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陳堅是廣州市公安局海珠區分局訓練大隊副大隊長,2018年9月20日早上五點多,他照例沿江邊跑步時收到路人求救稱有人溺水,確認過現場情況後,報完警陳堅就抱着救生圈和繩索跳進水況複雜的珠江中,救起了溺水男子。”陳堅所在的訓練大隊鄰近海珠區南華東路,颱風過境後一片狼藉,寸步難行。

跳江救人的廣州海珠民警屢獲國家專利!發明全透明加強型防暴盾牌

“我自己是110,但這是我第一次打110。”陳堅是廣州市公安局海珠區分局訓練大隊副大隊長,2018年9月20日早上五點多,他照例沿江邊跑步時收到路人求救稱有人溺水,確認過現場情況後,報完警陳堅就抱着救生圈和繩索跳進水況複雜的珠江中,救起了溺水男子。那時,他纔剛剛結束超強颱風“山竹”的救援工作。

從警25年,他從刑警轉到教官崗位,不變的是他一直沒有離開實戰一線。今年,他被命名爲廣東省第五批崗位學雷鋒標兵。

清早跳進珠江救起溺水男子

陳堅的手機上還保留着2018年9月20日6時05分撥出的110通話記錄。他告訴南都記者,那是他從警二十多年來,第一次撥打110。

早上五點多,他一如往常地沿着珠江邊晨跑去上班。剛跑過海印橋,他突然被一位在江邊晨練的老人攔住。

跳江救人的廣州海珠民警屢獲國家專利!發明全透明加強型防暴盾牌

“江裏好像漂着個人。”老人眼見跑步的陳堅身形高大,於是向他求助。陳堅順着老人指的方向看去,發現江水中果然有個人,似乎正在掙扎。他立即從附近的救生箱中取出救生圈和繩索,翻過江邊護欄,跳入江中,向落水者游去。

“我熟悉附近水域情況,平時幾乎每天早上都要到江邊跑步訓練,知道附近的救生設施在哪裏、怎麼使用。”陳堅判斷,再不把落水者救上來,其很有可能會被江水捲走。

跳進珠江救人之前,他先撥打了110報警,準確告知接警員事發地點和情況,請接警員通知接警組合水警支援。

“當時人已經昏迷了,身體正在慢慢下沉,我馬上用救生圈把他的頭部托出水面,先簡單施救。”陳堅向南都記者回憶,跳下珠江後,他遊了十幾米抵達溺水者附近,發現是一名身形較胖的男子,而且該男子當時已開始出現昏迷症狀。

由於正值漲潮,陳堅的腳觸不到江底,到岸邊還有一定的距離,救生圈只有一個。這種情況下,要把一名溺水昏迷的成年男子救上岸,就算對一名體格健壯的民警來說也並非易事。

他努力托起落水男子,使其頭部高出水面,然後奮力游回岸邊。由於當時珠江水位較低,水面距離江邊護欄有4、5米的高度差,陳堅幾次與岸上的市民嘗試合力將落實者救上岸,卻都沒能成功。

“不要睡啊,堅持一下。”眼見落水男子昏迷程度加重,陳堅一邊拍打男子的肩膀和手臂,一邊大喊。

此時,已經到場的接警民警、輔警以及周圍市民也是心急如焚,都爲陳堅和落水男子捏了一把汗。

幾個年輕的小夥子更是急地也準備下水幫忙。但陳堅擔心他們下水會有危險,於是馬上阻止 “我是警察,撐得住。大家聽我的,不要再有人下水了,岸太高,我們多少人下水也不能把人救上岸。”

接警民警也告訴大家:“大家抓緊繩子,再堅持一下,水警馬上就到。”

在民警的組織下,大家緊緊地抓住系在救生圈上的繩索爲陳堅加油打氣。此時,水警的快艇及時趕到了。在水警的協助下,陳堅將落水者托起,救上了快艇。看着快艇將落水者接走送醫,他才抓住繩索,爬上護欄,回到岸上。

“阿Sir好樣的!”岸邊的市民紛紛讚歎。

一上岸,陳堅馬上又撥通了110報警電話,報告了落水者已經獲救的情況後,就匆匆趕回單位,投入到當天的培訓工作中。

超強山竹“颱風”緊急救助160餘街坊

時間回到陳堅跳江救人的幾天前,2018年9月16日,超強颱風“山竹”過境廣州。

“下午三點颱風一過,南華東路樹都被吹倒,壓斷了電線,導致停電、交通也大面積受阻。”陳堅所在的訓練大隊鄰近海珠區南華東路,颱風過境後一片狼藉,寸步難行。

跳江救人的廣州海珠民警屢獲國家專利!發明全透明加強型防暴盾牌陳堅在訓練中。通訊員供圖

下午六點,受颱風強降雨影響,緊鄰珠江航道的海珠區南華中路一帶江水開始倒灌,“水勢很大,幾乎是從下水道噴湧出來。”陳堅告訴南都記者。

位於附近低窪地帶的海珠區公安分局訓練大隊也受到積水影響,教學樓和辦公樓的一樓嚴重水浸,積水及膝深。

所幸,廣州市公安局海珠區分局有應對臺風的經驗,準備了物資和預案。

轉移好單位低處的物品後,陳堅和同事們全體出動,帶着兩艘衝鋒舟,趟着齊胸深的積水,挨家挨戶搜索受困的街坊。訓練大隊還在二樓電腦室設置臨時安置點,安置被轉移出來的街坊。

“停電後夜晚一片漆黑,水面上升後漂浮着樹枝、電線等雜物,我們只能靠手電筒一家一家問有沒有需要幫忙的人。”附近老民居密集,道路狹窄,遭遇水浸後許多小巷根本無法進入。

水勢不斷上漲,陳堅和同事牽掛着住在平房裏的街坊們。“附近有個85歲的阿婆,癱瘓了十多年,我們到的時候積水只差三十公分左右就沒過她家門楣了。”他撐着衝鋒舟到阿婆家附近後,將阿婆抱上了船發現充氣艇上她無法坐直固定,陳堅就用背抵着阿婆的背,慢慢把老人家送到安全的地方。

“南華東路紡織街有一名孕婦被困,考慮到她不能沾水,我們和消防的同志一起把她送到了市二宮附近的安置點;有個40多歲的婦女心臟不舒服,我們得知後快速把她接了出來……”半年過去了陳堅記憶猶新,那一晚,他穿梭在街巷阡陌徹夜未眠,夜裏12點多了他還在確認有沒有未轉移的受困羣衆。

直到第二天中午,積水才逐漸消退,訓練大隊的民警們沒有休息,繼續消毒、清淤工作。據統計,他們那晚先後安全轉移160餘名街坊羣衆。

研發多項專利便利民警實操訓練

事實上,陳堅的本職工作是在職民警們的教官,負責教授徒手、警械、槍械等戰術技能以及防暴處突的技術等。

跳江救人的廣州海珠民警屢獲國家專利!發明全透明加強型防暴盾牌陳堅。通訊員供圖

他愛鑽研,自主研發的“加強型防暴盾牌”不僅在全國推廣使用,還獲得了國家專利;他研發了“標識彈鋼板靶”等器材克服了時空限制,民警不用到訓練大隊也能得到練習,這項發明同樣獲得了國家專利。

“裝備跟着實戰走,訓練跟着裝備走,人與裝備完整結合。”陳堅向南都記者介紹,這種盾牌全透明的設計可以拓寬視野,以攻助防、以防爲主,改變了以往普通盾牌僅立足於防護的弊端,不僅能承受刀斧砍殺、車輛碾壓、霰彈槍轟擊等高強度對抗,還附帶劈、戳、阻等攻擊型設計元素。

據此,他還研發了盾叉、盾催、槍盾合一的系列戰法,能在實戰中處置多種極端突發情況。

他向南都記者演示他開發的“微課”顯示,這塊全透明的盾牌能承受刀斧砍擊等,同時增強了手持的穩定性,十分直觀。據瞭解,他開發的警務“微課”已經通過廣東公安智慧新警務建設,向全省民警推廣。

他的“微課”視頻不僅乾貨滿滿,還趣味性十足。“要讓學習的人看得進去,不感到無聊,同時也要保證專業、實用。”爲了製作一條“微課”視頻,陳堅要先測試練習成千上百次,除了教技術,他還細心把操作中可能出現的錯誤示範、理解重點專門梳理,結合在真實案件中的應用,讓課程變得高效輕鬆。

“實戰”是陳堅提到最高頻的詞。他所教授的對象是在職民警,爲了讓警務課程更具有實用性,他帶領訓練大隊的教官們多次主動參加抓捕任務。

“看抓捕視頻是不能體會在現場執行任務的那種心跳感的。”他說。

“快準射擊”、“秒破鐵門”等技術都是他結合多年來參加抓捕、處理突發危機事件的經驗研究出來的成果,在警方實戰中均得到了非常好的效果。

“其實這裏就可以訓練樓道搜索,哪裏都可以是訓練場。”陳堅一邊從辦公室下樓,一邊扶着樓梯說。今年47歲的他從教十餘年,只要聊起戰術戰法和警務訓練,眼中就會立刻閃爍出興奮,從不疲憊。

採寫:南都記者 向雪妮 通訊員 張偉濤 高蓓蓓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