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10日起,2019年考研開始了網上的正式報名,大學裏的考研黨如今進入了最後衝刺時間。從暑假開始,考研培訓的廣告貼滿了一個又一個高校,高校周圍的培訓機構也開始了一輪又一輪的衝刺輔導,“二戰輔導班”“衝刺備考營”“名師一對一”讓備考學生心甘情願地掏空腰包。針對考研的培訓由來已久,考研輔導機構的數量也在逐年上升,其中的亂象更是愈演愈烈。不少學生反映,考研培訓機構收費高性價比低、輔導內容師資和廣告不符、培訓環境差、安全隱患多,不僅讓價格高昂的學費打了水漂,耽誤了考研前珍貴的複習時間和複習進度,直接會影響考研結果。(中國青年報10月22日)

濟南考研報名現場確認考生排長龍

考研培訓亂象,和中小學課外培訓亂象,背後的原因是一樣的。在旺盛的培訓需求面前,一些培訓機構通過誇大培訓效果,以“名師”、“保過”、“押題”等吸引學生選擇培訓。要治理考研培訓亂象,需要加強對培訓機構的監管,要求培訓機構有合法的資質,並依法經營;更重要的是,必須改革我國考研製度,加大推免力度,全面實行申請—審覈制,以讓考研擺脫目前的應試傾向。

當前的考研培訓熱,是和應試化考研對應的。而應試化考研,源於研究生統一入學考試。在部分高校實行推免(推薦免試),部分學生以推免方式讀研之外,其他要讀研的學生,都要通過統一的入學考試。爲此,有不少準備考研的學生,就針對考研科目進行考試準備。這導致考研應試準備低年級化和考研培訓熱升溫。有一些大學生從大一開始,就準備考研,參加考研培訓,而學校也爲這些準備考研的學生大開綠燈,對非考研科目的要求很鬆。其後果是,不少考研考出高分的學生,並沒有接受完整的本科教育,影響我國研究生生源質量;而那些考研失敗的學生,由於沒有接受完成的本科教育,就業特別艱難。

3500名考研生同上一堂課 消耗近三千盒飯30桶水

遏制考研應試化,就必須改革考研製度。過去多年來,我國一直在推進研究生推免改革,即獲得推薦資格的研究生,可以免除參加全國統一的研究生入學考試,而通過面試被研究生招生機構直接錄取。研究生推免制度,是和國際接軌的研究生入學制度。從國際範圍看,研究生入學都實行申請—審覈制,即由學生自主提出申請,大學獨立進行評價錄取。但在我國,實行推免制度,卻遭遇質疑,甚至有人把當前考研的應試競爭,歸爲推免制度,其理由是,在實行推免制度之後,名校留給裸考學生的機會越來越少,爲了能考進名校,裸考的競爭就更爲激烈。

在招生中同時實行推免制度和統一考試入學制度,這一問題確實存在。尤其是對於一些地方本科院校的學生來說,他們能獲得推免的機會很小,絕大多數要參加統一的入學考試,而且他們很多是把考研視爲“華山一條道”。對此,治理的措施,不是減少推免人數、比例,而是應該在研究生入學中,全面實行推免制度。這是扭轉考研應試化,提高研究生生源質量,以及引導我國本科院校重視給學生完整的本科教育的根本途徑。從目前我國高校實行的推免制度看,推免制度並沒有出現公衆所擔心的招生潛規則問題,反而促進了招生質量的提高,學校在評價、錄取學生時,更重視本科期間的綜合表現、學術興趣以及學術潛能。基於實行多年的推免制度,清華大學從2017級博士研究生招生開始,全面推行“申請-審覈”制,上海交大則從2018年開始,不再組織統一的博士生入學考試,全面實行本科直博、碩博連讀和“申請—考覈”制。考慮到這些高校的博士和碩士招生數量已經相當,比如清華的博士13081人,碩士19062(其中專業學位12576),在博士招生中能全面實行申請—審覈制,那碩士招生也完全可以實施。

山東青島:18考研落幕,新一屆考研佔座大戰開始

對於實行申請審覈制,肯定會有輿論拿公平說事,這當然需要高校保障招生的公平公正,但也必須認識到,反對實行申請—審覈制的是應試化考研的利益羣體,其中就包括考研培訓機構,還有就是不重視本科教育,把考研作爲“育人目標”的一些地方本科院校。我國要從提高研究生培養質量,扭轉應試考研出發,深入推進研究生招生制度改革,並通過研究生招生改革,破除存在於考研中的唯分數論、唯升學論和唯學歷論。

查看原文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