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信息大爆炸時代,各種各樣的信息充斥眼球,消費者尤其是對精準信息非常渴求亟需的醫療患者需要一個專業信息聚合平臺——這正是妙尋醫生在做的事情。希鷗網專訪妙尋醫生創始人王起:率先提出HDSS概念,基於人工智能技術打破醫療信息壁壘 (原標題)。

希鷗網專訪妙尋醫生創始人王起:率先提出HDSS概念,基於人工智能技術打破醫療信息壁壘 (原標題)

爲期三天的第二屆世界人工智能大會於8月29日在上海世博中心召開,大會匯聚300多位全球人工智能領域頂尖科學家及企業領袖,展示了未來人工智能的應用場景。探討AI醫療健康的“2019全球人工智能健康峯會”也同期舉辦,產學研共同聯合,探討醫療健康AI產業化發展路徑。

人工智能與醫療大健康的融合不斷加深,發展勢頭強勁,有報告顯示,到2025年,AI應用市場總值將達1270億美元,其中醫療行業佔五分之一。

在人工智能的賦能下,醫療的發展正從以疾病爲中心的治療主導模式進入以患者爲中心的服務模式。醫療人工智能要達到規模化落地,推進“健康中國”目標實現,需要推進AI在醫療健康的全場景覆蓋,這其中,北京尋尋科技有限公司研發的“妙尋醫生”亦可以充當其中重要的一環。

妙尋醫生基於大數據和人工智能技術,爲用戶提供高效、精準的醫學專家優選平臺。產品首創的基於傳統職級、學術論文及患者評價等多維能力模型,打破傳統的信息壁壘,爲用戶進行專家選擇提供客觀、公正的信息。

尋尋科技在成立之初便樹立“以技術爲核心競爭力”的發展理念,創業核心團隊成員有超過十年的國內知名互聯網企業、醫療企業工作經驗,技術人員佔比達80%。 作爲一家典型的技術驅動型企業,尋尋科技將長期堅持“聚焦人工智能技術,改善醫患互動鏈條”這一核心戰略,未來將爲廣大消費者提供更有價值的產品和服務,共創美好未來。

信息大爆炸時代,各種各樣的信息充斥眼球,消費者尤其是對精準信息非常渴求亟需的醫療患者需要一個專業信息聚合平臺——這正是妙尋醫生在做的事情。“妙尋醫生”在創立之初,就旨在向患者提供匯聚的、加工過的,對患者有價值的醫療信息。

接受希鷗網&CEO網採訪時,妙尋醫生創始人王起向我們介紹,妙尋醫生在國內首次提出HDSS(Health Desision Support System)概念,連接患者與醫療機構,影響患者就診決策,提升患者醫療素養,提高醫療效率和質量。妙尋醫生平臺的基礎數據與用戶貢獻可以形成螺旋上升,基於知識圖譜爲用戶提供推薦意見,而不是評估結果;是爲用戶更好的使用醫療資源,而不是替代醫療資源。

爲了提高患者表述醫療信息的準確性,同時方便患者瞭解醫療服務信息,解決患者和醫療方相互“自說自話”溝通不暢的問題,“妙尋醫生”做了長期的技術攻關與突破,對患者的搜索意圖,做了語義擴展,使得患者的搜索意圖與醫療信息中的知識點相匹配,通過檢索,查到最相關的知識表達(包含相關的症,病,醫,藥等)返回給患者。

除此之外,妙尋醫生還推出智能機器人健康管家小白,在提供基本服務之外,匯聚用戶關於健康的一切疑慮,隨時做好準備爲用戶解答,從而提升用戶體驗與品質。而未來,妙尋還會通過從匯聚的醫療信息中智能提取標籤,從而全方位形成醫生的精準人物畫像,再基於醫生的能力模型,按疾病、地域做精準智能分析推薦。

截止目前,妙尋醫生平臺已匯聚了全國近10000家三級醫院的80萬醫生信息,及與之相關的1200萬學術論文和500萬的患者評價,其旨在通過自己的理念與技術,數量級提升患者求醫過程中的選擇體驗,已於2017年底獲得東湖衆合天使投資。

瞭解更多關於妙尋醫生的內容,請看希鷗網與王起先生的QA問答:

希鷗網:請您簡單介紹一下之前的職業經歷

王起:在創辦妙尋醫生之前,主要在互聯網公司從事產品、研發和運營相關的工作。2012年2002年任金山軟件項目經理,負責金山與NOKIA的合作項目,並獲得NIOKIA中國最佳合作伙伴。2006年加入Fastmobile擔任產品總監,負責手機應用產品FMX的產品,因出色的戰略先發,2008年被RIM收購。

2011年出任心遊科技的研發總裁一職,負責的遊戲項目《逍遙江湖》連續三年用戶過億,流水過億,推動心遊科技於2015年登陸“新三板”。這中間,2013年《逍遙江湖》出海越南,上線當月流水突破500萬,當年成爲越南同品類第一。

2016年,加入新華社瞭望智庫擔任技術總監,負責新華社智庫雲平臺的建設,因特色的產品設計和穩定的技術框架,及精準的項目控制,成爲新華社的明星產品,深獲好評。

希鷗網:請問您是在什麼市場背景或市場機會下創辦妙尋醫生的?創業的初心是什麼?

王起:2015年左右因爲身體原因頻繁需要醫療服務,在尋醫就診過程中感受到的體驗是非常糟糕的。首先,我們處在一個信息大爆炸的時代,很難找到自己想要的信息。其次,即便獲得了信息,對患者來說很難分辨其中的真僞。

在這個過程中我思考,能否利用現有的技術結合產品體驗模型,打造一款基於互聯網技術和人工智能技術的產品來提高患者的醫療就診體驗,主要是幫助患者充分了解醫療信息。我認爲基於過去的數據,加工過的信息就能夠成爲人們需要的知識。

另外我判斷,在技術的推動下各行各業都在發生生產關係和組織關係的變革,醫療行業業不會固步自封,未來一定會朝着更好的方向發展。所以決定在這個領域創業。

希鷗網:妙尋醫生在國內首次提出HDSS概念,可否簡單介紹一下這一概念?其基本邏輯是什麼,相比傳統尋醫方式有何不同?

王起:我們認爲醫療本身是醫患雙方互動的過程,我們不能只認爲醫生的決策重要,而忽視患者的意見。決策是靠信息支撐的,如果沒有足夠清晰的信息,是無法決策的。患者不僅要有選擇的權利,還要有選擇的能力,因此我們提出了HDSS(Health Desision Support System)概念,平臺的基礎數據與用戶貢獻形成螺旋上升,基於知識圖譜爲用戶提供推薦意見,而不是評估結果,是爲用戶更好的使用醫療資源,而不是替代醫療資源。

希鷗網:相比目前的互聯網醫療平臺,您認爲妙尋醫生的核心優勢和差異化體現在哪些方面?

王起:首先定位不同,平安好醫生、微醫等等是幫助醫療機構爲患者服務。妙尋醫生則是站在患者立場,以患者的角度尋找醫療信息和資源。

其次,平臺角色不同。妙尋醫生是在給予患者充分的信息,最終選擇權還是在患者手裏,患者來判斷什麼樣的診療對自己有幫助。和其他傾向提供服務的平臺不同,妙尋醫生更傾向提供信息

第三,商業模式不同。目前互聯網+醫療平臺更多的是宣傳醫生,以醫療機構的立場爲醫院和醫生爭取患者,或者提供醫患之間鏈接。妙尋醫生則是站在患者角度致力於提供更多真實信息,提高患者在診療過程的參與度。商業模式不同,產品的設計框架、定位和信息組織就會不一樣。

希鷗網:妙尋醫生定位於高效、精準的專家優選平臺,具體如何保障幫助患者“找到最合適的專家”?

王起:對我們來說,通過技術的優化和平臺演進,讓患者找到適合自己的專家。

我們很多耳熟能詳的都是“網紅專家”,其實很多也很專業專家醫生是沒有時間也沒有能力打造個人互聯網影響力的,但實際上他們醫療水平很高。妙尋醫生做醫生模型,根據基礎信息、科研論文和患者評價等等,做了40多個標籤,根據關鍵指標,通過公式算出來針對某個醫療方向領域,醫生的能力是怎樣的。

我們希望,患者在做決策的過程中,不僅是要找到一個好大夫,更希望患者在意識到症狀出現的時候,對接下來的就診過程和病情發展做到心中有數。互聯網本身就是提供透明的信息,讓參與者看到預期。

妙尋醫生可以和現在智能家居“家庭醫生”相結合,患者對醫生做的任何動作都心中有數,而不是像過去只是一個從命的“角色”,患者需要有判斷能力,那就需要掌握相關的信息。

希鷗網:如何和智能健康等行業合作?

王起:我們現在做得事情,暫時沒有直接對接C端患者,更多的是賦能整個行業,通過相關機構爲患者提供服務。我認爲,生活的未來,智能化是趨勢,包括智能家居、智能大健康等。對我們來講,和智能大健康等領域的夥伴一起合作,在各自範圍分別提供各自專業的服務,共同爲用戶構建服務閉環,爲用戶提供最人性化的服務,這是最好的。

希鷗網:在創業過程中有什麼收穫?創業者尤其是醫療行業創業者應該秉承什麼樣的態度或品質?

王起:創業非常考研一個人的恆心。創業者經常處在絕望時刻,假想的事情沒有做到,設想的結果沒有發生,你怎麼篤定自己的判斷是正確的?所有的判斷都是預判,預判的過程會遇到各種挑戰和質疑,同行的質疑,投資人的質疑,甚至自己的質疑——這還能堅持嗎,這能行嗎——所以創業想要成功,取決於一個人的決心有多大。創業像唐僧取經,是修煉內心的過程。

和其他方向相比,我認爲醫療行業的創業需要以下幾個方面的能力:

第一,專業性知識。我們做別的一些行業,可以把自己當作用戶,以用戶的角度思考問題。但在醫療行業,很難站在患者的角度去做假設,因爲生病和不生病是完全不一樣的。因此就需要很多知識,我們現在有專業醫療團隊的後援,用他們的專業知識來幫助項目發展。

第二,需要深度理解特殊的創業環境,醫療行業的環境和互聯網環境是不同的,互聯網是公平公開的,但目前醫療行業還不能完全打開。

第三個,忍受孤獨。醫療行業創業難,其中“發聲”都挺不容易,因爲關係生命安全,因爲其他各種因素,媒體都不太願意做醫療相關報道,因爲判斷不了你真不真、好不好。所以在這個行業創業,願意爲你吶喊的人不多,創業者需要忍受孤獨,踏實前進。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