插画/苏连娇

近日,一场主题为“儿童阅读和父母阅读”的交流会在市图书馆举行,专家现场分享亲子阅读经验。阅读,目前在中小学课堂和课后的比重加大,父母也更加重视孩子的阅读体验。专家建议,陪伴孩子阅读,应从和宝宝对话开始。除此之外,父母还要提前做好知识储备,为孩子营造良好的阅读氛围。

阅读分三境界 从一本好书开始

在东莞许多家庭,睡前父母为孩子读一本绘本、一则故事已成为日常。然而,如何保证阅读质量,如何科学有效陪孩子阅读对许多家庭来说却是个大难题。对此,广东省家庭教育讲师团“金牌讲师”、东莞家庭教育专业委员会主任郝东老师认为,要做到高质量的儿童阅读,首先,应从一本好书开始。他建议,父母为孩子选取阅读书目时,应参照选取“原著”、知名出版社、再版次数多、写序的人厉害、字间距和行间距细密、插图适度、书名中肯等几个标准。

选择好书目后,明确读书分三个境界,即粗读、精读和研读。其中,粗读指略微、大致地快速浏览一次,适合在“书店购书”时阅读。精读侧重于深入细致、不断思考、反复、逐字逐句、对重要语句和章节完全理解。研读也叫联想式阅读,适合初高中生,在阅读过程中画出关键语句,标注自己对文章的理解、联想、不同观点、疑问,并归纳作者的意图、理论体系,写读后感。

0至6岁均可进行亲子阅读

阅读,能够陪伴一个人终身。那么,孩子从何时开始阅读最合适呢?亲子阅读如何有序进行?郝东建议,从0岁开始至孩子上小学,都能进行亲子阅读。“阅读不一定要看懂文字,包括视觉、听觉,父母不妨从和宝宝对话出发,培养孩子的阅读行为。”具体可划分为几个阶段:

第一阶段(0~1岁):单纯的阅读行为,父母在固定时间和地点,与孩子聊天、讲故事等,让孩子对父母的声音留下美好的感受。

第二阶段(1~2岁):仍固定时间、地点,与孩子聊天、讲故事,这个时候可以拿立体绘本作为重要工具,注重培养孩子听觉和对书的好感,将孩子视线往书上转移。

第三阶段(2~3岁):父母坚持与孩子泛读,激发孩子强烈的语言欲望。允许孩子“乱读”,不强调内容,最重要的是培养孩子的阅读习惯。此时,父母要及时给予回应:微笑、倾听、语言反馈、点头、鼓励。在选取绘本时应注意,采用短句、画面单一、色彩不要太丰富,多次重复的某一绘本。

第四阶段(3~4岁):父母读新故事,孩子讲旧故事;父母积极倾听,并对故事内容进行反馈,增强孩子的表达欲望和信心。

第五阶段(4~5岁):以听孩子讲为主,父母及时给予回应,并适当分析讨论。这时候父母的回应,要更为宽泛,借此训练孩子的思维广度和想象力,可以多进行一些开放型问话。

第六阶段(5~6岁):孩子固定时间、地点和独立阅读,父母重点与孩子分享、讨论书本内容。

百问千答

Q:为了培养孩子阅读,父母需要做好哪些准备?

郝东:1.储备知识。可参考《阅读的力量》《朗读手册》《如何阅读一本书》。

2.郑重仪式化。孩子可以拥有自己的书,在书的扉页清晰标注姓名和购书来由。

3.利用即时反馈的力量。孩子拿起书,父母关注;孩子读书,父母配合;孩子读完书,父母给予讨论和反馈。

4.良好的阅读环境。书籍应与环境配套,设置专门的书桌阅读,别在床上阅读。

5.分享与展示。获得赞赏和肯定的阅读,进行家庭故事交流会、小朋友故事比赛,书中内容实际运用到生活中。

6.示范与氛围营造。

Q:孩子不爱阅读,一定不好吗?

郝东:父母常常陷入一个误区,认为孩子不爱阅读,就落后于人。事实上,这个问题要辨证看待。首先,父母要明白阅读的意义和作用。其一,是培养孩子的抽象思考能力。如今,许多学生喜欢画面知识,如视频,继而对文字符号没感觉。阅读,能够培养孩子不依赖于视觉去思考。不过,这种抽象思考能力的培养不一定靠阅读,还有绘画、对话、评书、音乐等方式。其二,阅读利于孩子开阔视野、获得资讯。其三,帮助孩子获得知识。这些目标,并非只能通过阅读来满足。如果孩子喜爱阅读,那么,随着年龄的增长,阅读需往具备现实意义和文学意义的作品靠拢。

Q:有哪些适合父母读的书?

郝东:推荐几个方向。想了解学习,父母可以阅读《学习之道》《刻意练习》《运动改造大脑》;想了解情商,可以阅读《培养高情商的孩子》《同理心文明》;想培养孩子习惯与素质可以阅读《法国妈妈育儿经》;想要增加见识,推荐《二手时间》《常识》。

(记者 张理萌 实习生 罗栩清)

查看原文 >>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