踐行“兩個絕對” 共建幸福大通

時政 | 民生 | 熱點| 民俗 | 文化 | 新聞 | 旅遊

文明傳家幸福長

——大通縣景陽鎮“五星級文明戶”李創業家庭

本期我們介紹的是大通縣景陽鎮什家村“五星級文明戶”李創業。說起自己家被評爲“五星級文明戶”,李創業憨厚地笑了。瞭解過程中,李創業先說起了自己的母親——吳明蘭。出生於四川閬中神仙洞吳家灣村的吳明蘭,21歲參軍入伍成爲紅軍女戰士。1936年征戰河西時,在西路紅軍婦女獨立團任排長,1937年與國民黨馬步芳部隊在祁連山區戰鬥時,不幸被俘。1940年,流落在西寧的吳明蘭與在此打零工的李創業的父親李鴻恩結婚。1948年,李鴻恩攜妻子回大通景陽老家生活。作爲共產黨員、老紅軍,吳明蘭先後擔任生產隊長、村婦聯主任,五次被評爲先進生產者並受表彰。父親李鴻恩特別喜愛青海曲藝,唱曲兒是他的業餘愛好。那時候白天干農活,晚上在家和一些喜愛唱曲兒的人“練功”。吳明蘭從不厭煩,總是熱情招待。母親與父親夫妻和睦,熱愛生活,勇敢無畏,他們那些傳奇軼事影響着李創業五兄妹的成長生活。

1974年,父親李鴻恩病逝後,母親吳明蘭一直與李創業夫婦共同生活。老人前半生受盡苦難,後半生在李創業夫婦的傾心照顧下安享晚年。1991年,吳明蘭病逝,享年73歲。

什家村歷來就有濃厚的曲藝傳統,加之受父親影響,李創業自小癡迷青海地方曲藝。因家庭經濟困難,他只讀了小學四年級就輟學在家,但聰慧的他通過自學,學到了許多文化知識。通過鍛鍊,李創業不但能唱能演,還學會了寫劇本、編唱詞。2018年,景陽鎮舉辦十九大精神宣傳匯演活動,什家村表演的青海民間小調《十九大精神傳萬家》、青海越弦《十唱黨的政策好》唱詞作者都是李創業。妻子山芬蓮說:“以前生活困難,但是一唱起曲兒,大家就能高興起來。白天下地幹活,晚上創業和劇團的人們在我家院子裏排練,我在廚房裏爲他們準備喫的,有時候還會縫製戲服道具,他們排練多久,我就陪多久。”

要讓村裏的戲發展起來,讓演員表演更加專業,就必須讓他們參加學習培訓。李創業請來文化館專家、請來老藝人給大家傳授表演技藝,並把這些專家和老藝人的喫住全安排在自己家裏。妻子不但要持家照顧婆婆孩子,還要一日三餐招待好客人,但她樂呵呵地說:“看到創業那份認真勁兒,我還是像我婆婆當年一樣,多支持他吧。”

光陰似箭,轉眼幾十年過去了。李創業老倆口年近古稀,良好的家風傳承出良好的家庭關係,兒子兒媳已經當家立戶,夫妻恩愛,長孫考入寧夏理工大學學習,小孫子正讀高中,是班裏的“成績優秀之星”。

2015年開始,李創業的兒子李積雲聯合村民註冊了“大通吉雲專業種植合作社”,發展馬鈴薯、小麥、蠶豆、油菜籽良種繁育。至2018年,合作社的種植範圍已經擴展到本縣多個鄉鎮和海南州等外州縣,種植面積達1200多畝。合作社爭取到了國家“馬鈴薯儲藏窖建設項目”,建成500噸馬鈴薯儲藏窖2個、1000噸馬鈴薯儲藏窖1個。積雲的合作社租用村民土地,按每年每畝地800元向村民支付租金,並吸收了本村大量勞動力到合作社務工,使鄉親們不用出遠門就能掙錢。合作社的運行,不但增加了李創業一家的收入,還帶動什家村全體村民一起致富。

爲了合作社的發展,兒子兒媳婦不分晝夜地忙!李創業心疼他們,就和老伴搬進了合作社,閒時幫他們守院子,忙時幫兒子拉運農作物、修理機器,安裝門窗、設備等,李創業說:“雖然年紀大了些,可我和老伴身體都很好,能多爲孩子們分點憂,我們就很高興。”

李創業一家三代人心懷感恩、努力超越,勇敢追求美好生活,繼承着、弘揚着老一輩革命者的精神,在最平凡的生活中,爲家鄉發展默默奉獻。這個普通的家庭裏,有一種執着而溫暖的力量,始終激勵着這一家人,朝着更加幸福的未來努力前行!

監製/文鵬 責編/鄭明善 編輯/龍文英 內容/縣文明辦

查看原文 >>
相關文章