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在線10月22日訊(浙江在線記者 石瀟俊 通訊員 沈雁 郭俊)10月21日,金山國際貿易城董事長夏林勇早早從上海來到義烏,參加浙江省省外浙商市場採購浙貨對接會(以下簡稱“浙貨對接會”)。從2014年開始,浙貨對接會已成功舉辦四屆,夏林勇的腳步也隨着浙貨對接會從海寧到了永康,今年又來到義烏。

當天上午,由浙江省工商局、義烏市政府主辦的浙江省第五屆省外浙商市場採購浙貨對接會與第24屆義博會同時開幕,來自全國15個地區的200名省外浙商市場經營大戶,搭建起省外浙商市場與義烏中國小商品城的商貿平臺,爲“浙貨銷天下”拓展更加廣闊的渠道和空間。

浙貨對接會走過5年,夏林勇頗有感觸。“許多年前,上海的消費者都要趕着火車來義烏採購商品,如今藉助浙貨對接會,上海的消費者通過當地的商戶,也能夠購買到心儀的產品,實實在在多了實惠和便利。”

隨着越來越多的浙商走出浙江,省外市場已經成爲推動浙江製造和浙江產業提升發展的重要力量。浙江省市場協會負責人在對接會上介紹說:“我們希望將省外浙商請回來,到省內市場採購,在這種背景之下,以政府搭臺,企業唱戲,意在加強省內省外市場對接的‘浙貨對接會’便應運而生。”

從螞蟻雄兵”到千軍萬馬

來自威海文登的李樹法,也稱得上浙貨對接會的老面孔。李樹法在文登義烏小商品城裏經營着一個店鋪,產品主要是家居小百貨。一天前,李樹法帶着20多萬的採購預算,跟隨金田陽光投資集團董事長金位海來到義烏。

從事家居小百貨行業15年,李樹法深刻感受到義烏小商品在當地逐漸受到歡迎。“義烏採購過去的商品在威海文登銷售,品類比較多,而且價格也有優勢,以前老百姓認爲義烏小商品雖然價格便宜,但產品質量無法保證,但現在隨着生產工藝逐步提升,義烏小商品已經在當地遍地開花。”

而在金位海看來,如今的義烏小商品不僅質量可靠,更是有了自己的“標準”。“同期舉行的24屆國際小商品博覽會,跟往屆最大的不同,就是在名字上增加了‘標準’二字。”金位海說,“如果把以前的小商品稱爲‘螞蟻雄兵’,現在的小商品就是‘千軍萬馬’,產品的質和量都有了巨大的提升。”

此次浙貨對接會,金位海帶了一個100多人的代表團,用他自己的話說,作爲一個浙江人,希望通過他們這些在全國各地辦市場的經營戶,源源不斷把義烏的商品銷往全世界,對義烏和浙江的發展有所幫助。

相關統計數據顯示,目前有5000多家浙商創辦的專業市場,500多萬浙商經營戶活躍在省外,這些省外浙商市場銷售的日用商品70%來自浙江,每年帶動約3千多億元的浙貨銷售。

對接會不乏千萬級銷售大商戶

義烏中國小商品城是浙江市場的行業領頭羊和精品浙貨的展示窗口,爲了進一步擴大消費,助推浙貨銷售,本屆“對接會”舉辦場地選址小商品之都義烏,嫁接第24屆義博會,與義博會同時開幕,更有助於精準對接。

本屆對接會和義博會,展區設在義烏商貿城,創新開闢了“浙江製造——省外浙商市場採購區”和“義烏好貨——省外浙商市場採購區”兩個特別展區,展示省內和市場內優質商戶的品質商品,供對接會嘉賓和採購商參觀採購。

利用“對接會”與“義博會”雙方搭建的優質平臺,充分發揮各自優勢,實現資源共享,互促共進,使“義博會”成爲“對接會”的大基地、大舞臺,“對接會”成爲“義博會”的創新點、新亮點。通過舉辦“對接會”,建立省外浙商市場與中國小商品城之間長期的經銷合作關係,進一步擴大浙貨銷售,助力消費升級,從而促進產業結構優化提升,全面推進浙江經濟的高質量發展。記者從對接會組委員瞭解到,此次共有來自全國15個地區的200名採購商參加,採購商經過挑選,多數規模爲上年度百萬銷售額,其中不乏商戶上年度銷售千萬以上,採購商實力雄厚,相信此次“對接會”必然會有新的突破。

浙江省工商局局長馮水華表示,這次對接會,必將有利於推動省外浙商市場與義烏中國小商品城建立長期的經銷合作關係,實現資源共享、優勢互補、強強聯合、互促共進,爲“浙貨銷天下”拓展更加廣闊的渠道和空間。

查看原文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