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代十國第一人:智謀堪比孔明,趙匡胤說此人若在,無法篡位!

王樸,字文伯,東平(今屬山東)人。年輕時考中進士,任校書郎,依附於漢朝樞密使楊鄰。楊邠與王章、史弘肇等人有隔閡。

玉樸見漢朝建立時間很短,漢隱帝劉承祐年少情弱,任用小人,而楊邠身爲大臣,與將相互懷怨恨,知道漢政必亂,於是離開楊邠而東歸。後來李業等人建議漢隱帝誅殺權臣,楊邠與王章史弘肇都被殺,三家的門客多受牽連,而王樸因已離開楊邠的緣故,獨自免禍。

周世宗柴榮鎮守澶州(今河南清豐西)時,王樸爲節度掌書記。世宗爲開封(今屬河南)尹時,拜王樸爲右拾遺,擔任推官。世宗即位後,升遷王樸爲比部郎中,王樸獻《平邊策》。

又升遷爲左諫議大夫,主持開封府事務。半年後,再升遷爲左散騎常侍,任端明殿學士。此時,世宗新即位,銳意征伐,既已阻撓羣議,親率大軍擊敗劉旻於高平(今屬山西),返回之後,而更加註意治兵,慨然有統一天下之志。世宗多次拜訪大臣,詢問治國之道,選文學之士徐臺符等二十人,讓他們作《爲君難爲臣不易論》及《平邊策》,王樸也在被選人之中。而當時的文士都不想讓世宗急於用武,認爲要平定僭逆和叛亂,關鍵在於把修治文德放在首位。只有翰林學士陶穀、竇儀,御史中丞楊昭儉與王樸都在文章中談了用兵之策,王樸認爲江淮是可以最先奪取之地。

世宗本來已經很瞭解王樸,等到看到王樸的文章議論偉然有理之後,更認爲他是奇才,請來與他商議天下大事,意見無不相合,世宗於是決心重用王樸。顯德三年(956),世宗徵淮時,以王樸爲東京(即開封)副守留。返回後,拜王樸爲戶部侍郎、樞密副使,接着升遷爲樞密使。顯德四年(957),世宗再次徵淮,以王樸留守京城。

世宗之時,對外從事征伐,而對內修明法度。王樸爲人,聰明敏睿而多才智,不只是對當世之務,甚至於連陰陽律歷之法,也莫不通曉。顯德二年(95世宗詔命王樸校定大曆,王樸作《飲天曆》顯德六年(959),世宗又詔命王樸考正雅樂,樂成之後,其聲雍容和鳴。

王樸生性剛毅果敢,又被世宗所信任,所以凡是他所做的事情,當時沒有人敢於非難,不過人們對王樸所做之事也確實挑不出毛病而有所增益。世宗徵淮時,王樸留守京城,擴建新城,開通道路,規模壯偉,氣勢宏闊,現在(按,指《新五代史》作者歐陽修所生活的北宋時期)京城的建制,多是王樸當時所規劃。王樸所考正的雅樂,到現在還用着它,不可變更。王樸所陳述的用兵的方略,不只是一時之策。至於王樸預言各國滅亡次序時所說:“淮南(按,指南唐)可以最先奪取,幷州(按,指東漢,亦稱北漢)是必然要拼死頑抗之敵,最後滅亡。”此後宋朝建立,平定四方,惟獨幷州之敵,最後歸服,都恰如王樸所預言。

顯德六年(959)春天,世宗派王樸巡行視察汴河口,修建斗門。王樸返回時,探訪故相李穀的府第,疾病發作,倒在座位上,被擡回家而死,年五十四。世宗親臨其喪,以玉鉞敲地,悲慟欲絕者四次。世宗追贈王樸爲侍中。

查看原文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