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听发小说他发现了一家超好吃的牛汤锅,来了以后才知道就是外婆富源老家的那家店;他家来头可不小,在富源做了近40年,当地80%的人都吃过他家的,有的从小时候穿开档裤就吃到现在带着孩子去吃。对于我来说,这家店更是我童年时候的美好回忆。

这是他们在富源县城的老店,门面不大、也不宽敞,老式的绿色油漆墙面搭配几张简简单单的小方桌,看上去像个窑洞,所以当地人都叫做“窑洞饭店”。

每天只要到了饭点就会如期的热闹起来;小时候来到外婆家,一向省吃俭用的他们要么就带我来他家店里吃,要么就会买上几两牛肉在家做,是什么味道真是记不太清楚了,只记得每次都好吃到肚子撑起来。

铁窗户、老灶台、大铁锅,每一处细节都能把人带回到多年以前的场景。

现在来到昆明,在吃法上做了一些完善和改良。铜锅里搭配麻辣和清汤锅底,加上各种新鲜的蔬菜和上好的土黄牛肉,看上去就很有食欲。

涮牛肉采用土黄牛身上最适合的里脊部位新鲜腌制出来,呈现红润细嫩的质感。

里面放了小葱、芝麻、辣椒面等天然调料,在腌制的过程中所有调料的香味慢慢渗透到鲜嫩的牛肉当中,各种香味混合以后把味觉提升到了最好的状态。

牛肉的品质很好,从色泽上面都能分辨出来。

各种调料不规则的粘连在肉片之上,牛肉的纤维质感显而易见。

得益于牛肉本身食材的优越性,加上腌制的手艺也恰到好处,牛肉始终保持着红嫩。

随便夹起一块来都是大片大片的,丝毫没有零碎的感觉。

待到两个锅底沸腾开来,根据自己的喜好和口味把菜品下入汤锅之中。

清汤锅底用的是当天现熬8小时左右的牛大骨高汤搭配枸杞等中草药,吃起来清淡养生一些。

他家的麻辣锅底算是重口味的,各种实打实的麻辣调料在锅底之中肆意翻滚着,看着都很刺激味蕾,闻着香味就忍不住下咽口水了,吃起来麻辣醇香。

说到蘸水,必须要说的就是里面的糊辣子了,是从贵州农村买上来的,据说当年就为了这个糊辣子,老板亲自去当地待了近三个月时间探访考察;这种胡辣子是当地农户自家种植出来的,用农村最土的方式,在柴火炉中烧制出来,烧制的程度控制得极好,非常焦脆,还会带有一些果木的灰尘在里面;再装在盐巴袋中手工搓碎而得。

喜欢吃牛肉的人都知道,其实比起瘦肉来说,牛杂的口感更为特别,其中牛肚是最受欢迎的,嚼劲十足、越嚼越香,没有吃过的人一定要尝试一次。

他家的牛肚处理的很干净,而且腥味也去除了。

毛茸茸的的质感吃起来超有嚼头,小的时候都是争先恐后抢着要吃的,一次就会爱上它。

牛蹄筋滑爽酥香,也是一份不能错过的美味。

在蘸水里加入汤汁,糊辣子的皮籽自然漂浮到碗面,隔着屏幕都能感受到一股浓厚的麻辣香味。

把肉片直接放到蘸水碗中洗个澡,裹着各种调料后令人无从拒绝。

最喜欢这种壮瘦相间的,鲜嫩麻辣的味觉回味无穷。

这样的蘸水,就是随便搭配什么食材都会很好吃,很多人会专门在他家买上一点糊辣子带回家煮面条吃呢。

从麻辣锅底锅底中随意捞出一勺,花椒、辣椒、生姜等调料满满当当,他家的麻辣属于香辣型的,哪怕平时再怎么吃不了辣的人都觉得很好吃。

牛肉涮出来非常入味,里面的辣椒是市场上最好最香的,一般的店家根本舍不得用。

说实话,他家的锅底就是拌着饭吃都不用多余的挑拣,里面的调料都能吃。

牛蹄筋、豆腐皮,再普通常见的食材沾了锅底的光都会让人刮目相看。

他家的炸牛肠也算是一绝,简直就是一道下酒神菜。看似做法简单,实际上火候和时间的控制是最难的,炸出来焦脆酥香,一口下去油脂四溢,瞬间绽放于口腔之中,但却使人感觉不油腻。

最喜欢的吃法就是牛肠搭配干椒一起入口,唇齿留香的体验感超级满足。

店里装修古色古香,木制的门窗和颇有韵味的墙壁,加上一束刚好直射在桌上的灯光,随意拍上几张照片都显得格外亮眼和别致。

干净清幽的整体环境感觉也很舒适,略带一点小资文艺气息。

很多人知道富源的酸菜因水土而出名,却不知道为什么富源的牛肉馆为何到处都是;那么就一定要来这里试试这家正宗的富源牛汤锅了,吃过一次你才会真正意识到美食的定义。

在哪:昆明市盘龙区联盟路361号(富源牛汤锅)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