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酒論壇明日不見不散!

記者 | 馬婷 編輯 | 魚非子 美編 | 古德白

近日,微酒記者獲悉,亳州古井銷售有限公司發佈《關於下發運營包銷“古井貢酒”產品漲價的通知》,據通知顯示,根據公司品牌及產品線規劃及運營成本上升情況,對運營包銷所有“古井貢酒”產品價格進行上漲,按照現行價格統一提升15%,並且2019年將根據市場情況持續調整價格。

至此,已有古井、仰韶、國緣、洋河、四特等五家酒企“不約而同”地宣佈了10月起上調戰略產品的消息。

漲價,是今年的高頻詞彙,其“浪潮”已經三度席捲行業。然而,與前兩次漲價主由“外因”推動不同,此一次的漲價,企業的“內因”佔了主位。

01

一年三現漲價潮,區域龍頭成新的“始作俑者”

隨着五家企業漲價信息的披露,有行業人士稱其爲“今年第三次漲價潮”。有趣的是,在此輪漲價中,除仰韶外,幾家企業都開始有意無意的避開了環保話題。

今世緣在漲價文件中如此表述漲價原因:“考慮到釀酒原材料、產品包裝、倉儲物流等生產運營成本的上漲,以及國緣品牌未來可持續的戰略定位。”而洋河方面,則流出了或已提前完成年度銷售任務的消息。

“單從企業直接透露的漲價原因來看,已經逐漸拋開環保等外因,將出發點放在了自身發展上”,有行業人士說道。

資料顯示,在此之前,行業所經歷的兩次漲價潮,環保是主要誘因。

第一輪漲價潮,在今年年初登陸,由啤酒首先挑開口子。1月1日起,華潤雪花、青島等多家啤酒企業對產品進行價格調整。有行業人士激動地稱:“啤酒行業十年來首次集體漲價,真正的拐點來了。”緊隨其後,多家白酒企業的調價信息亦相繼出爐。

第二輪漲價潮,在環保整頓來襲後集體爆發。從4月初延續至7月。

在這兩輪漲價中,“環保”,是酒企所給出的漲價理由,絕大多數酒企直接在漲價通知中對此進行了陳述。

例如,瀘州老窖在此前發佈的調價通知中明確指出:“包材價格將面臨第三次上漲……根據本波漲幅加上上兩波漲幅,重新確定公司定價”。而西鳳所發佈的漲價函中雖未明確將漲價歸因於環保,但據內部人士透露,這就是其漲價的主要原因。

可以看到,今年的第三輪漲價潮,漲價的原因已經發生了變化。除此之外,漲價的主導企業也有所不同。

囿於篇幅,我們未能盡數列出所有的漲價企業。但從上表中我們可以看到,前兩輪漲價,基本覆蓋了中國白酒行業的大多數企業,名酒企業、地產龍頭均在其列。

正因爲此,有行業人士認爲,名酒企業漲價爲其它酒企預留了價格上漲的空間,故而,名酒企業漲價是推動今年前兩輪行業價格上漲的主導者。

但第三輪漲價潮的發起者則主要集中在區域強企。“可以說,這一輪漲價是由區域龍頭企業發起的。”有行業人士如此評論。

02

跟隨者變發起者,炮製第三輪漲價潮的區域龍頭是冒進還是維穩?

在此前的漲價潮中,區域龍頭企業一直扮演着跟隨者的角色,因此,對於這一輪的漲價,有行業人士直言“一點預期都沒有”。

區域龍頭企業炮製此次漲價浪潮的底氣在哪兒呢?

首先,各家上調價格的核心產品均在中秋銷售中取得了不錯的業績。

今世緣方面透露,國緣品牌形象及市場份額得到了有效的提升,年度目標任務已經接近完成。有知情人士告訴微酒記者,就南京一個區域,國緣就斬獲了超過10億的銷量,已經超額完成全年目標任務。

古井方面,有安徽經銷商表示:“200元左右價格帶的古8銷售情況不錯,尤其是合肥市場。”另有消息稱,古井貢酒年份原漿的銷售在今年的7月份即已比肩2017年全年的次高端銷售。

微酒的中秋行情調查結果也顯示,38%的經銷商認爲中端價位段產品增長最快,超過了次高端、高端以及低端。毫無疑問,區域龍頭企業的主力產品就集中於這個價格帶。

如此大背景下,區域龍頭企業緊隨中秋旺季之後的漲價,又透露出了怎樣更深層次的集體圖謀呢?

“這其實是一個傳統的漲價節點,”有經銷商談到,“剛剛過了中秋節,現在進入了平靜期。”在他看來,在這個節點漲價,暫時不會影響經銷商進貨,一般而言,下一個進貨節點會在春節之前。

“所以,此輪漲價在渠道層面更多的是爲了理順價格關係。”有行業人士一針見血地指出。

有行業人士透露,雖然區域龍頭企業在此前的漲價中一直有所行動,但總體而言都是採取“小步快跑”的方式,所以此輪漲價是有些酒企既定的動作。

再從市場實際情況來看,有行業人士直言不諱,“雖然一些企業的銷量看似上去了,但價格問題不容小覷。”

從今年中秋行情的調查結果來看,除茅臺價格穩居高位外,不少名酒產品的實際成交價格與廠家制定的目標價格之間還有差距。中秋國慶雙節之後,微酒記者也從市場上了解到,以茅臺、五糧液等爲代表的名酒產品價格沒有明顯回落。“綜合來看,今年雙節前後名酒價格整體比較平穩,上漲與回落沒有前幾年明顯。”有經銷商如此表示。談及原因,他說:一方面是由於名酒企業通過停貨、減少甚至取消市場費用等方式主動干預管控價格,另一方面是經銷商今年雙節期間主動放棄了打“價格戰”。

“中秋旺季尚且如此,何況平時?所以名酒價格的這種穩定,就像給區域酒企架了一個價格天花板。”有行業人士說道。並且他認爲,長時間在“規定區域”充分競爭的區域酒企,產品價格如果管控不好極容易出現穿底。

在中秋旺季之後的這種調價,在一定程度上有助於價格維穩,理順渠道,同時也釋放出了積極的信號。“我們判斷一個品牌或者產品在市場的表現,核心在於價格是否穩定。”有經銷商補充道。

除了唱“穩字訣”外,行業人士認爲,區域龍頭企業的不斷提價,也是在唱“破字訣”。

從競爭關係來看,名酒企業大力傾軋之下,區域龍頭在戰略上是要突破名酒封鎖,提升品牌形象的。據介紹,目前而言,最主要的突破就體現在價格突圍,並依靠區域酒企天生的地緣優勢來進行消費者搶奪。

但也有行業人士指出,在當前的環境下,價格及渠道管控的難度日益增大,有的名酒企業甚至直接取消了市場費用。區域龍頭企業祭出的“漲價招”能否助力其突破重圍還很難說。

查看原文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