。在那個時代,對錯還不會顯得那麼易於識別。當規模經濟發展到一定程度,經濟需要走出去參與國際競爭時,過剩的生產能力面對殘酷的市場競爭時,越來越多的力不從心,使得人們的觀點開始發生根本性的改變,到底誰是奇蹟,到底誰能夠真正掌控局面,便再明顯不過了。

緊接着,另一個著名的人物把科技當成重中之重。她就是格力的董明珠,格力的“掌握核心科技”響徹大江南北,伴隨着格力品牌進入千家萬戶,當然現在格力已經成爲具有世界影響力的品牌。

不得不佩服一些企業家的戰略眼光,華爲總裁任正非便是這樣的人物。他是一個只做不說的人,極少聽到任正非在媒體面前滔滔不絕,也並沒有聽說任正非講述過什麼樣的經典言論。然而,提到中國企業科技能力,任正非所領導的華爲必定佔據首屈一指的地位,華爲科技創新領域的中國一哥地位,多年無人撼動。

當中國企業還習慣於低頭幹活做事的時候,中國有幸擁有一批像枊傳志、任正非、張瑞敏、董明珠等一樣的企業家,別無他法,他們必須帶領自己的團隊,不斷突破一道道技術難題和技術壁壘,以保證企業能夠生存發展。這是對於科技成就企業奇蹟最早獲得領悟的一波企業家。

以華爲爲例,近十年華爲累計投入科研上面的研發經費達到3130億元,平均每年將銷售收入10%以上的資金投入到研發上面。在研發的具體成果上,華爲累計獲得專利授權62519件,這其中90%以上爲發明專利。在華爲,從事研發的員工數量達到8萬名,幾乎坐滿整個鳥巢,在華爲平均2個員工當中就有1名從事研發工作。這些研發人員分佈在全球15個研發中心,進行着超過1200個創新研究項目。

數字背後折射出華爲的企業理念和企業實力,這完全是一家科技驅動型的企業。它是至今仍然沒有被資本染指的巨無霸型企業集團,據說華爲現在不上市,未來相當長的一段時間內也不準備上市。與之相似的,同樣是貴州人創辦的企業老乾媽,同樣也明確表態,不會在資本市場上市。

科技本身就是一個奇蹟,資本本來就是一個奇葩

資本是令企業又愛又恨的奇葩玩意兒

誰也無法否定資本對於推動經濟和企業發展的能力,但資本着實令很多企業家又愛又恨,對於很多企業來說,這是一個奇葩的存在。

在中國企業當中,極少有像華爲和老乾媽一樣拒資本於千里之外。恰恰相反,很多企業最初的成長與發展絕大多數力量來自於資本的推力。傳統企業當中的格力、聯想、萬達、萬科等,新興企業當中的阿里巴巴、百度、騰訊、小米、摩拜等,在其成長與壯大的過程中,都或多或少離不開資本的助力,他們當中絕大多數仍然在資本的競逐當中乘風破浪一往無前。

雷軍領導的小米上市已達百日,小米股價曾經一度漲至22.2港元/股,但好景不長,如今已跌至12.3港元附近,市值較峯值已蒸發近2300億港元。承諾翻倍的小米,卻成了散戶收割機。不僅沒有C位出道,市值與其峯值比更是大跌41%,距離千億市值的目標越來越遠,雷軍目前來看很是尷尬。

2018年Q2小米集團收入452.36億元,同比增長68.3%;手機銷量3200萬臺,同比增長43.9%。淨利潤21億人民幣,漲幅25.1%。幸好小米交出了一份令市場比較滿意的答卷。在資本的助力之下,小米的營銷從互聯網思維開始取得了非常巨大的成功。雷軍上市前承諾:2018年起小米旗下的手機,物聯網及各種生態鏈產品等硬件業務的綜合淨利潤率不會超過5%。底氣就是小米的商業模式,主要靠互聯網服務掙錢。

對於小米未來的發展人們是迷茫的,小米上市前進來的資本,以及小米上市之後進來的資本和廣大散戶,他們是非常擔心自己的資金出現縮水,事實上已經縮水。雷軍更加困惑,資本需要急功近利的股價表現,小米需要科技創新擺脫硬件商家的形象,要知道互聯網公司的標籤和小家電企業的標籤是完全不同的企業估值。

與雷軍擁有同樣境遇的錘子科技仍然處於資本推動之下的燒錢模式。剛剛平息子彈短信下架的風波,接着又迎來錘子科技成都分公司解散的傳聞。對老羅來說,2018年的秋天,儼然是一個多事之秋。

科技本身就是一個奇蹟,資本本來就是一個奇葩

據公開資料,2012年以來,錘子科技保持着每年一次的融資節奏:

2012年3月,獲得天使融資900萬元。

2013年5月,獲得A輪融資7000萬元。

2014年4月,獲得B輪融資1.8億元(另有數據顯示爲2億元)。

2015年6月,獲得C輪融資約1億元。

2016年11月,獲得D輪投資約3億元。

2017年8月,獲得戰略投資約10億元。

一方面,每年都有資金注入;另一方面,錘子的經營也是持續虧損。據媒體披露,2015年,錘子科技營收11.87億元,淨虧損2.47億元。2016年,錘子科技的營業收入爲8.09億元,淨虧損4.27億元,公司淨資產爲負2.4億元。

其實,業界對於錘子科技的創新能力還是相當認可的,否則也不會有這麼多輪的資本持續進行推動。接下來,我們就要談一下科技與資本之間的博弈關係。

科技本身就是一個奇蹟,資本本來就是一個奇葩

科技和資本的節奏

對於一家企業來說,科技研發能力是有一定節奏的,任何企業都無法通過努力瞬間實現科技上面的突飛猛進。即便像阿里巴巴這樣的不差錢的巨無霸,也無法通過成立達摩學院而迅速令阿里企業的科技研發能力走上巔峯。這便是科技研發的自然規律,真心無法一口吃個胖子。

然而,資本卻完全不同,通俗來講,不就是錢嗎?只要金主願意爲你投資,你便擁有無窮無盡的實力燒下去。正在處於麻煩之中的羅胖子領導的錘子如此,已經上市IPO之後的雷軍領導的小米亦是如此。資本是一種錢生錢的玩法,當你需要資金時,他們會毫不吝惜地爲你進行投資,一方面資本看中了你的未來,另一方面資本也需要你通過燒錢模式快速成長,最終完成資本的變現。這是一個急功近利的節奏。

當一個企業的科技創新節奏脫離開資本追逐的節奏,那對於一個企業是完全不同的感覺。以小米爲例,曾經有一段時間通過互聯網思維的概念快馬加鞭地成長,這個時候的小米在科技上的節奏完全落後於資本上的節奏。這之後,小米迎來了成立後的重要低谷,聰明的雷軍意識到小米在科技研發上的落後,於是迅速加強補齊短板(其實並不能算補齊),至少讓外界看起來,小米並非只是資本和營銷驅動的公司,恰恰相反,小米本應該是一家科技驅動的公司。這是雷軍的高明之處,之後的小米又迅速走向另一個巔峯,直到現在仍然處於高速發展之中。

羅胖子並沒有那麼幸運,錘子科技仍然處於資本的節奏之下。表面上來看,錘子科技的資本節奏是跟隨羅胖子的科技創新節奏行進的,或許內心裏,羅胖子早已經被資本所綁架。看得出來,當初推出子彈短信時,羅胖子的心情多麼心急火燎!

科技本身就是一個奇蹟,資本本來就是一個奇葩

結束語

受困於科技與資本之下的企業並非少數,事故不斷的滴滴,共享單車的OFO,等等。企業可以享受資本的盛宴,企業卻完全不可缺少科技的營養餐。當風口再也吹不出金錢時,你必須擁有足夠的能力自行起飛!

查看原文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